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區目前被擠壓在60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城市發展的需求被壓制在越擠越密的老城,空間不堪重負,這些已經成為濟寧城市發展的瓶頸和制約。規劃建設北湖生態新城勢在必行,也是城市發展的需要。
北湖新區概況:
北湖新區位於濟寧城區南部,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區,京杭大運河、洸府河雙河環抱,古運河穿境而過,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建設生態新城的理想選址。北湖新區於2008年2月批准設立,規劃總面積約97平方公里,轄區面積57平方公里,下轄1個街辦、28個村居、近4萬人,發展定位是“行政商務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閒度假勝地、生態宜居新城”。2009年5月,濟寧市城市規劃(2008-2030)獲得省政府批覆,北湖新區正式確定為城市發展的主中心。2009年6月,濟寧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通過了《關於加快北湖生態新城建設的決議》,建設北湖新區上升為全市800萬人民的共同意志;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綜合改革封閉運行的決定》,賦予北湖新區“特區特管、先行先試”的權力,新區建設得到了政策、融資、人才等各類支持和保障。 新區總規突出高端定位、生態優先,整體開發、市場運作的原則,採取“引湖入城、築城入湖”,將北湖引入城市中心,形成“北湖灣”,展開“一軸一帶系兩區、四心繞一灣”的功能布局,營造城水相融、天人合一境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模式、環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態宜人的生活空間,打造全國一流的高品質、生態型城市。立足魯南經濟帶、淮海經濟區的區域發展格局,確立了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培植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經濟結構戰略轉型示範基地”。
北湖新區發展定位:
特色圖片(10張)宜居的新城
濟寧規劃設計院院長史衍智向記者介紹,北湖城市結構的規劃設計滿足了宜居、社會安全、寬容和包容性,有利於提高生活品質。在設計上注重發展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和私密空間上的平衡關係,人們可以體驗各種不同種類的空間和活動。明確界定的開放空間與建築環境相結合,連線了不同的城區。生態新城具有一定程度的緊湊性。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即居住、辦公、商業和文化服務等功能的相互交織結合。
史衍智說,北湖新區明確的定位是建成一個集行政、辦公、旅遊、度假、教育科研於一體的創新的新城,並在規劃上考慮到了教育園區、高教科研園區,將容納一系列的商業、商務等新型服務產業。
亮麗的新城
史衍智說,城市道路格線狀綠化與北湖三條運河交相呼應,貫穿整個區域的綠色 (公園、球場、遊樂場)和藍色(北湖、北湖灣、濕地、河流)網路組成了和諧、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間。在格線狀結構總體框架中,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都具有現代特徵,有利於城市街道的方向定位,能將視線導向微山湖、北湖、北湖灣、生態濕地、新老三條運河、?府河等。綠色的城市道路走廊、現代建築、城市公園、園林綠地、城市小品等相互融合、相互交織,勾勒出一幅靚麗現代的城市美景。
數位化新城
北湖新城將建成數位化城市,統一標準基礎設施,公交、文教、規劃建設管理等將實行數位化管理。電話網、有線電視網與Internet,三網實現互聯互通;通過網路將分散的分散式資料庫、信息系統連線起來,建立互操作平台;建立數據倉庫與交換中心、數據處理平台、多種數據的融合與立體表達、方正與虛擬技術的數據共享平台。
數字城市的廣泛套用,對城市的繁榮穩定及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規劃一個與自然環境高度融合,和諧統一的城市中心區,極力打造的目標——城湖相依,運河相連。北湖新區的建成將大大提升濟寧市的城市形象。
節能的新城
我市處在緯度30度左右,從總體氣候看,城市靠近北湖生態濕地,夏季東南風對城市小氣候的調節作用大,通過建設節能建築、裝置和其他節能系統,達到建築能源需求量最小化,使用清潔能源、太陽能、太陽能電池,減少對城市的污染。
針對各街區的供熱製冷系統相互聯通,並將太陽能熱水器結合入該系統,使用工業餘熱、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建設成一個健康的現代化新城。
荷花路將建兩條輕軌
史衍智說,按照規劃,未來北湖新區在荷花路將建設兩條輕軌,東起高鐵曲阜路西到嘉祥機場,連線曲阜、兗州、鄒城、嘉祥。同時公交系統也將非常完善,加速公交系統專用線建設。還規劃設計了適應人們出行的綠色交通方式,建設城市“腳踏車通道”,滿足人們出行的便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