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鼩鼱在大小不同的食物之間挑選,它總是毫不猶豫地先吃最大的食物。動物學家把一種身體被分成一節節體節的蠕蟲,按一節長、兩節長和四節長各一段,放在這個貪婪的小傢伙面前。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它總是先吃四節長的一段。鼩鼱之所以挑最大的吃,是因為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基本上與食物的體積成正比。也就是說,食物的體積越大,越容易填飽肚子,價值也就越高。
但是,這一選食準則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對鼩鼱有利。譬如,把一堆一節長的蠕蟲和一堆兩節長的蠕蟲,放在鼩鼱面前,它肯定會看中兩節長的那一堆。實際上,它還是吃一節長的那一堆更合算。因為一節長的蠕蟲體積小,鼩鼱可以連續不停地吞下肚去,而兩節長的蠕蟲體積較大,得花時間咀嚼,一咀嚼,攝人食物的效率就會降低。當然,在野外鼩鼱不大可能遇上這么一堆都是一節長的蠕蟲。因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鼩鼱的選食準則還是十分有效的。
生活在歐洲草原上的鳳頭麥雞,是以掘食泥土中的蚯蚓為生的。它們的掘食工具——喙大約只有3厘米長,掘土的深度通常也不會超過3厘米。科學家發現,鳳頭麥雞在挖掘蚯蚓時有個萬古不變的行為準則:挖最深處的蚯蚓。
它們總是挖掘到喙所能到達的最深處,然後仔細尋找蚯蚓,似乎堅信只有那裡的蚯蚓才最有價值。
鳳頭麥雞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對於這種動物來說,細小的蚯蚓填不飽肚子,粗大的蚯蚓又難以尋覓,比較理想的食物莫過於中等大小的蚯蚓了。在三四厘米深的土層中,蚯蚓的大小大體上和泥土的深度成正比:淺處蚯蚓較小,深處蚯蚓較大。於是,它們便拚命據食最深處的蚯蚓。
在掘食時鳳頭麥雞會不會見機行事呢?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故意把大蚯蚓埋在土層淺處,讓鳳頭麥雞一下子挖了出來。有趣的是,對於眼前的大蚯蚓,它們竟視而不見,連碰也不碰一下,仍然繼續往深處挖,非要挖到最深處,才開始尋找蚯蚓。結果,淺處挖出的大蚯蚓被不勞而獲的賊鷗偷去了,它們也毫不在乎。
初看起來,這種動物不根據蚯蚓的大小,而按照埋藏食物的深度來估計食物的價值,似乎過於刻板。然而,“挖最深的”這一行為準則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雖然有時會使鳳頭麥雞漏掉淺處的大蚯蚓,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準則卻能使它們得到較多的食物,有利於它們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