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財富指數

包容性財富指數,包容性指數,又稱包容性財富指數,是對國家財富的三個來源――勞動力質量(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實物和生產資本);包括礦產、土地和漁場等在內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本)――進行量化加總所得到的,不但能夠推導出哪個國家最富及其財富組成,還能推導出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動力,比單純的GDP更能準確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新指標。

定義

包容性指數,又稱包容性財富指數,是對國家財富的三個來源――勞動力質量(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實物和生產資本);包括礦產、土地和漁場等在內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本)――進行量化加總所得到的,不但能夠推導出哪個國家最富及其財富組成,還能推導出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動力,比單純的GDP更能準確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新指標。

產生背景

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就發表了《國富論》。他在書中也探討了為什麼一些國家富裕而其他一些國家貧窮的問題。但是,在很長時間內人們不知道如何衡量一個國家的財富。今天,我們通常把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一個國家財富的指標――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更好的指標。但實際上國內生產總值只是片面地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財富。
現在,科學家們在聯合國委託下提交了一份可能徹底改變迄今為止有關財富思考的新研究報告――《包容性財富報告2012》。在該報告中,科學家們用一個獨特的指數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財富。他們的做法是,對國家財富的三個來源量化加總:勞動力質量(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實物或生產資本)以及包括礦產、土地和漁場在內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本)。
他們通過調查較長時間內(1990年至2008年)的數據,不但能夠推導出哪個國家最富以及財富如何組成,而且還能推導出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正是聯合國報告本來的目的。因為科學家們可以弄清一個國家的生產資本是否增長,以及以怎樣的速度增長。
雖然科學家們迄今為止只研究了20個國家,但這已經涵蓋了世界經濟最重要的參與者。

指數的套用與發現

中國距日美差距仍很大

這點其實毫不奇怪,美國――正如根據國內生產總值衡量――是最富裕的國家,高居排名榜首。科學家們算出美國的總資本幾乎達到118萬億美元。這大概是美國今年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的10倍。但接下來的結果令人吃驚。排在第二位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這與國內生產總值排名表上的名次不同。在新的排名表上,日本的總資本大概是美國的一半。按包容性財富指數衡量,2008年日本的財富是中國的2.8倍。中國的總資本為20萬億美元。因此中國應該還需要幾年――如果不是幾十年的話――才能趕上日本。而且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趕上比它富裕5倍的美國。而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相當於美國的一半。德國的總資本為19.5萬億美元,僅次於中國,排名第四。2007年德國在排名表上甚至還超過中國。
在比較人均財富時,聯合國科學家們也得出了令人吃驚的結果。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美國人均收入比日本人均收入高40%。而按照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自然資本計算,日本人均財富為43.5萬美元,比美國高12.5%。
原因在於,日本人在生產設備和基礎設施方面的稟賦更好,比美國人平均高出60%。德國的人均水平約為日本的一半。在這方面排在德國之前的大型國家還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主要因為它們的自然資源稟賦比德國好。但我們德國在這方面的得分比英國人高7%,比法國人高11%。我們的優勢是實質資本:我們四分之一的生產資本是由生產設備和基礎設施組成的。而英國人的生產資本只有十分之一是由生產設備和基礎設施組成。

俄羅斯有點例外

根據計算,在1990年至2008年這段觀測時間內,幾乎所有國家的財富都增加了。唯一的例外是俄羅斯。這方面的變化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它表明一個國家的生產基礎是增長還是萎縮,以及以什麼樣的規模增長或萎縮。就此而言,俄羅斯經濟沒有走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
財富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是中國和印度,平均每年分別增長2.9%和2.7%。它們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方面也是靠前的。金磚國家中的第三大國家巴西的財富每年增長2.3%。根據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的理論,金磚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由於它們巨大的經濟活力和人口數量,今後幾十年它們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最大影響。
但是,把俄羅斯和這些國家放在一起越來越成問題。雖然俄羅斯的財富仍然多於巴西和印度,但是由於它的生產基礎正遭到腐蝕,因此該國在走下坡路,並且正在脫離經濟成長發動機的圈子。
對個人來說,更具說服力的是對人均財富發展情況進行比較。在這方面,中國人均財富每年增長2.1%,排名榜首。我們德國的人均財富每年增長1.8%,緊挨在中國之後。印度人均財富每年的增長幅度大約是德國的一半,位列第五,排在法國和智利之後。人口不斷減少的俄羅斯,人均財富每年下降0.3%,排名倒數第三。哥倫比亞、南非、委內瑞拉以及產油國奈及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均財富也出現負增長。這意味著,它們的財富增加被人口增長吞噬掉了,因此它們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沙烏地阿拉伯和奈及利亞的人均財富每年分別減少1.1%和1.9%,在排名榜上排在最後兩位.

已開發國家依靠人力資本

已開發國家依靠人力資本在已開發國家中,主要是人力資本推動了財富增長。在1990年至2008年期間,德國的人力資本增長了50%以上。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主要是實質資本帶來了財富增長。在這18年裡,中國的生產基礎擴大了540%。人力資本和實質資本領域的成績很重要,因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只有一部分可以通過可再生資源替代。因此,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所有國家的自然資本都在減少。
俄羅斯也是如此。但俄羅斯的財富縮水主要因為生產基礎萎縮。對於產油國委內瑞拉和沙烏地阿拉伯來說,石油這樣的自然資源仍是財富的主要組成部分。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和天然氣占總財富的比例超過50%,儘管它的石油資源在過去18年裡減少了370億美元。但它的人力資本幾乎增加了l萬億美元。
德國的財富增長主要歸功於人力資本,在觀測的時間段內德國的人力資本增加了大約50%。美國增加了8%,日本和英國分別增加了12%和14%。但這些國家在1990年就已經處在高水平了。不過,德國的人均人力資本只排名第六。日本的人均人力資本幾乎是德國的兩倍。

問題和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去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成就。它給政治家們提供了一個工具,去認識經濟活動的水平和相關經濟領域的增長。由於缺乏其他數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成為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標準。
但國內生產總值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它是一個流量,衡量的是每年的收入,相當於一個公司的盈虧核算。它不是存量,因此不能說明國家財富的情況。此外,今天毫無爭議的一點是,經濟成長不會自動帶來國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因為經濟成長沒有顧及環境破壞和外部成本等重要因素。
也被經常使用的人類發展指數考慮了預期壽命和教育等其他參數,但也有局限性。因為它沒有涉及自然資源。
新的包容性財富指數能否被國際社會接受,現在還不確定。由於很難得到某些數據或者收集數據在時間上被拖延,因此這個指數可能只適用於長期觀察。
在這方面,包容性財富指數尤其優於當前占主導地位的國內生產總值,因為前者顧及了可持續發展。無論如何,聯合國的科學家們還將就此提交更多研究報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