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揉

包揉,烏龍茶造型工序。閩南烏龍茶在揉捻初步成形的基礎上,繼續塑造特有的捲曲、緊結的外形。

Packed rolling
烏龍茶造型工序。閩南烏龍茶在揉捻初步成形的基礎上,繼續塑造特有的捲曲、緊結的外形。以乾燥與做形交替反覆進行2~4次。分手工包揉(初包揉與復包揉)、踏包揉與包揉機包揉。手工初包揉是將揉捻葉烘至七八成乾,趁熱置烘葉0.5千克於73厘米的白坯布方巾內,提起方巾四角,振實擰緊,在包揉凳上,一手抓住布巾口,隨茶團搓揉逐步收緊。另一手抓住布球茶團,在凳上搓、揉、擠、壓、捏,不斷翻轉與收緊,歷時2~3分鐘。其間打開布巾1~2次,翻勻再揉,揉後扎結固定,待片刻後及時鬆開解塊,篩去茶末復烘,烘後復包揉。方法同初包揉。最後一次包揉後,固定時間較長,稱“定形”。定形後的茶球應立即解塊乾燥,以固定已形成的外形。踏包揉是用布袋裝烘葉3~5千克,紮緊袋口,雙腳在袋上踩壓滾動,歷時約10分鐘,中間收緊口袋1--2次。踏包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將因熱悶而產生悶黃和水悶味,鮮爽度差。也可用包揉機包揉,方法因機型不同而略有差異。
..................................
參考《中國茶葉大辭典》
www.chichaqu.com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