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村[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勝利村[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勝利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 原村中心處北緯37°23′,東徑118°01′。東鄰蒲城鄉北三村,南接和平居委會,西界紅旗居委會,北與五四居委會接壤。1997年有六塊居民區:分為四處居民居住區和二處企業集團宿舍區。四處居民區中原老村居民區南北200米, 東西180米,面積為36000平方米,其他三塊居民區面積為27 440平方米, 計63440平方米;企業集團二處宿舍區建築面積為8795平方米。原老村中心距北鎮街道辦事處1.5公里, 西北距市府駐地4公里,南距黃河3公里,西距205國道0.5公里。市內渤海三路、黃河二路、黃河三路穿過居民區和廠區,居民區內公路緊連黃河一路和205國道,交通便利。 勝利村原屬北鎮的一部分,通稱侯家場。村內有以姓氏命名的幾個小區域,如:呂家油坊、韓家崖、申家車門、於家胡同、張家園子等。1945年解放後,北鎮歸屬蒲台縣,以玉皇廟為中心,把北鎮分為東村、西村、南村、北村;現在的勝利居委會和紅旗居委會屬東村;1953年初級社時,東村分為兩個生產隊,一隊即現在的勝利村;1955年成立高級社,一隊成為曙光農業合作社十一隊中的一個生產隊;1961年底改稱勝利大隊,1980年稱勝利管委會;1984年全體村民轉為非農業戶口,建勝利居民委員會。

村莊簡介

勝利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 原村中心處北緯37°23′,東徑118°01′。東鄰蒲城鄉北三村,南接和平居委會,西界紅旗居委會,北與五四居委會接壤。

詳細介紹

1997年有六塊居民區:分為四處居民居住區和二處企業集團宿舍區。四處居民區中原老村居民區南北200米, 東西180米,面積為36000平方米,其他三塊居民區面積為27 440平方米, 計63440平方米;企業集團二處宿舍區建築面積為8795平方米。原老村中心距北鎮街道辦事處1.5公里, 西北距市府駐地4公里,南距黃河3公里,西距205國道0.5公里。市內渤海三路、黃河二路、黃河三路穿過居民區和廠區,居民區內公路緊連黃河一路和205國道,交通便利。 勝利村原屬北鎮的一部分,通稱侯家場。村內有以姓氏命名的幾個小區域,如:呂家油坊、韓家崖、申家車門、於家胡同、張家園子等。1945年解放後,北鎮歸屬蒲台縣,以玉皇廟為中心,把北鎮分為東村、西村、南村、北村;如今的勝利居委會和紅旗居委會屬東村;1953年初級社時,東村分為兩個生產隊,一隊即如今的勝利村;1955年成立高級社,一隊成為曙光農業合作社十一隊中的一個生產隊;1961年底改稱勝利大隊,1980年稱勝利管委會;1984年全體村民轉為非農業戶口,建勝利居民委員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中央開始貫徹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政策,推行經濟體制改革,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勝利村的黨支部管委會針對新的形勢,嘗試著艱難的探索。 勝利居民委員會地處濱州市區,由於城市的擴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勝利村的耕地被逐步徵用,尤其在1980年前後,土地減少的速度加快,到1982年全村僅剩下不能耕種的幾十畝鹼地了。1984年根據國家政策,全部村民轉為城市居民,成立了勝利居民委員會。勝利居委會之居民其祖先皆由外籍遷來。據村內侯氏家譜記載:先祖於明初自河北棗強遷入,至今已有23代;申氏家譜記載:先祖於明時自濱州城北申家莊遷入。村中原有侯、呂、高、申、邢、韓、梅、張、辛、董、薛、王、徐、杜等14個姓氏,後又有其他姓氏陸續遷入。1994年始,居委會與所屬企業環宇紡織集團的戶口分開管理,至1996年底, 居委會有116戶,人口268人,企業有35戶,集團戶一個,計19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解放初期村內耕地850畝,至1984年底可耕地全部被徵用或占用。現居委會的支柱產業為環宇紡織集團公司。居民除從事工業者外,多數以個體工商業為主。 1996年從業人口265人, 其中從事工業者230人,其他業者35人;全年總產值110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0278萬元,其他業產值為722萬元;人均純收入3600元。1976年,全村的副業項目僅有:磨坊加工、修表門市部、車行修理、縫紉組、魚塘、果園及菜園;土地減少到154畝,人口396人,糧食總產85431斤,人均占有210斤,全年總收入38521元,人均96.30元,工值0.70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