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
化龍鎮位於壽光市西部,面積75平方公里,下轄53個行政村,人口5.3萬。化龍鎮歷史悠久,文脈源遠流長,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鎮內223、226等省道橫穿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越。鎮村環境優美,綠草如茵,烏洋河、龍泉河、王欽河等五條河流從南至北緩緩注入渤海,被國家環保部評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近年來,在壽光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立足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以及民聲社會事業,經濟社會呈現出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2013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3600萬元。化龍鎮是“中國胡蘿蔔第一鎮”,胡蘿蔔種植面積達4萬畝,擁有一處大型胡蘿蔔批發市場和胡蘿蔔加工園區,形成了“市場加龍頭連基地帶農戶加出口”的一條龍產業格局。胡蘿蔔產品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胡蘿蔔種植區和加工園區先後被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評為“國家級化龍胡蘿蔔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和“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沿革
1984年設南柴鄉,1994年設化龍鎮;1958年建豐城鄉,同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豐城鄉。1997年,化龍鎮面積4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南柴、務本、魏家、化龍橋、辛家莊、鮑家、張屯、蘇社、北柴東、北柴西、裴家嶺、裴西、前張、馬家莊子、和平、岳家、安樂、西高家、馬莊、慶家莊20個行政村;豐城鄉面積43.1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豐城一、豐城二、豐城三、豐城西、西莊子、李家屯、信家橋、城南、蘆家營、辛旺莊、王莊前、王莊後、小王莊、崔家莊、李家莊、夏家店子、二十里舖、辛店、三合姚屯、信老、藺家莊、欽西、板橋、樂業、中李、郝屯、白家橋、埠西一、埠西二、埠西三、南王莊、西賈家莊等33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豐城鄉,併入化龍鎮。
所轄村代碼
370783100(53村):~200馬莊村 ~201南柴村 ~202務本村 ~203魏家村 ~204化龍橋村 ~205辛家村 ~206鮑家村 ~207張屯村 ~208蘇社村 ~209北柴東村 ~210北柴西村 ~211裴嶺村 ~212裴西村 ~213前張村 ~214後馬村 ~215和平村 ~216岳家村 ~217安樂村 ~218高家村 ~219慶家村 ~220豐城一村 ~221豐城二村 ~222豐城三村 ~223西豐村 ~224西莊子村 ~225辛旺村 ~226城南村 ~227西賈家莊村 ~228南王莊村 ~229小王村 ~230前王村莊村 ~231後王村莊村 ~232李家莊子村 ~233崔家村莊村 ~234廿里村 ~235夏店村 ~236信家橋村 ~237李屯村 ~238蘆營村 ~239辛店村 ~240藺家村 ~241三合村 ~242姚屯村 ~243信老村 ~244埠西一村 ~245埠西二村 ~246埠西三村 ~247白家橋村 ~248郝屯村 ~249欽西村 ~250樂業村 ~251板橋村 ~252中李村
經濟
化龍鎮1995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 比上年增長17%;財政收入90.7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2352元,比上年增加500元;農村儲蓄餘額3500萬元,人均1520元。 按照“調整糧,穩定果,蔬菜生產做文章”的總體戰略,產業化農業得到迅速發展。 199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糧食畝產1212.5公斤,總產2546萬公斤;蔬菜大棚發展到1500個,韭菜面積達到5500畝,菜籽面積達到5400畝,年產各類蔬菜0.62億公斤, 實際收入8500萬元;果園面積達到2600畝,年產果品400萬公斤;1995年全鎮圍村飼養小區達到6個,飼養大戶發展290戶;蛋雞存欄達到12萬隻,肉雞出欄突破200萬隻,生豬出欄1.5萬頭,大家畜存欄3500頭,畜牧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 鎮村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到1995年底,全鎮鎮村企業發展到28家,其中鎮辦企業6家,擁有固定資產4100萬元,職工2560人,其中壽光市興華毛紡有限公司、壽光市齒輪廠已成為骨幹企業,年產值超過千萬元。1995年,鎮村企業完成利稅921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鎮辦企業利稅81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600萬元, 新上和完成技改項目17個。全鎮已有3家鎮辦企業獲得自營進出口權,1995年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3000萬元,實現出口創匯1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達到62.4萬美元,被壽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外經外貿先進單位”稱號。壽光興華毛紡有限公司開創了“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新局面。 全鎮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以濰高路為支撐,大力發展路域經濟。1995年,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650家,從業人員1100人,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00萬元。裴西村郭廷福自辦的橡膠廠,1995年上繳利稅達到20萬元。
