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造趺

北侖造趺,由童男童女站立於成人肩膀上進行表演。 公元1912年後,造趺才發展成如今的樣式,肩上的孩童會唱做念打(稱天盤),地上的成人配合孩童的表演舞動腳步(稱地伴),造趺又有了肩胛戲之稱。 二是看錶演,造趺表演時,先是全體出場,繼之繞八字,走圓場,然後逐對表演。

北侖造趺,由童男童女站立於成人肩膀上進行表演。於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系當時荊堤(今穿山)村民出遊鄞州(今寧波),在廟會中所見,後覺新奇而引入,以後又流傳於梅山、三山等地。農民們之所以對這一形式感興趣,皆因廟會時人群如潮,前擁後擠,地面的表演很難看清盡興,而盤坐於肩膀上的造型則“鶴立雞群”一覽無餘,加之由孩童著古裝表演,頗具藝術感染力,使得這一藝術樣式代代相傳至今。
造趺的造,即造型、造臉(畫臉譜)之意,趺即盤腿端坐的意思。造趺的初級階段僅由男女少年扮成“八仙”等古裝人物騎坐於成人肩膀之上,並不表演,因此造趺又俗稱“馬嘟嘟”。到了清道光年間(公元1875-1909年),藝人們創造了雙臂立童之技藝,使造趺藝術大大增色。但肩膀上扮著古裝人物的孩童仍無表演,只是改騎為立而已。公元1912年後,造趺才發展成如今的樣式,肩上的孩童會唱做念打(稱天盤),地上的成人配合孩童的表演舞動腳步(稱地伴),造趺又有了肩胛戲之稱。天盤有了表演,對地伴的要求更高了,如天盤表演追打,地伴則需緊邁圓步;天盤做亮相動作,地伴必須停頓立正;天盤演唱時,地伴必須踏步、跺腳或轉身等等。人們看造趺無非兩個形式,一是看巡遊,也即看個人物造型。二是看錶演,造趺表演時,先是全體出場,繼之繞八字,走圓場,然後逐對表演。柴橋鎮穿山村造趺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雌雄金錢豹格鬥》、《春草戲貪官》、《岳雲與金國公主交戰》和《薛丁山三請樊梨花》5對。梅山鄉外岙村有《三國五虎將》、《龍虎鬥》、《戲擋》、《羊角尖》和有趣的《垃圾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