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如果簡單地把價值看作是勞動價值,那么“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於“勞動是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那么這句話就是一個極為簡單的邏輯循環的文字遊戲。
顯然,動物界只有極微弱的價值現象,或者可以說根本不存在價值現象的,而人類社會特有的價值現象到底是怎樣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呢?由於人們通常認為自然界有許多事物的使用價值是天生的,不是人類勞動的成果,因此許多人得出結論:勞動是只是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價值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價值的源泉之一。
筆者認為: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不僅是勞動價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然而要清晰地理解這一重要結論,就必須首先理解如下概念:
二、重新確立勞動價值的度量方式
長期以來,勞動價值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神秘、高度抽象的概念,除了政治經濟學,幾乎沒有其他學科真正提及它,勞動價值論沒有被其他學科所認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實際上成為了一門“孤花自賞”的科學。
事物之間必須具有某種“通約性”才可以進行相互比較和度量,馬克思根據勞動的“時間通約性”(即任何勞動都需要耗費時間)來確定勞動價值的度量方式和度量單位,提出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度量勞動價值,並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前提條件作了嚴格的規定:“社會一般勞動條件、一般勞動強度和一般勞動熟練度”,並指出:勞動價值是一個抽象概念,它是由人的抽象勞動創造出來的,使用價值是一個具體概念,是由人的具體勞動創造的,其結果就把勞動價值概念神秘化、模糊化了。
在農業社會和資本主義工業社會初期,勞動的時間通約性在體力勞動和大機器生產過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勞動者個體,單位時間內所創造或所付出的勞動價值量相差不大,且對“社會一般勞動條件、一般勞動強度和一般勞動熟練度”的認定也較為容易,對於不同勞動強度、勞動複雜度和勞動熟練度之間的比較也較為直觀。但是,進入信息化社會後,勞動的時間通約性在腦力勞動和信息生產過程中體現得越來越模糊,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勞動者個體,單位勞動時間所創造或所付出的勞動價值量差異越來越顯著,可能存在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差異,且對“社會一般勞動條件、一般勞動強度和一般勞動熟練度”的認定也相當困難易,對於不同勞動強度、勞動複雜度和勞動熟練度之間的比較也幾乎不可能。
然而,勞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通約性,那就是“投入通約性”,即任何勞動者在勞動前後或以及勞動過程中都需要消費一定數量和一定形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用以補償勞動者在體力、腦力和生理力上的耗費,而且勞動條件越差、勞動強度越高、勞動複雜度越高,所需要補償消費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量就越多,具體體現為:勞動者的勞動量(或勞動價值量)付出越多,他所消費的食物的營養價值就越高,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質量檔次就越高,所需要耗費的培養教育費用就越高。可以證明,採用“社會必要的補償性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量” 來度量勞動價值,具有更強的合理性和更高的準確性(詳見《統一價值論》“勞動價值的辯證分析”一文)。
事實上,人的機體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價值投入產出系統,投入使用價值(以生活資料的形式),產出勞動價值(以勞動產品的形式),由於勞動價值將與生產系統中的生產資料使用價值一起產生相干作用而形成價值增值,因而顯著地區別於一般的使用價值,是一種能夠產生使用價值增值的使用價值。如此一來,勞動價值就與使用價值一樣,屬於同一概念範疇中的事物,它們都是價值的基本形態,其中使用價值反映了客觀事物對於人的作用程度,而勞動價值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程度。正是由於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並在作用和轉化過程中產生價值增值,才能不斷地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三、廣義地理解人類勞動的基本形式
在“人類勞動形式的新分類”一文中已經指出,人類勞動的基本形式除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外,還有第三種基本形式——生理力勞動,它又可細分為以下三種:
1.恢復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恢復(含不可逆恢復)和補償原有的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這類勞動者包括那些在有害或危險環境下的工作者、人體器官和血液的捐獻者,在極端情況下還包括生命的奉獻者。
2.加強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強原有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這類勞動者包括體育運動員、歌唱家、書法家、時裝模特等。
