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
彼得·H·杜斯伯格介紹
彼得·H·杜斯伯格1936年出生於德國,父母都是科學家,早年在德國接受大學教育,1963年得到博士學位,1964年起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職,曾經擔任分子生物學和病毒學副教授,現任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1986年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並且從1985年至1992年連續七年獲得美國國立衛生院的研究資助。
杜斯伯格通過對致癌病毒30多年的研究和對致癌基因15年的研究,和其他一些科學家提出:病毒的致癌作用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講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致癌基因的作用也是非決定性的,染色體的異常變化才是致癌的真正原因。
關於疑問
杜斯伯格根據自己對逆轉錄病毒的研究,對HIV導致愛滋病的結論提出了質疑,並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他認為,人類在1984年發現HIV 之後,HIV導致愛滋病的理論立即得到了普遍的認同。但是直到最近幾年,還有許多關於愛滋病的疑問得不到回答。這些疑問包括:
為什麼大多數愛滋病患者的體內沒有HIV而只有HIV的抗體?
為什麼感染了HIV之後要經過10年左右才發病?
為什麼愛滋病不能通過病毒免疫而自限?
為什麼至今沒有開發出預防愛滋病的疫苗?
為什麼愛滋病在美國和歐洲沒有像其他病毒性傳染病那樣隨機地傳播而是在特定的人群中傳播?
為什麼愛滋病的流行趨勢沒有像其他病毒傳染病那樣因為病毒免疫的作用而呈現出指數函式的曲線?
為什麼愛滋病不會傳染?
為什麼只有那些使用毒品、抗HIV藥物以及營養不良的感染者才會成為愛滋病患者?
為什麼HIV抗體檢測呈陽性並且接受抗HIV藥物治療的人死亡率為7%~9%,而全球HIV抗體檢測陽性者(大多數沒有接受治療)的死亡率只有1.4%?
杜斯伯格認為:愛滋病是因為吸毒、使用抗HIV藥物以及營養不良所導致的一系列流行病。
因此,愛滋病不會傳染,不會產生免疫,不能使用疫苗和抗病毒藥物治療。HIV只是一種 過客病毒。
理論駁斥
杜斯伯格從HIV導致愛滋病的理論當中找到了17個與事實不符的推斷,並且逐一進行了駁斥:
由於HIV是導致愛滋病的唯一原因,那么根據病毒性疾病的一般規律,在愛滋病患者的體內應當存在著大量抗體。
但是,可樣人員在大多數患者體內只發現了HIV的抗體。且研究人員只在極少數的、經過培養的、被高燃的淋巴細胞中分離了病毒,而且是在人類宿主的抗體不存在的情況下完成的。
由於HIV是導致愛滋病的唯一原因,所以沒有被HIV感染的人不會發生愛滋病。
但是,一項調查從愛滋病研究的文獻中發現,至少有4621個愛滋病病例不是HIV感染所致。
屬於逆轉錄病毒的HIV通過殺死人類的T細胞而造成免疫系統的崩潰。
但是,逆轉錄病毒是不會殺死細胞的,因為它需要將自己的DNA與各種細胞的DNA結合來完成自己的RNA複製。
按照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標準,HIV殺死的T細胞應當多於人體補充的T細胞,那么愛滋病患者體內的T細胞或者說CD4淋巴細胞將會枯竭。
但是,即使是那些垂危的愛滋病患者,其體內正在枯竭的T細胞當中也只有不足五百分之一的曾經被HIV感染。這個情況正是一個過客病毒所表現出的特徵。
HIV中的RNA當中具有9000個鹼基,它與脊髓灰質炎病毒十分類似,這樣一個病毒應當能夠導致某種特定的疾病,或者像過客病毒那樣不會導致疾病。
但是,HIV卻被認為是能夠導致26種不同疾病的病毒,而且這些疾病在沒有HIV存在的情況之下也會發生。因此,並不存在一種HIV所導致的特定疾病。這也是過客病毒的一個特點。
所有的病毒都是在人體對它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才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因此人類使用減活的疫苗來保護自己。
但是,診斷愛滋病的主要依據是HIV抗體的檢測陽性,也就是說在人體對HIV的免疫建立起來之後它才被觀察到。如果按照其他病毒的治病機理,我們不能說HIV導致了愛滋病。
HIV在人體建立了對它的免疫之後需要5~10年才能導致愛滋病的發生。
但是,HIV的複製速度很快,每個細胞在一天之內就能產生100多個新的HIV。在感染之後,能夠在數周之內產生免疫。按照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標準,如果HIV能夠導致愛滋病,那么應當在數周之內發病。
如果不使用ATZ加以預防,大多數HIV的感染者會在5~10年的時間裡初夏愛滋病的症狀。
但是,從統計數字來看,在2000年,全世界的3430萬HIV感染者中只有1.4%的人發病。之前的發病率也大體如此。1985年,美國的HIV感染者當中只有1.2%發病。
針對HIV的疫苗應當能夠預防愛滋病,研究人員自1984年起一直在研製這種疫苗。
但是,雖然經過了很大的努力,人類至今沒有能夠研製成功這種疫苗。此外,根據愛滋病的定義,愛滋病只有在自然產生的HIV抗體存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而自然產生的抗體又足以讓人們不能夠在愛滋病患者的體內找到HIV,所以疫苗研製沒有什麼希望。
HIV像其他病毒一樣,可以通過在宿主間的傳播而生存,性接觸可以導致HIV的傳播。
但是,研究表明,HIV通過無保護的性接觸而傳播的機率只有1%,美國人的感染率為1/275。以此來推算,一個沒有被HIV感染的美國人大概需要275,000次隨機的性接觸才能感染病傳播HIV。這種機率不大可能造成一種疾病的流行。
