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
這部二十幾萬字的散文集,張曼菱從初入北大的“燕園春潮”開始回憶,一直寫到她最近幾年對西南聯大歷史的追蹤。作者深情回憶了那個理想主義熠熠生輝的求學年代,全面復現特殊時代的師生情誼。那些“隔代親”的名家——朱光潛、王力、朱德熙、季羨林等,在張曼菱筆下各有風采;從那些被她稱作“守望者”的“中青年學者”——謝冕、孫玉石、袁行霈等人身上,同樣感受到其“精神的魅力”。
作品目錄
章節 | 標題 |
序:“值得回憶” | |
第一章 燕園春潮 | “作家夢” |
逝去的教授 | |
歷史的邂逅 | |
“青青子衿” | |
小“段子” | |
試探性的討論 | |
燕園春潮 | |
第二章 “隔代親”與“守望者” | “隔代親” |
校園路 | |
朱光潛湖畔拋書 | |
林庚登台講《楚辭》 | |
金克木戲說時勢 | |
王力寫推薦信 | |
朱德熙“隔代親” | |
季羨林“不默而生” | |
“守望者” | |
語法課——盧甲文 | |
“文學評論”課——閔開德 | |
為“朦朧詩”吶喊——謝冕 | |
課前點評——袁良駿 | |
曾經“流放”——倪其心 | |
辯論《苦戀》——周強 | |
“可以像林庚先生那樣”——孫玉石 | |
“真文字更有價值”——馬振芳 | |
相教何必曾相識——金開誠 | |
功夫在課外——嚴家炎 | |
“為了人的尊嚴”——袁行霈 | |
第三章 競選及其細節 | 聞風而動 |
“問答”之海 | |
“人性解放”旗幟 | |
遭遇“大多數革命民眾” | |
保住《開拓》 | |
帷幕落下,誰是“小喬”? | |
“照片失蹤”案 | |
喊出“振興中華” | |
第四章 學子投稿 | 秦兆陽的小院 |
在韋君宜家吃炸醬麵 | |
與《當代》相處的日子 | |
“讓她到大地上去” | |
“活化石”馬波 | |
荒煤“老友” | |
第五章 勺園歲月 | “蚩尤文化” |
“南極夢” | |
《青春祭》兔年訪美 | |
花神廟、矽谷魂 | |
“候鳥”群聚 | |
第六章 尋覓“校園魂” | 歷史的連結——季羨林、郝斌 |
警覺“被放大”——沈克琦 | |
“人淡如菊”——任繼愈 | |
雅“俗”之間——徐葆耕 | |
獲獎與“獲罪”——王漢斌、彭佩雲 | |
曾經是“鑽石”——費孝通 | |
仁哉!科學——吳大猷、李政道、楊振寧 | |
《日記》問世——吳宓及其女兒 | |
坦誠與保留——台灣行(一) | |
校風與業績——台灣行(二) | |
後記:沉浮的河流 |
創作背景
此書緣起於2007年張曼菱與季羨林先生的一次談話。當時,季先生鼓勵她寫一本像《浮生六記》那樣的《北大回憶》,回顧20世紀70年末80年代初的北大。“這段歲月對於北大和整個社會都重要”,季先生說。翌年盛夏,遠在西南的張曼菱收到來自病榻上季老的掛號郵件。啟開是一頁宣紙,墨跡、印章赫然在目,“北大回憶”4個字,連寫兩遍,以為書封題字。張曼菱深感季先生此舉有其深意。這份期盼鞭策著她,使《北大回憶》最終問世。
作品鑑賞
張曼菱筆下很多對於師輩的回憶不過千字,難免單薄、片面,而其筆下北大的校園多圍繞自身的際遇展開,看起來更像張曼菱本人青年生活的回憶,很難看到一代人的遭遇。所以既無法看到像《八十年代訪談錄》那樣的對於時代與同代人的回望,也看不到《巨流河》中所體現的個人命運與時代轉折的交織。在《北大回憶》中看到的更多是張曼菱本人張揚肆意的青春生活,而她想寫出的北大精神也更多轉化為自己獨立、大膽性格的體現。在《北大回憶》的出版研討會上,邵燕祥說“我覺得既然來談曼菱的書,至少也得受曼菱一點感染,脫口而出,不那么字斟句酌,把心裡話攤出來。”這多少代表了《北大回憶》的風格,也道出了這本書的優點與缺點,即率真和粗糙是並行的。
張曼菱的書寫行雲流水,情感真摯,在輕鬆的閱讀之時可以隱約感到一個理想時代的氣息,看到大學與大師的側影。但跟很多讀者與媒體的期望比起來,這本書顯然過於輕薄,想要從中看到細膩、生動的現場或者巨觀的歷史思索的期望都會落空。
名家點評
謝冕:“她在寫一個時代,一個結束了10年動亂、政治走向開明、人民思考更加獨立的時代。這是中國的春天——我們永遠記憶的偉大的80年代。”
錢理群:“朱光潛心目中自有學術高峰的標準。但是今天,大量自我感覺良好而不知學術為何物的‘學者’霸占著中國的學界和講台。”
作者簡介
張曼菱,女,漢族。雲南昆明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即發表處女作《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一時轟動京華,後改編為電影《青春祭》,被譽為中國大陸知青電影的巔峰之作。1998年返回雲南,致力於“國立西南聯大”歷史資源的搶救、整理、與傳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