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鎮

北馬鎮隸屬於山東煙臺龍口市。總面積88.01平方公里。依山傍海,風光秀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擁有糧田面積1657.5公頃,是龍口市乃至煙臺市的農業大鎮。轄81個行政村,總人口5.547萬人。北馬鎮是聞名遐邇的一方古鎮。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北馬鎮隸屬於山東煙臺龍口市,位於龍口市西部平原,依山傍海,風光秀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該鎮交通便捷,西距全國最大的地方港--龍口港4公里,東距煙臺機場90公里,緊靠德龍煙鐵路龍口站。榮烏、疏港高速縱穿境域,總面積88.01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區分別占65.3%、23.3%和11.4%,擁有糧田面積1657.5公頃,土質肥沃,是龍口市乃至煙臺市的農業大鎮。轄81個行政村,總人口5.547萬人。一、二、三產業比為4:67:29。糧食平均畝產494公斤,總產2960.7萬公斤。農業總產值4.8億元,其中種植業17163萬元,林業總產值8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31006萬元。進出口總值6000萬美元。人均純收入11877元,人均居住面積27.96平方米。

地名來歷

駐地西村。明萬曆年間,馬姓由山西遷來居住,因靠官道,道北有石馬,取名北馬。

經濟概況

北馬鎮是山東省發達鎮區之一,被確定為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煙臺市工業重鎮和農業大鎮,綜合實力居全國百強鎮上游。2000年又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88.02平方公里,轄81個行政村,人口5.52萬人。北馬鎮工農業經濟發達,2005年,該鎮有各類企業486處,已形成酒精、防雨透濕布、PVC、冬粉、果脯、啤酒、洗衣粉、絕緣材料、汽車配件、靜電粉末、綠色肥料、建築材料等結構合理、科技含量較高的重點支柱行業,並且擁有龍口市振龍酒精有限公司和山東科億達集團兩個創匯大戶。

歷史、遺址

北馬鎮是聞名遐邇的一方古鎮。俗稱“黃縣有三大,北馬、中村、窪(里)”。

古好縣故城址

坐落於北馬鎮古現和南仲家之間,古城城牆和地面建築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戰亂破壞殆盡,但殘存的牆基仍然依稀可辨。據史籍記載,好縣始建於西漢初期,歷經東漢、魏、晉、十六國。北齊天保七年(566年)併入黃縣,前後延續700餘年。其境域歷代變化很大,大致範圍東鄰黃縣,西抵掖縣,南達招遠,北臨渤海。
古好縣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擁有漁鹽之利。漢武帝時,朝廷統一管理全國鹽、鐵生產,設鹽官38處,其中一處在好縣。西晉末年,好縣縣令劉柏根以宗教作號召起兵反晉,自稱好公,對全國震動很大,後死於戰亂。1950年後,曾於 縣故城內發現一大批磚瓦、陶器、五銖錢、銅兵器等。

漢好縣治所故址

北馬鎮東部的古現村,原為漢代好縣縣治。明朝初年,范姓由“小雲南”遷來聚居,取名為“范家樓”。清初,因村址系秦好縣故城遺址,遂改稱“故縣村”。後因“故”字不吉,又改“古現”至今。目前,村西沙蓋一帶已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辛亥革命北馬之戰

北馬鎮為黃縣西境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山東宣告“獨立”。1912年1月15日,同盟會山東主盟人徐鏡心率革命軍占領登州(今蓬萊),成立軍政府。次日,發兵占領黃縣,成立縣民政署,進駐北馬鎮。
清軍萊州總兵葉長盛探知革命軍人少力弱,率兵搶占黃山館,重占北馬鎮,並擬攻黃縣城。徐鏡心急率革命軍200餘人由登州增援,並飛電南京政府求援。陸軍總長黃興立即電令滬軍北伐先鋒隊由煙臺西上增援。1912年1月27日,滬軍精銳和魯軍敢死隊冒雪進攻北馬,行至北馬鎮東1公里大溝處遭伏擊,倉促應戰,黃昏時將敵擊退,殲敵20餘。29日清晨,黃山館清軍集中兵力從西、北、南三面出擊,復攻北馬,戰鬥相當激烈。西北方向革命軍傷亡慘重。危急關頭革命軍敢死隊趕到,戰至7時,清軍敗去。11時,敵援兵又至,革命軍不得不東退。黃城內民軍劉基炎獲悉北馬失陷,立即帶兵一營、大炮兩門、機槍兩挺及時趕到,擊潰敵軍,革命軍再次收復北馬鎮。