愛滋病通過HIV的感染而傳播。
但是,與愛滋病的傳播相比,美國並不存在HIV的傳播。自1985年以來,美國的HIV感染者一直保持在100萬人左右。而愛滋病的發病自1981年至1992年一直呈上升趨勢,之後才開始下降。
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人因患病而接受輸血。在1985年以前,人們還不能將被HIV污染的血液供應中篩除,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會被HIV感染。
但是,在HIV抗體陽性的輸血者當中,愛滋病相關疾病的發病並沒有增加,在數百萬的輸血者當中,也沒有觀察到與愛滋病相關的卡波西肉瘤。
在預防愛滋病的疫苗尚未研究成功的情況下,醫生接觸病人、研究人員接觸病毒、妻子接觸患有血友病並且HIV抗體陽性的丈夫、妓女接觸嫖客都十分危險。
但是,通過對文獻的回顧人們發現,在過去的22年當中,美國記錄在案的愛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有816,000多人,沒有一個醫生或護士因為與他們接觸而被感染。在美國的一萬多名愛滋病研究人員當中,沒有人因在工作中接觸病毒被感染。在那些患有血友病並且HIV抗體陽性者的妻子當中,也沒有發現被感染者;在那些經常接觸嫖客的妓女當中,也沒有發生愛滋病的流行。因此,愛滋病不會傳染。
由於愛滋病是由病毒導致的,因此它應當像其他病毒和微生物流行病一樣在人群中隨機地傳播。
但是,在美國和歐洲,愛滋病的流行主要集中在靜脈吸毒者和吸毒的男性同性戀者兩個高危人群當中。
如果愛滋病是由病毒導致的,那么它的流行曲線應當呈鐘形。先是由於病毒的傳播而呈現指數增長,然後在數月內因自然免疫作用而呈現指數下降。
但是,愛滋病自1981年開始流行以來一直在緩慢地增長,這一趨勢持續了12年,直到1993年才開始下降。這種趨勢更像是一種由生活方式導致的流行病,如由吸菸所導致的肺癌。
由於HIV通過母嬰傳播的幾率為25%~50%,那么它應當是一種能夠在兒童當中流行的疾病。為了降低愛滋病的母嬰感染率,對於那些HIV陽性的懷孕婦女,人們採用在分娩前6個月給他們使用AZT的方法預防母嬰傳播。
但是,在美國和歐洲國家,兒童愛滋病的感染率不足1%。由此可以斷定,HIV在新生兒當中只是一種過客病毒。
就像所有其他病毒一樣,HIV不會對不同社會和政治階層、不同地域的人群區別對待。
但是,愛滋病在非洲的流行在與美國和歐洲的流行相比,在臨床特徵和流行病學的特徵上都不相同。愛滋病在美國和歐洲的流行局限在某些特定人群當中,而在非洲的流行具有隨機的特點。
理論推斷
根據杜斯伯格的理論,美國和歐洲的愛滋病是有毒品或者說生活方式、抗愛滋病的藥物以及其他非傳染的危險因素所導致。兒童的愛滋病與懷孕婦女使用毒品和抗愛滋病藥物相關。非洲的愛滋病是由於營養不良和飲用水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化學因素。
事實證明
第一、 各種類型的愛滋病患者都與毒品、抗愛滋病藥物、營養不良或其他化學致病因素相關;
第二、 不同的化學致病因素導致不同類型的愛滋病。因為化學品不像病毒那樣可以進行複製,它的致病性與劑量和時間有關。如:吸菸導致肺癌的平均時間為20年;
第三、 由於人類對毒品和營養不良不具有免疫力,因此毒品和營養不良導致的疾病自然也不具有自限性。與傳染病相比,它的流行曲線不具備傳染病流行的一般特徵;
第四、 非吸毒和營養不良人群以及那些雖然吸毒和營養不良但尚未造成不可逆危害的人群不會發生愛滋病,無論他體內是否具有HIV抗體。
實驗基礎
杜斯伯格聲稱,其化學愛滋病理論只有在以下的任何一項假設實驗證明之後才能被駁倒。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被HIV感染,而感染者發生了愛滋病,為感染者沒有發病。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靜脈吸毒人群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被HIV感染,而感染者發生了愛滋病。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HIV抗體陽性人群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為吸毒成癮者,而兩組人群的愛滋病發病率相同。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HIV抗體陰性人群或動物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使用毒品成癮,而兩組人群或動物經過長時間之後都沒有發生愛滋病。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HIV抗體陽性人群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接受了抗病毒治療,而未治療組明顯地早於治療組發展為愛滋病。
如果兩組相匹配的HIV抗體陽性的懷孕婦女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使用了AZT阻斷愛滋病的母嬰傳播,而採用者沒有發生流產並且產下了健康的嬰兒,未採用者或是流產,或是產下了被HIV感染的嬰兒。
如果兩組在年齡、存活時間、使用第八因子的劑量方面都相匹配的HIV抗體陽性的血友病患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在於是否接受了抗病毒治療,而未接受治療者的死亡率、發病率都明顯地高於接受治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