3.生育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生產新生兒的生理力勞動,這類勞動者主要是指孕婦。
只有把生理力勞動納入人類勞動的基本形式之列,才能真正囊括所有的人類勞動,才能真正囊括所有的勞動成果。
四、廣義地理解勞動的作用對象
由勞動力要素與生產資料要素所組成的具有價值增值特性的物質系統,稱為生產系統。根據作用對象的不同,可以把生產系統分為三種典型形式:
1.第一類生產系統。一般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系統稱為第一類生產系統,它由一般勞動能力為作用力,以一般物質生產資料和原材料為作用對象所構成的生產系統。
2.第二類生產系統。內部信息的生產系統稱為第二類生產系統,它以人的腦力和體力為主要作用力,以人類自身機體為主要作用對象所構成的特殊生產系統,它所生產出來的是機體內部的信息(包括生理信息、行為信息和思維信息),並全部凝聚於人類自身機體內部:其中,一部分信息用於提高人的消費熟練度和消費複雜度,稱為消費信息;另一部分信息用於提高人的勞動熟練度和勞動複雜度,稱為勞動信息。
3.第三類生產系統。內部生理性組織的生產系統稱為第三類生產系統,它是以人的生理力勞動能力為主要作用力,以人類自身機體為主要作用對象所構成的特殊生產系統。它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人體的組織、器官、體液及新生兒等。例如,婦女所進行的人口生產過程以及那些出賣血液、人體器官的人所進行的生理力勞動等。
這三類生產系統各有其特點:第一類生產系統既可直接生產出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所需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也可生產出構築新生產系統所需要的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從而間接地生產出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第二類生產系統所生產出的信息產品,將轉化為勞動者的勞動潛能,加入以後的勞動價值創造過程,其中,消費信息用於提高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勞動潛能的轉化效益,勞動信息用於提高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的效益;第三類生產系統所生產出來的人口,構成一個新生的勞動力,它所生產出來的生理性組織成為接受者的勞動潛能的一部分。第一類生產系統稱為外部生產系統;第二類和第三類生產系統均以人類自身機體為核心,因而稱為內部生產系統。這三類生產系統往往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人們在投入一般生產系統的生產時,往往伴隨著自身勞動信息和消費信息的積累,還會伴隨著機體的生理性組織的生長和強壯。
五、廣義地理解勞動的成果形式
根據載體類型的不同,勞動所產出的使用價值成果主要有如下存在形式:
1、生活資料。這是生產系統產品的主流形式,生產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產出勞動者所必要的生活資料,並投入下一個消費過程,以形成勞動者必要的勞動能力,為下一個生產過程做準備。
2、生產資料。這是生產系統產品外延向自然界的擴展形式,人們為了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生活資料,以發展自己的消費能力與勞動能力,就需要生產出更多、更複雜的生產資料,以不斷維持、發展和完善原有的生產系統,以確保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的不斷擴展。
3、科學技術。這是生產系統產品內涵的擴展形式,人們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生產率,就必須不斷探索、積累科學技術,學會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產條件,或者學會如何改造和改善現有的生產條件,從而生產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這些信息成為人類社會的“軟體”財富,並帶動人類社會的“硬體”財富不斷增值。
4、個體勞動信息和個體消費信息。這是人類個體素質不斷發展的集中體現,人們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就必須不斷積累消費信息使生活資料轉化為更多的勞動潛能,通過積累勞動信息使勞動潛能轉化為更多的勞動價值。
5.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這是生產系統產品的補充擴展形式,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的改善是社會財富積累的重要形式。實際上,生產環境是生產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環境是生活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是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綜合體現,它既制約著生產環境,又制約著生活環境。資源環境主要是制約著生產環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和資源環境的變化,在本質上就是使用價值的變化,因此改善或發展生態環境和資源環境,也是一種重要的使用價值生產方式。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這種生產方式將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顯然,以犧牲生態環境或資源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等量使用價值的生產系統,其使用價值的增量為零,因此其生產效益亦為零。由於環境的使用價值通常是長效的、隱性的和非線性的,不容易被人們充分認識,有些生產系統所導致的環境破壞,產生了巨大的、長效的、隱性的和非線性的負值使用價值,足夠抵銷它所產生的正值使用價值,那么該生產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個破壞性系統。
