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北極星號”使用了四種不同的電子導航方式來克服高緯航行操作的困難,以及一個計算機動力管理系統以有效地管理六個柴油動力發電機,三個燃氣輪機,三個船隻服務發電機和其他保障船隻平穩運行的設備。自動化和低維護成本材料的廣泛使用大大減少了人員的要求。
“北極星”號的三個泵軸由柴電發動機或燃氣輪機所驅動。每個軸連線到一個直徑16英尺(4.9米),四葉,可調螺距的螺鏇槳。柴電發動機可以提供18000軸馬力(13兆瓦),而燃氣輪機共可提供75000軸馬力(56兆瓦)。
“北極星”號擁有足夠的船體強度以吸收經常進行的破冰操作時的巨大能量。船體和相關的內部支撐結構由耐低溫性能相當強的鋼製造。船首和船尾部分設計破冰能力為1又3/4英寸(45mm),船中則為1又1/4英寸(32mm)。船體強度幾乎完全由大規模的內部支撐結構提供。“北極星”號的船體結構設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船隻動能破冰。通過重力向下拉動船首及船尾的浮力推動,弓弧可以讓“北極星”號開上冰面並利用船身重量壓碎冰層。
通過這種堅固的船體和高功率的驅動,13000噸(13200公噸)的北極星能夠撞破厚達21英尺(6米)的冰層,或以3節(6公里/小時)航速連續通過6英尺(1.8)米厚冰。
北極星有其他獨特的工程特點,旨在幫助破冰。比如船隻上的橫傾系統可以搖動船身避免被陷在冰面上,該系統由船身兩側的三對相互聯通的水箱組成。水泵通過在50秒內轉移水箱中的35,000加侖的水到對面的水箱來為船隻提供65MN·m的力矩。該系統因為維修問題已被移除。
由於破冰任務是長期而艱難的——特別是一年中遠離母港的八個月——仔細考慮船上15名軍官和126名軍人的需求後,船隻配備了四個相當大的休息室,一間圖書館,一間健身室和一家小型船上商店。它也有自己的美國郵局,衛星付費電話,業餘無線電設備,電腦室(用於網際網路接入,遠程學習,等等),和電影庫。鮮艷的色彩和現代的風格與傳統軍用艦船單調乏味的印象大相逕庭。
“北極星”號在重要任務時可以容納兩架HH-65“海豚”救援直升機,用於支持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冰區偵查以及貨物轉移,搜尋和救援。行動支隊曾經來自阿拉巴馬州海岸警衛隊航空培訓中心的極地作戰師,但由於“海豚”直升機的機身檢查,PPODIV已經暫時解散。
操作
北極星的弓上角的設計,使船體騎到冰上表面在破冰操作。隨後船的重量和運動相結合,碎冰。
北極星有各種各樣的任務,而在極地的操作。在南極的部署,主要任務包括打破一個通道通過海冰補給麥克默多站在羅斯海。補給船使用信道帶來食物,燃料,和其他貨物,使它通過另一個冬天。除了這些義務,北極星也作為一個科學五實驗室和20個科學家住宿研究平台。“J”型起重機和工作區靠近船尾和船的左舷讓科學家有能力做在地質學領域研究火山,海,海洋,海冰物理和其他學科。
在遠程操作,危險和無情的極地地區做為北極星的船員是高度自給自足的必要。機組人員由人事培訓,導航,工程,焊接,機械修理,電子,划船,消防,損害控制,水下潛水,醫學,和幾乎所有其他類型的特殊的技能,可能需要。
儲備貨幣地位,大修和激活
2006法下,由於血管被指定為主的研究船,國家科學基金會支付和運行的美國破冰船,海岸警衛隊隊員使用。2006年6月30日,美國海岸警衛隊把北極星”的西雅圖委員會特別”的地位,瓦。這個看守狀態需要減少34名船員把船準備好冰可能返回。2009,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他們將結束維護北極星資金
由美國國會研究服務26 2008二月報告估計400000000美元的成本25年的使用壽命延長改裝為北極星,56000000美元的成本為8至10年的壽命延長改裝或美元一個季節延壽改裝費用8200000。
2010三月,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撒德艾倫宣布,北極星將在西雅圖托德太平洋船廠獲得投資62000000美元的大修。美國海岸警衛隊計畫大修於2012十二月完成。2012十二月14,美國海岸警衛隊宣布北極星的復役。北極星的大修,由工業造船廠完成活力(原名托德太平洋船廠),成本57000000美元。北極星將進行測試2013回到服務之前。北極星是在運行在2013年末和2014年初,從事南極行動。
相關新聞
美“北極星”號破冰船馳援中俄科考船
澳大極地海洋好利亞海事安全局1月5日早發表聲明說,該局已要求美國海岸警衛隊“北極星”號破冰船前往南極聯邦灣,協助救援遭受浮冰圍困的中俄兩艘科考船。聲明說,“北極星”號已接受澳海事局請求,5日從悉尼出發,前往出事海域。澳海事局預計,根據天氣和冰面情況,“北極星”號將在7天內抵達出事海域,協助救援。
據中國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的專家介紹,“雪龍”號撤離的最佳時間視窗出現,為台北時間1月7日凌晨至8日中午,這期間出現的偏西風有利於海冰冰情緩解,對“雪龍”船脫困有利。為了抓住南極轉瞬即逝的有利氣象“視窗”,6日“雪龍”號全船上下嚴陣以待,積極備戰未來48小時的破冰突圍。
當地時間6日凌晨2點半左右,“雪龍”號啟動主機開始“動車”以拓寬“破冰跑道”,為破冰突圍做準備,但十分艱難。
記者在“雪龍”號上看到,大塊的浮冰擋在了船的周圍,“雪龍”號好不容易將浮冰壓成碎塊,空出的水域立即又被風吹來的浮冰占領。截至記者發稿時,這片海域的風向沒有改變,仍然是東南風,“雪龍”號向右轉向突圍十分艱難,船長連聲說“真邪門”。由於潮位降低,作業難度加大,“雪龍”號已暫時“停車”,“破冰跑道”總共拓寬了不到四五十米,計畫在下午高潮位的時候,“雪龍”號再一次啟動主機拓寬“破冰跑道”。
據中國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的專家介紹,7日凌晨左右至8日,“雪龍”號所在的這片海域將受到北方一股暖濕氣流影響,出現有利於突圍的西風。“雪龍”號所在的浮冰區正向外圍擴散,該區域邊緣的浮冰已呈融化狀態。但到9日,又將颳起東南風,突圍的氣象條件不樂觀。
北師大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程曉教授分析,如果預想的西風足夠強勁,使外圍海冰足夠鬆動,按照“雪龍”號平常破冰時每小時兩節的航速,可在5小時後抵達清水區。他介紹,通過分析1月2日-1月5日連續拍攝的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圖像,可發現“雪龍”號被困區域海凍的東緣線向雪龍號方向發生了大幅退縮,使“雪龍”號距離最近清水區的距離,由之前的21公里,縮短為14.5公里。
不僅如此,高解析度的衛星雲圖顯示,在“雪龍”號東側的浮冰區出現了100多個水坑,平均面積約為5000平米。水坑的出現表明,第一凍的密集度有所減弱;第二說明冰出現了融化現象;第三,一旦“雪龍”號進入這個區域,阻力會大大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