辛亥革命黃縣、北馬之戰

革命軍109人壯烈犧牲。戰後,魯軍92位烈士分32丘葬於九里店,滬軍35名烈士為一大冢,葬於北馬鎮東。民國元年(1912年)7月,國民政府派員到黃縣嘉獎參戰有功人員,並刊碑紀念捐軀烈士。碑文:“鐵血健兒,厥功不朽”。1956年11月,辛亥革命北馬之戰的烈士遺骨移葬鳳凰山烈士陵園。

農業概況

北馬鎮農業產業結構具有較高水平,形成了養殖、大姜、草莓、水果和蔬菜五大生產基地,大姜、草莓、、紅富士蘋果、山東梨、冬粉、果脯、洋香瓜等土特精品遠近聞名,糧食生產素以精種高產著稱,特別是該鎮自己培育的小麥品種"8017-2"97年創下了畝產731.73公斤的全國最高記錄。
北馬鎮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以訂單農業、示範農業、標準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模式,全鎮大姜、草莓、大櫻桃等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打造了春龍千畝現代農業示範園、振龍生化2000畝甘薯種苗基地和前諸留千畝小麥超高產示範基地三大農業板塊,形成了南部山區野生禽畜飼養、中部珍稀果品種植、北部小麥玉米高產種植三大區位優勢,逐步構築起“一村一品”的農業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富民戰略,優先開發優勢資源,優先培植優勢產業,優先壯大優勢項目,振龍生化、春龍集團、泰進機械等企業通過連續、集約投入,推動傳統產業再造升級,形成了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化工、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基礎設施

北馬鎮是山東省批准的中心鎮,駐地規劃區控制區面積4.87平方公里,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文化區、行政區布局合理,水、電、路、郵政、通訊、車站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服務機構齊全。公車在全鎮的站點多達40多個。
港口:西距全國最大的地方港口--龍口港僅4公里。
航空:東距煙臺機場僅1小時路程。
陸路:四通八達,206國道高速公路、牟黃公路、國防路橫貫東西,中大線縱穿南北,公車在全鎮的站點多達40多個。