5.可利用自然資源類型和規模的擴展。這是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改善的補充擴展形式,這類勞動成果很容易看作是自然資源本身所具有的使用價值,而不容易看作是人類勞動的產物。顯然,如果沒有煉鐵煉鋼技術的發展,所有鐵礦石都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如果沒有學會對火的利用,許多食物都不具有任何使用價值。因此任何自然資源使用價值的形成和擴展,都起源於人類對發掘和利用這類資源的科學技術的形成,都是人類勞動的重要成果,即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切自然資源能夠擁有其使用價值的真正根源。
六、辯證地理解使用價值的基本分量
在“使用價值的辯證分析”一文中,提出使用價值可以分解為功能價值和耗散價值兩個分量,它們分別用於描述事物內部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對於使用價值的影響程度。使用價值反映了事物對於主體本質力量的絕對影響量,是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的代數和。
顯然,當事物的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相等時,其使用價值為零。就是說,當某一事物對於人的功能價值完全等於人在獲取、利用和消費這一事物的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時,其使用價值為零。
在對使用價值進行分解後,人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些事物(如水分、空氣、陽光等自然資源)對人的生存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價值卻為零。使用價值為零的事物並不等於人們不需要它,而是因為它相對來說並不稀缺,能夠滿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據“使用價值的邊際效用規律”,事物的功能價值隨著主體對它的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的增長而下降,當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增長到足夠程度時,其功能價值趨近於耗散價值,該事物的使用價值就趨於零,這就是“使用價值零值定理”。
七、全面揭示價值增值的內在機理
要深入探索價值的真正源泉,就必須徹底了解“價值”的真實內涵和“信息”的本質特性。
1、從物理學角度認識價值的本質內涵。人類社會運動是物質運動的特殊表現形式,社會規律是自然規律的特殊表現形式,在根本上決不違背自然規律,同樣,人類的價值現象是自然現象的特殊表現形式,總可以找到其原始的胚胎,總可以辯證地還原(而不是機械地還原)為某種物理現象。在《統一價值論》“價值與負熵”一文中指出,價值的本質就是“廣義有序化能量”。
2、從功能特性上認識信息的本質特性。在《統一價值論》“對耗散結構論進行改造”一文中指出,信息的結構特性是“消除不確定性”、“消除無序性”或“提高有序性”,因此任何生產系統如果沒有信息的注入,就不能改變其投入價值的有序性程度,就不能使其產生價值增值,其價值增長率就不會大於1。信息的功能特性(即本質特性)是“提高系統的價值率”。人類獲取和使用信息的客觀目的不是為了抽象意義地消除不確定性,而在於實實在在地增強自己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因此信息的本質應該從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而不能從它的結構特性去理解。“消除不確定性”只能準確描述信息對於系統結構特徵的影響情況,而不能準確描述信息對於系統功能特徵的影響情況,因而不能作為信息的本質內涵。信息的根本作用不在於消除系統的不確定性程度,而在於改變系統的價值率程度,有些信息雖然在消除系統不確定性程度上具有相等的作用,但由此產生的價值效應可能相差甚遠,對於主體生存與發展所產生的意義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維納所提出的信息量計算公式實際上只能描述信息的形式模量(或結構特性),而不能描述信息的功能特性,更不能描述信息對於主體的意義或價值關係。維納還提出了信息量是負熵的觀點,這種觀點雖然開始意識到了應該從信息的功能特徵上來認識信息的本質,但他把信息完全等同於一般形式的負熵,就過於機械了。事實上,主體的有序化過程可分為外延擴展和內涵深化兩種方式,信息的作用屬於後者,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一切能夠改變事物價值率的內外因素稱為信息”。
八、結論
由此看來,信息是一切價值的唯一源泉,信息的原始積累來源於生物進化,雖然這一過程非常緩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價值的原始基礎,構成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生物之所以不斷進化,關鍵在於生物信息的不斷積累;人類社會之所以高速發展,關鍵在於信息和知識的高速積累。
對於人類來說,其機體的進化過程主要是通過勞動來帶動的,其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也都是通過勞動創造的;勞動促進了手與腳的分工,使人學會了使用工具;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加速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勞動之所以被確認為價值的唯一源泉,並不是因為抽象意義上的定義,而是因為勞動在信息(包括人類機體的生物信息)的形成、傳播、處理和運行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說勞動創造了所有價值,勞動創造了人類的一切。
九、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