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基本內容包括:①研究化工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關係,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教育等手段制訂環境管理的方針、政策和管理條例,以及環境保護技術經濟政策等。②開發無污染、少污染的生產工藝、設備,採用先進、高效、經濟合理的控制技術。③開發綜合利用化工“三廢”技術。④研究污染物分析檢測方法和儀器,對環境進行監測,制訂化工“三廢”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以及評價環境質量和環境影響等。化工生產中的污染 化工生產中排出的廢水、廢氣、廢渣中的污染物及排放量,隨品種、所用原料、生產工藝、規模以及管理程度而異。
化工廢水 化工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以水污染最為突出。含有氰、酚、砷、汞、鎘和鉛等有毒物質(表1)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學耗氧量(COD)高,pH值不穩定,排入水中後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水域缺氧;廢水中有毒物質直接對魚類、貝類和水生植物造成毒害;有毒重金屬還會在生物體內長期積累造成中毒;含氮、磷較高的化肥生產廢水排入水中後,引起水域氮、磷含量增加,使藻類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出現水域富營養化,造成魚類窒息而大批死亡。
![化工環境保護](/img/7/94d/nBnauM3XzMjNwYD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化工環境保護](/img/0/269/nBnauM3X4kDNxkD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4k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上述各種工業有害物質接觸人體或被吸入人體後,會直接損害人體健康。例如:二氧化硫對上呼吸道黏膜具有強刺激性;二氧化硫氧化後形成的硫酸霧侵入肺泡,會引起肺氣腫和肺硬化而導致死亡;一氧化氮急性中毒將迅速導致肺部充血和水腫,甚至窒息死亡;懸浮粉塵進入肺中,沉積於肺內,可導致各種“塵肺”病等。
防治方法 對化工“三廢”中污染物質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類:
廢水處理 包括固體懸浮物與液體分離、有機物及可氧化物質的氧化去除。處理方法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見彩圖)。
![化工環境保護](/img/3/196/nBnauM3X5IDNzET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5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廢氣處理 其技術可分為除塵技術和氣體淨化技術兩類。除塵技術有重力沉降除塵、離心除塵、洗滌除塵、過濾除塵以及靜電除塵等。氣體淨化技術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和化學催化法等。①吸收法。藉助於適當的液體吸收劑處理氣體混合物,以去除其中一種或多種組分的方法(例如硝酸廠尾氣的吸收,(見彩圖)。
![化工環境保護](/img/9/fe9/nBnauM3XxUDN0IT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廢渣處理 包括濕式氧化法、焚燒法、土地填埋法和厭氧消化等方法。①濕式氧化法。在高溫加壓下,用空氣中的氧對有毒廢物或污泥等進行氧化分解,去除廢物中有毒物質。②焚燒法。在焚燒爐內,將污泥或可燃性固體廢棄物高溫燃燒氧化,使有害物質轉化為二氧化碳、水、灰分及其他。③土地填埋法。將固體廢棄物適當處置後加以填築的方法。填埋場地應選擇粘土土質或通過人工襯裡以阻止瀝濾液的滲透。④厭氧消化法。在厭氧條件下,通過厭氧細菌的作用,使污泥發酵,將複雜的有機物變為簡單有機物,同時副產沼氣(甲烷)作燃料。
排放標準 為了防治工業“三廢”污染,保護環境。1973年國務院環境保護會議籌備小組辦公室制訂了《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GBJ4-3),嚴格規定了與化工有關的工業廢水和廢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量(表3、表4)。
![化工環境保護](/img/6/ac7/nBnauM3X3UzM5MT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化工環境保護](/img/2/ccb/nBnauM3X2IDMwcTO4Q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