特色農產品

草莓,大姜,冬粉,肥料,水果,蔬菜,紅富士,蘋果,梨,香瓜,小麥

民俗風貌

北馬鎮是古好縣舊址,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擁有漁鹽之利。漢武帝時,朝廷統一管理全國鹽、鐵生產,設鹽官38處,其中一處在好縣。西晉末年,好縣縣令劉柏根以宗教作號召起兵反晉,自稱好公,對全國震動很大,後死於戰亂。1950年後,曾於縣故城內發現一大批磚瓦、陶器、五銖錢、銅兵器等。
北馬鎮是古好縣故城址。坐落於北馬鎮古現和南仲家之間,古城城牆和地面建築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戰亂破壞殆盡,但殘存的牆基仍然依稀可辨。據史籍記載,好縣始建於西漢初期,歷經東漢、魏、晉、十六國。北齊天保七年(566年)併入黃縣,前後延續700餘年。其境域歷代變化很大,大致範圍東鄰黃縣,西抵掖縣,南達招遠,北臨渤海。
北馬鎮東部的古現村,原為漢代好縣縣治。明朝初年,范姓由“小雲南”遷來聚居,取名為“范家樓”。清初,因村址系秦好縣故城遺址,遂改稱“故縣村”。後因“故”字不吉,又改“古現”至今。目前,村西沙蓋一帶已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北馬鎮為黃縣西境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山東宣告“獨立”。1912年1月15日,同盟會山東主盟人徐鏡心率革命軍占領登州(今蓬萊),成立軍政府。次日,發兵占領黃縣,成立縣民政署,進駐北馬鎮。
清軍萊州總兵葉長盛探知革命軍人少力弱,率兵搶占黃山館,重占北馬鎮,並擬攻黃縣城。徐鏡心急率革命軍200餘人由登州增援,並飛電南京政府求援。陸軍總長黃興立即電令滬軍北伐先鋒隊由煙臺西上增援。1912年1月27日,滬軍精銳和魯軍敢死隊冒雪進攻北馬,行至北馬鎮東1公里大溝處遭伏擊,倉促應戰,黃昏時將敵擊退,殲敵20餘。29日清晨,黃山館清軍集中兵力從西、北、南三面出擊,復攻北馬,戰鬥相當激烈。西北方向革命軍傷亡慘重。危急關頭革命軍敢死隊趕到,戰至7時,清軍敗去。11時,敵援兵又至,革命軍不得不東退。黃城內民軍劉基炎獲悉北馬失陷,立即帶兵一營、大炮兩門、機槍兩挺及時趕到,擊潰敵軍,革命軍再次收復北馬鎮。
辛亥革命黃縣、北馬之戰,革命軍109人壯烈犧牲。戰後,魯軍92位烈士分32丘葬於九里店,滬軍35名烈士為一大冢,葬於北馬鎮東。民國元年(1912年)7月,國民政府派員到黃縣嘉獎參戰有功人員,並刊碑紀念捐軀烈士。碑文:“鐵血健兒,厥功不朽”。1956年11月,辛亥革命北馬之戰的烈士遺骨移葬鳳凰山烈士陵園。
在北馬鎮員外劉家村有座認兒山,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南方來了母子兩人,住在龍口海邊,兒子開山識地理,辨陰陽,通道法。一天,開山外出行至員外劉家時,發現山中有寶,山前是一片西瓜地,一老翁在瓜棚里看瓜。開山走進瓜地,買下老翁的兩個西瓜。一生一熟,用熟瓜敲開山門,用生瓜支著,而後進入山中。進山後,只見四處都是金豬金羊,趕忙捕捉幾隻後,便急匆匆地返回,正巧山門把生瓜擠碎而閉合。開山不能出山,其母久等,外出尋找,一路上“開山,開山”不停地呼喚,至山下忽聽其子在山中回應,再呼數聲,一呼一應,但終不見兒子蹤影。後來,當地人遂把此山叫認兒山。

下轄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1451
20840
20611
家庭戶戶數13260
家庭戶總人口(總)38814
家庭戶男19180
家庭戶女19634
0-14歲(總)7377
0-14歲男3746
0-14歲女3631
15-64歲(總)30356
15-64歲男15570
15-64歲女14786
65歲及以上(總)3718
65歲及以上男1524
65歲及以上女219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4607

鎮屬學校

龍口市北馬鎮仲家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北馬中學
龍口市北馬鎮北馬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午塔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唐家泊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大陳家中學
龍口市北馬鎮安家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尚家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曲阜中學
龍口市北馬鎮樓子莊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簸欒完全國小
龍口市北馬鎮西劉完全國小

地方特色

北馬鎮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以訂單農業、示範農業、標準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模式,全鎮大姜、草莓、大櫻桃等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打造了春龍千畝現代農業示範園、振龍生化2000畝甘薯種苗基地和前諸留千畝小麥超高產示範基地三大農業板塊,形成了南部山區野生禽畜飼養、中部珍稀果品種植、北部小麥玉米高產種植三大區位優勢,逐步構築起“一村一品”的農業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富民戰略,優先開發優勢資源,優先培植優勢產業,優先壯大優勢項目,振龍生化、春龍集團、泰進機械等企業通過連續、集約投入,推動傳統產業再造升級,形成了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化工、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