化龍鎮原為南柴鄉,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4月5日撤銷南柴鄉,設立化龍鎮。化龍鎮位於壽光市的西部,距壽光城16公里,總面積39平方公里,耕地4.2萬畝。全鎮共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2307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1人,居民均為漢族。1995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0.8億元,比1991年增加0.57億元,年平均遞增36.1%;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比1991年增加2.7億元,年均遞增44.9%;財政收入90.7萬元,比1991年增加46.7萬元,年均遞增19.8%;農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比1991年增加1.7億元,年均遞增53.8%;農民人均純收入2266元,比1991年增加1473元。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指標達到省定小康標準,成為小康鎮。 農業產業化經濟迅速發展。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按照“調整糧,穩定果,蔬菜生產做文章”的總體戰略,在穩定糧田面積的基礎上,狠抓了內部結構的最佳化調整和主導產業兩大部分,形成了糧、菜、果、牧四大支柱產業。199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比1991年增加0.9億元,年均遞增24.9%;糧食畝產1212.5公斤,總產2546萬公斤;蔬菜面積達到17120畝,其中蔬菜大棚發展到1500個,韭菜面積達到5500畝,菜籽面積達到5400畝,1995年蔬菜總產1.24億公斤,實際收入8500萬元,分別比1991年增長105%和175%;果園面積達到2600畝,年產果品400萬公斤;林業於1994年完成“八五”綠化達標,1995年林木覆蓋率達到15.7%,比1991年提高2.7個百分點。1995年,全鎮建圍村飼養小區8個,飼養大戶發展到290戶,蛋雞存欄達到12萬隻,肉雞存欄200萬隻,生豬出欄1.5萬頭,大家畜存欄3500頭。畜牧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比1991年增長2倍。
鎮村企業異軍突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到1995年底,全鎮鎮村企業發展到28家,其中鎮辦企業6家,擁有固定資產4100萬元,職工2560人,其中壽光市興華毛紡有限公司、壽光市齒輪廠已成為骨幹企業,年產值均超過千萬元。1995年,鎮辦企業完成利稅81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600萬元,分別比1991年增長308%和350%;完成外貿出口交貿值3000萬元,實現出口創匯1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4萬美元,分別比1991年增加3.5倍、4倍和2.7倍。村辦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全鎮共有村辦企業22家,擁有固定資產1830萬元,年創利稅580萬元,比1991年分別增長2倍和1.8倍。其中裴嶺村有村辦企業7家,1995年工業產值2400萬元,年創利稅200萬元。 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發展。全鎮公路通車裡程累計達到36公里;程控電話裝機總量達到1000門,於1992年實現村村通程控電話,其中南柴村現已建成電話村;農戶通電率、自來水普及率均達到100%;村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保健網路健全,村村建立了甲級衛生室,推行了合作醫療;全鎮現有中國小22所,在校學生3939人,其中擁有“濰坊市規範化學校”1處,幼稚園18所,在園兒童593人,其中擁有“濰坊市一類園所”5處,於1992年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計畫生育率達到了100%,連續3年被評為壽光市計畫生育人口目標管理責任一等獎;精神文明建設、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社會穩定。
化龍鎮2000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6億元,比1995年增加0.55億元,年平均遞增6%;工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1995年增加4億元,年平均遞增9%;財政收入608.7萬元,比1995年增加420萬元,年平均遞增27%;農村經濟總收入11.8億元,比1995年增加3.6億元,年平均遞增20%;農民人均純收入3980元,比1995年增加1597元。農業產業經濟迅速發展。近年來,該鎮大面積推廣特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到2000年,全鎮已發展高標準冬暖式大棚6000個、6000畝,大拱棚4000個、7000畝,大田菜2.85萬畝,其中胡蘿蔔面積1.5萬畝。2000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胡蘿蔔第一鎮”稱號。建起胡蘿蔔、韭菜、菠菜三大特色蔬菜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40多萬噸。蔬菜種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引進種植菊苣、洋香瓜、食用菌、人參果、抱子甘藍等品種。