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宗義湘 著
叢 書 名: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但是“三農”問題依然嚴峻,集中表現在農業競爭力不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農村發展落後。而且加入wTO後短短3年,我國從農產品淨出口國轉變成為農產品淨進口國。因此,調整農業政策,增加農業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發展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書的研究目標,正是通過評估加入wTO前後我國農業支持水平和支持結構的變化以及對農業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為政府最佳化農業政策提供現實依據和政策建議。
基於研究目標,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是:1.採用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相結合的法,在對比國際農業支持政策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研究加入WT0前後,我國農業政策的演變。2.採用OECI)政策評價方法評估我國農業支持水平。重點評估農業支持政策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一般公共服務的支持水平;對農業生產者的支持水平以及對農民收入的影響。3.採用計量經濟模型和統計調查等實證研究方法,從政策目標實現的角度對農業支持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定量研究。4.在理論依據、經驗依據和現實依據的基礎上,提出改革和最佳化我國農業支持政策的建議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加入WTO後,我國農業政策對農業的支持水平明顯增加。002~2004年,農業支持總水平(PSE)平均值接近3 000億元。其中,一般服務支持水平(GSSE)的快速增加是’FSE增加的主要原因,GSSE占’ISE的2/3左右;生產者支持水平(PSE)超過1 000億元。但是,在農業收人中源於政策的作用(%PSE)還不足4%,而且農村居民人均獲得的支持量和每公頃耕地面積獲得的支持量與經濟已開發國家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仍然是世界上農業支持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在PSE中,新農業政策尤其是農業稅減免政策對預算支持的增加,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農業政策對不同產品生產者的支持程度有明顯差異。農作物產品的支持水平高於畜產品;土地密集型產品支持水平高於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傾向農產品支持水平高於出口傾向農產品。從具體政策實施效果來看,市場價格支持政策對於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糧食安全均具有促進作用。在財政支農中,投資規模、投資結構以及資金管理存在諸多不足,致使財政支農政策沒有很好實現農業政策目標。農民和幹部對新農業政策實施效果的認識,還存在著偏差。
我國在加入WTO後實施了“三補”和減免乃至廢除農業稅的農民收入支持政策,體現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傾向。但是,我國支持政策在立法、支持方向、支持品種範圍、支持方式等方面還與國際已開發國家有較大差異。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