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峪口村

 文水縣北峪口村是文峪河谷口的第一個村莊,歷史厚重,風物宜人,是淨土宗大師曇鸞大師的葬地。

地理人口

北峪口村是文水縣的一個小村,位於呂梁山脈東麓,文峪河上游,東靠開柵村,西臨西峪口村,南為北徐村,北面有廣闊的黃土高坡和岩層山嶺,西北越過文峪河水庫與交城縣接壤。因出山谷之口,又位居其北,得名“北峪口”。該村與南面30里地的南峪口村相對而立,離文水縣城10公里,離開柵村2.5公里。
全村分新舊村,舊村多為舊社會房屋,經過改造和拆建,舊貌幾乎不存。新村多為建國後的的平房,現在已延至與開柵交接的山凹處。
全村有人口3800人,耕地1500畝。姓氏有李、牛、安、宋等,以李姓最多。有地市級水庫單位文峪河水庫,其管理局在文水縣城,水庫常年吸收山地雨水,以供平原村澆灌。

歷史沿革

北峪口村因地處依山靠水之地,文峪河之水由此出山,清光緒《文水縣誌》記載:古代此地有“谷口秋風”之勝景,周邊村莊歷史久遠,使我們無法考證才村的形成時期,通過文水縣誌和採訪得到一些材料,明清兩代,設都坊制。北峪口村一半在“開西都”,一半在“文谷都”。民國十三年,實行區村制,北峪口屬四區開柵鎮,至今一直屬開柵鎮。民國36年,又一度同開柵劃入交城縣。1950年又劃歸文水縣。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多次侵占北峪口,在革命戰鬥中死傷無數,在外地戰役中有確認犧牲的烈士有9人。

文物古蹟

我國古代寺廟甚多,文水縣古代寺廟就達百處。北峪口雖地處山崖之下,但可考的寺廟仍有兩處,一處是孛鴿山偏西的一段,被村民叫做寺坡地方,此寺按北峪口方言因叫“養禪寺(祠)”,據年長者介紹,原來寺內建築宏偉,院內古柏參天,常年有僧人居住,可惜在四十年代,日軍侵華時被日軍燒毀。雖然現在仍能找到一些斷磚殘瓦,但已變為一片黃土坡,因而稱寺坡。解放後,分給村民耕種耐旱莊稼。另一處大概在村西,舊(光緒版)縣誌藝文《石為楷文水龍堂記》一文講述了子安文谷都修龍王廟的故事,文曰:“卜地於文谷之口,開基於西山之阿茅”。北峪口明清屬文谷都,而今北峪口流傳的廟會也正是當年的龍王廟會,這一點足以證明龍王廟當時建在北峪口村,現廟已不存在,但留下來的廟會,使人感到了濃郁的民間文化。
曇鸞大師,是南北朝時代北魏弘傳淨土教的一位高僧葬於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為曇鸞大師發跡之後傳道之地.

自然風物

有山必有溝,北峪口也如此,村民把村東的一段山脈叫做鵓鴿山,但從村中偏西山上看到同治年間的墓碑來看,鵓鴿山的山界一直要延長到與水庫相接,此山有兩條溝,一條是“西崖溝”,一條是“韭菜溝”,韭菜溝里有一小溪,清澈見底,深不見泉眼,自然秀麗,為“峪秀風光”之佳景。此外還有二郎山,山上有二郎廟,已破舊不堪。村中有三棵唐槐,都在一千年以上,其中十字路北的一棵為12米,其次是西溝口的一棵高11米和東窩的一棵高8米,另外馬家崖還有2棵600餘年的槐樹,上述古樹均為集體所有。[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