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建成辛旺、郝屯洋香瓜示範基地,現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0畝,蘇社人參果示範基地和東柴的桑蠶種植基地也已初具規模。農產品加工業進一步發展,已建有壽光綠惠食品有限公司、濰坊海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裴嶺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種、加、銷一條龍格局。產品銷往日、韓、俄等國家,2000年,糧食畝產達到1072公斤,總產達到1.1萬噸,林木覆蓋率達到16%,畜牧業收入達到1.27億元。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2000年,全鎮個體私營企業達到450家,總資產達4.3億元,形成以橡塑、醫療器械、毛紡、油氈、蔬菜加工、小麥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其中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10家,有自營進出口權的2家。
2004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5億元,工業投入4.2億元,招商引資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17元。
近年來,該鎮立足實際,大面積推廣特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逐步形成了一條以胡蘿蔔為主、高標準冬暖式大棚、韭菜、香椿等多種蔬菜產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以萬畝胡蘿蔔基地為依託,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胡蘿蔔加工園區--裴嶺胡蘿蔔加工園區, 占地面積1000畝,擁有20000平方米的交易市場一處,年交易額1.5億元。 園區內現有胡蘿蔔深加工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37家,其中濰坊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年加工胡蘿蔔100萬噸。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鎮糧經比達到3: 7。到2005年,全鎮胡蘿蔔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建設高標準冬暖式大棚9000個, 韭菜、香椿、山藥等大田菜12000畝;建設各類高標準農業園區24個,畜牧小區120個。【民營經濟】2005年,全鎮民營企業達到792家,總資產達6億元,形成以橡塑、醫療器械、毛紡、防水材料、蔬菜加工、小麥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其中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10家, 有自營進出口權的6家。2005年,全鎮民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 利稅1.5億元。其中興華毛紡有限公司是全省粗紡行業規模最大的私營企業;濰坊順福昌橡塑有限公司為“濰坊市十強民營企業”、國家級中型企業,主導產品是各種汽車密封條、輪胎和橡膠件;山東碧龍食品有限公司達到日加工小麥200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農業
化龍鎮立足實際,把發展以胡蘿蔔為主的特色蔬菜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探索出了一條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路子。截止2004年底,該鎮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40000多畝;新落實大棚5000畝,菠菜、香椿等大田菜5000畝;新建各類高標準農業示範區12個,畜牧小區15個。以萬畝胡蘿蔔種植基地為依託,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在其帶動下,全鎮已發展農業加工企業35家,總投資9000萬元。其中,胡蘿蔔深加工項目8家,深加工生產線12條。最大的胡蘿蔔加工園區-裴嶺村胡蘿蔔加工園區占地面積1000畝,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元。擁有占地總面積20000平方米的交易市場1處,胡蘿蔔加工企業27個,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利稅2800萬元,該園區已成為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胡蘿蔔集散中心。
工業
化龍鎮採取招商引資引進一批、企業擴張新上一批、幹部帶頭創建一批的方式,通過最佳化發展環境,強化領導班子包靠等措施積極推進項目落實,實現了工業發展的新跨越,2004年全鎮落實工業項目36個,計畫總投資6億元。已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入4.2億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8.5億元,利稅935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5%、68%和75%;新增民營企業和工商業戶80家,其中規模企業8家。
教育
為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實現村鎮一體化管理,化龍鎮教辦積極行動,結合經濟發展,人口分布等因素,對化龍鎮幼稚園進行布局調整。從2000年到2006年由原來的全鎮23處幼稚園合併為現在的10處幼稚園。每個園所三個班以上;所有幼稚園都達到了市級一類辦園標準;3至5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了99%。化龍鎮以中心幼稚園為龍頭,實驗幼稚園為骨幹,輻射帶動村辦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