匡廬草堂

匡廬草堂,是南朗鎮重要的歷史文物古蹟之一。

匡廬草堂是南朗鎮重要的歷史文物古蹟之一。
據史料所載,南宋時有袁匡廬與舉子共八人,乘船赴考,路經近蒂峰山腳時(當年豐阜湖水浸至山腳一片汪洋),忽遇狂風大雨,纜斷船沉,袁匡廬手抱桅桿,隨水漂至山腳,幸保性命,他只好上山在碓坑處結廬而居,由於袁匡廬精岐黃之術,自此刀耕火種,逐漸熟悉了各村落的居民,務農兼醫,為當地人們治病解憂,甚得民望。袁匡廬逝世後,大車村人立建匡廬草堂紀念他,數百年聖跡餘澤,長存山中。年代日久,草堂時有破損,而當地人們對此屢爛屢修。至清道光年間,村民又集資建四角形涼亭式紀念室,每當炎夏有許多村民及學子到此避暑行吟。因當時那裡林木參天,涼風習習,近聞鳥聲悅耳,遠聽瀑布鳴泉,至為樂也。後因日久失修,破爛不堪,又缺人管理,自遭毀倒,殊為惋惜。
光緒己丑年(1889年)在蒂峰山重建的匡廬草堂是依照原形而建。復原後,舊貌變新顏,同時堂內也掛上了歷盡滄桑的袁大仙畫像,異果鮮花,貢香繚繞,使參拜者亦能深深領略到袁大仙生前雖為一介書生,但學之有成,修之有道為民造福,世代為民所敬仰。匡廬草堂是蒂峰公園內的旅遊景點,遊人到此對袁大仙入廟門而瞻拜,以表敬仰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