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西畫愚人船

是現藏巴黎羅浮宮的赫尼羅姆斯·包西於1500年所作的油畫。

簡介

赫尼羅姆斯·包西的主要創作年代是在1488~1516年間。這個時期正是尼德蘭以及整個西歐的封建制度瀕臨危機的階段。尼德蘭一些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畫家在這個階段里對於社會現實的清醒認識,都不同程度地在他們的藝術里有所表露。如果說象雨果·凡·德·古斯蓋特根·托特·辛特·揚斯這些畫家的作品中對封建主義的批評僅僅是用一種隱晦的色彩,表現得相當溫和的話,那么在包西的作品中,對於封建主義的揭露就顯得尖刻與全面了。 包西與當時一些進步文人,諸如賽巴斯提安·勃蘭特(1457~1521)、伊拉斯謨(1466~1536)等著名的人文主義作家屬於同一時代。他們的著作對包西有很大影響。

人文主義作家勃蘭特在他的名作《愚人船》和另一位傑出的鹿特丹的伊拉斯謨的諷刺文學《愚人頌》中,對於教士的貪婪淫蕩,神學家們的虛妄無知,封建領主的不勞而獲以及他們的愚鈍冥頑,進行了尖銳的諷刺。這些名著是包西於1500年後畫了這一幅《愚人船》油畫的動因。這幅諷刺畫與上述名作相呼應,在當時的文壇與畫壇上引起強烈的反響。當然,這些諷刺藝術不可能是直接的,多半是以寓言的形式來表現的。他們從隱晦曲折的藝術形象中表示了自己鮮明的社會觀與藝術觀。

伊拉斯謨的《愚人頌》把教皇、主教、修道士、經院哲學家等譏之為愚人的崇拜者,辛辣地諷刺這些宗教專權人士的愚昧、貪婪、迷信與道德敗壞;包西在《愚人船》中則把這些貪婪之徒作為愚人之舟上的乘客,以尖酸刻薄的醜類形象來展現他們。這條船已不能前進了,桅桿是長在泥里的。但為了表現他們旺盛的生存力,這些人又在桅桿上縛了許多剪下來的枝葉,還把叛變者殺死,身首異處地懸掛在這根樹枝上。愚人們圍著主教與經院學者們里外奔忙。但一切是徒勞無功的(除此以外,包西的諷刺傑作還有《拔除愚蠢的結石》、《魔術師》、《地上樂園》、《運草車》、《聖安東尼的誘惑》等,其中幾幅可在本書中欣賞參閱)。

包西善用民間幽默,但誇張性的形象比較難於理解,一是因為我們對那些民間笑話不甚清楚;二是形象的寓意性過分深奧。欣賞這些諷刺油畫,既不象漫畫,也不屬真實生活的寫照。總給人一種陰沉痛苦的感情色彩。這是包西筆下的所有藝術形象的根本特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