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8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0.82畝,主要種植洋芋、玉米、白芸豆等作物;擁有林地3639畝,少量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180畝;荒山荒地760畝,其他面積508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7戶飲用井水,有6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分別占總數的11%和1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48輛。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萬元,占總收入的62%;畜牧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0頭,肉牛25頭,肉羊147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5.9%;第二、三產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2.9%。農民人均純收入106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大白芸豆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大白芸豆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戶,共鄉村人口294人,其中男性146人,女性148人。其中農業人口294人,勞動力18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有彝族294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6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0人,參合率73%;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哨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雞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人,其中小學生27人,中學生2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2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糧食直補、財務收支情況。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 人。該村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2人。發展重點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民眾文化水平較低,科技意識不強,人畜飲水較為困難,產業結構單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惡劣。
主要發展思路是:
進一步加大科持培訓力度,提高民眾科技文化素質,積極爭取國家投入,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種植業主要發展烤菸、白芸豆、脫毒馬鈴薯為主。養殖業主要發展養豬、養牛、養羊為主;林業主要發展板栗、核桃的嫁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