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相傳蘇東坡於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在合浦時住清樂軒,寫了《雨夜宿淨行院》、《記合浦老人語》等詩文。後人為紀念他,在清樂軒故址修建東坡亭。
景點結構
東坡亭為單檐,歇山頂結構,座北面南,分前後兩進,環以迴廊,建築面積約160平方米。第一進為別亭,第二進為主亭。別亭兩側有兩大圓門,主亭正門上方懸"東坡亭"三字大匾額,為鐵禪和尚所書。主亭前面和左右山牆各有古樸的大圓窗,亭四周迴廊相通,亭內外鑲有許多碑碣,碑碣書體楷、草、隸、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蘇東坡陰紋石刻像,像中的蘇東坡,慈善端祥,目光炯然,品讀其仙風道骨、大家風範,仍可感受到其吟?大江東去浪淘盡"時的激情澎湃與豪邁氣勢。在東坡像上方有"仙吏遺蹤"四字。亭的四周,則以迴廊環繞,既擋住了烈日的暴曬、風雨的摧蝕,遊人漫步其間,也能恬然欣賞園中景色和壁上碑刻。
亭左側迴廊鑲有蘇東坡在廉時寫的全部詩作。數一數,竟有九首之多。是否"高產"權且不說,而彼時的蘇東坡,巳是數度被貶,幾經流放,垂垂老矣、但他詩才不老,詩興彌烈,就大撼人心,為我輩心儀不巳。是的.作為一代宗師、文學泰斗,蘇東坡所到之處,總也忘不了他的詩作吟唱。夜闌人靜,孤苦無伴,詩人慨嘆?quot;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手持龍眼,觸景生情,詩人低吟,"蠻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活";酒入愁腸,笙簫過耳。詩人淺唱:"東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勞吾耳鳴"。 行行腳印行行詩,足見東坡之才情與灑脫,而詩,已不再是詩人簡單的人生感悟,小巧擺設,已是了生活的必需,是結連詩人愛恨人生而不可兩分的嘆詠與鳴嘯。
亭的內外還鑲有歷代騷人遷客經念東坡題詠的碑刻。亭東面有東坡井,傳說為蘇東坡親自所挖,井水清冽甘美。
故老相傳
東坡亭,顧名思義,此亭為紀念北宋詩人蘇東坡而建。詩人62歲時,因“烏台詩案”而坐牢,從廣東惠州貶到海南島,三年後召回合浦,受廉州名士鄧擬熱情接待,安排在風景秀麗的清樂軒居住。約有兩個月,深受民眾敬仰,離開合浦時說:“我在此住這么多天,現要啟程,往後我雖人不在這裡,希望你們還能想起我啊!”他在合浦期間寫了許多有名詩篇,給當地文化藝術留下的濃重一筆色彩。蘇東坡離開合浦第二年病逝,後人為紀念他,在他當年住的地方建起一座亭,命名“東坡亭”。
東坡亭位於合浦師範校園內,為亭閣式結構,亭東約30米有東坡井,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相傳為蘇東坡親自所挖,喝井中之水後,赴考文士可金榜題名。 此亭歷代重建幾次,現此亭是1944年建好。正面壁上有詩人刻像,像上方“仙吏遺蹤”四個字書寫古仆渾重,像左上方是詩人在合浦作的詩。正門“東坡亭”三個大字匾額。是40年代廣州大榕寺主持鐵禪和尚手跡,亭內迴廊壁間刻有詩人當年和其他名士的詩文碑刻十餘件,有興趣者可一一鑑賞。
史記記載
據《合浦縣誌》記載:東坡亭"始建於何時失考。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建。道光、鹹豐、宣統年間又經過幾次修建。民國元年九月廉州火藥局爆炸,亭被夷為平地。民國七年重建。抗日戰爭時期,亭為日機炸毀。民國33年再在舊址重建。"也即現在的東坡亭。雖數度被毀,卻能數度重建再起,萬劫而不滅,亦算是一大奇觀了。
東坡亭真有如蘇東坡之坎坷人生,幾起幾落。落而再起。最終還是昂昂然而挺立於夭地間。清人康基田在其《蘇公遺蹟記》中有耐讀之筆:"廉人以東坡名其事與並,愛公憂是也。"區區一亭,正是蘇東坡在人們心目中高聳不倒之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