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募療,全稱為“募療調息”。募,即募穴,位於胸腹部,又稱“腹募穴”,偏重於治療相關臟腑的陽性病症(包括腑病、實證、熱證)。“息”不單指呼吸之氣,更重要的是生命之氣。調息就是通過調整呼吸,以後天呼吸之氣調動先天真元之氣,從而來調和陰陽,協調臟腑,疏通經絡。
“募療調息”是“調脾通絡療法”中最具特色的非藥物療法之一。它是根據人體的具體情況,經過望、聞、問、切(包括切腹)後選取不同的募穴,施以多種按摩手法,配合呼吸補瀉,來調理脾、胃、腸、肝、膽與奇恆之腑的氣機,達到全身氣血流通,臟腑功能恢復。這一過程也是激發機體的自免疫﹑自調節﹑自節律、自恢復的過程,為疾病的藥物產生作用建立良好的平台,也使精氣血得以恢復、得以流通,以“通”達到機體相對平衡,恢復三焦氣化的目的。
募療湯
募療湯,又稱募療散,是患者在做募療調息前所服的不可缺少的秘方。募療調息前半小時服用,可增強募療調息通陽行氣,溫通三焦的作用。成分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有“沖牆倒壁”之稱;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蔥:能通陽活血、發汗解表,助姜之溫,減肉桂之熱,緩萊菔子耗氣之弊;諸藥合用,可溫中焦之寒,通中焦之滯。臨床常用於募療湯治療實(食、濕、積滯)證。然而,本品並非僅僅是消食除脹,對虛證用之,獲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氣味又不峻,無偏勝之弊。
作用機理
募穴是臟腑之氣輸注和匯聚的部位,解剖上與對應的臟腑排列相近,生理上與臟腑之氣直接相通。腹部不僅是募穴所在,而且以任脈為中線,兩側有足陽明胃經等經脈循行,五臟除心肺之外皆藏於腹中,而心肺又與腹中的大小腸通過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里。由此可見,腹部不但囊括著肝脾腎三髒和六腑,而且亦與心肺有密切聯繫。正如《釐正按摩要術》提到:“胸腹者,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若欲知其臟腑如何,則莫如診胸腹。”說明了腹部與五臟六腑的密切關係。調脾通絡療法認為:痹症的發生是由於各種內、外因致中焦壅阻,氣機不調,對上不能營養心肺(上焦交換系統),對下不能營養肝腎(下焦動力系統),則肝氣不升、肺氣不降;脾氣不升、胃氣不降;腎水不升、心火不降;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氣機升降失調,三焦氣化失常,發為痹證。南昌回春堂風濕病中醫專科醫院尊《素問》:“按摩可使筋節舒暢,血脈流通。蓋按其經絡,則郁之氣可通,摩其壅聚,則瘀結之腫可散也”之旨,以胸腹部募穴為主,辨證取穴,以手法按摩,來調理脾、胃、腸、肝、膽與奇恆之腑的氣機並配合採用《壽世青編》中的調息方法,以恢復臟腑的氣機升降,達到全身氣血流通,臟腑功能恢復,使機體由三焦壅滯的病理狀態逐漸轉變為三焦暢通的生理狀態。這一過程也是激發機體的自免疫、自調節、自節律、自恢復的過程,為疾病的藥物保健建立平台,也使精氣血得以恢復、得以流通,以“通”達到機體相對平衡,恢復三焦氣化的目的。功效
調脾固腎,舒肝理氣,溫通三焦。
適應症
(一)代謝綜合症: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二)消化系統疾患:腹瀉、便秘、呃逆等胃、腸、膽囊疾患。
(三)中氣不足:臟器下垂、脫肛、耳聾、耳鳴、眩暈等。
(四)呼吸系統疾患:咳嗽、哮喘、肺纖維化
(五)失眠、頭暈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六)頸、肩、腰腿疾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