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是為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增設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方案》,全面發揮司法在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方面的職能作用而增設的網際網路法院。 2018年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掛牌成立。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審特定類型網際網路案件,在審理方式上以“全程線上”為基本原則,實現案件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庭前準備、庭審、宣判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2018年8月2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正在籌建中。

2018年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掛牌成立。

法院簡介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組建,堅持黨管幹部、人員精簡、擇優配備的原則,以人崗相適為前提,最佳化配置審判資源,配齊配強各類人員,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統一組織實施。在人員編制及員額法官的配備上,採用“人隨案走、編隨人走”的方式,即根據網際網路法院案件管轄情況確定案件來源,結合各類案件占原所在法院比例及辦案人員配備情況,從案件來源法院將一定比例的員額法官和人員編制調劑給網際網路法院。員額法官擇優選調,平均年齡40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75.7%,從事審判工作平均年限超過10年,皆為年富力強的優秀法官。

主要領導

張雯,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李經緯、姜穎、佘貴清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杜靈軍等40名同志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判員;

審判模式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以網際網路審判方式集中審理網際網路案件為突破,在深度運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基礎上創新網際網路審判機制,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構建新型網際網路案件訴訟程式和司法規則,推進網路空間治理法治化的法院。

審判特點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將集中管轄全市轄區內特定類型涉網際網路第一審案件,探索建立與網際網路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推動起訴、調解、立案、庭審、判決、執行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創新順應網際網路審判的程式規則,建立全類型案件標準化、智慧型化審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發揮跨地域審理優勢,方便當事人參與訴訟。

管轄範圍

2018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也明確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管轄範圍。

網際網路法院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網際網路案件。(一)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契約而產生的糾紛;(二)簽訂、履行行為均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契約糾紛;(三) 簽訂、履行行為均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契約糾紛、小額借款契約糾紛;(四)在網際網路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五)在網際網路上侵害線上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六)網際網路域名權屬、侵權及契約糾紛;(七)在網際網路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八)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九)檢察機關提起的網際網路公益訴訟案件;(十)因行政機關作出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網際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十一)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網際網路民事、行政案件。

現任領導

院長:張雯

副院長:李經緯、姜穎、佘貴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