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草

化石草

貓須草,原名:腎茶,學名: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又名貓須公、牙努秒。屬管狀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1.5m,葉卵形、菱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苞片圓卵形,長約3.5mm,寬約3mm,花萼卵珠形,小堅果卵形,長約2mm,寬約1.6mm,深褐色,具皺紋。花、果期5-11月。常生於林下潮濕處,有時也見於無蔭山坡上。貓須草清涼消炎,可入藥,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和風濕性關節炎。

基本信息

名稱

學名:Orthosipon aristatus
英名:Cat´s whiskers
拉丁名: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別名:貓須草、腰只草、腎草、腎茶

科屬名

唇形花科 貓須草屬

原產地

地爪哇、印度、南洋群島、澳洲。

生長習性

喜高溫生育適溫20-30℃不拘土質,但土壤疏鬆肥沃生育旺盛。扦插法繁殖。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木質化,分枝方形而帶紫褐色。
葉:對生,葉形為披針形,葉緣具不規則的鋸齒。
花:輪�花序,頂生於枝端,花萼膜質管狀,五齒裂,花冠亦呈管狀,先端二唇形,白色,雄蕊四枚,二強雄蕊,花絲很長,向上微撬伸出花冠外,有如貓咪的鬍鬚,花柱頂端棒狀,花期為春至秋季。
果實:小堅果,球形。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扦插法。

用途

藥用植物,供藥用部位為葉、莖或全草。

藥用

性微寒,味甘微苦,清熱去濕,消炎解毒的功效,具有利尿,因為有治療各種結石的功效,所以被稱作化石草,大多被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的疾病,也有降血壓的功效,主治各種結石症、腎炎、肝炎、膀胱炎、高血壓,外用治腫瘡及皮膚炎,因藥性較強,須由醫生處方,小心使用,禁忌孕婦及膀胱無力者,務須小心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