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東南亞史

劍橋東南亞史

《劍橋東南亞史》是2003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尼古拉斯·塔林。本書全面展示了從原始社會到19世紀初的東南亞歷史。

內容簡介

《劍橋東南亞史(套裝共2冊)》內容簡介:東南亞是世界上歷史、文化和民族多樣性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儒學,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對這一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和美國在這裡有過殖民經歷。戰後東南亞的新發展舉世矚目。東南亞的歷史複雜而令人倍感興趣。

《劍橋東南亞史》是享譽國際學術界的“劍橋史”中的一種,由美國,英國、荷蘭、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2位具有國際學術聲譽的東南亞史學者合作完成。這部150萬字的巨著,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聚焦於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尤其是宗教)的發展,在結構上和內容上都使人耳目一新,不同於此前出版的按國別或純粹按年代順序,以政治甚至王朝興衰為主要內容的東南亞史致力於從整個地區的層面上論述東南亞歷史發展的全貌,也不忽視各個國家的特點,各章既有鮮明的特色,互相之問又聯繫緊密,全景式地展現了東南亞史;充分吸收了20世紀90年代前歷史學、考古學對東南亞史研究的新成果,並運用多學科的方法和比較方法,體現了當代東南亞史研究的水平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劍橋東南亞史》第一卷分兩個部分,本卷在開篇第一章對20世紀的東南亞歷史編纂學的極有學術價值的全面考察之後,運用新的結構和分析框架,多學科的方法和大量新的史料,在第一部分第二章到第五章中論述東南亞地區1500年前的歷史,探討了東南亞的原始社會。早期國家組織.經濟結構和經濟活力因素、複雜的宗教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第二部分(第六章到第十章)為1500~1800年的東南亞史,分析1500年以後外部世界的影響和東南亞社會的適應性,探討了這一時期東南亞政治發展,經濟變化,社會變遷和宗教問題,以及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這一重要的過渡時期東南亞在內外壓力下陷入的困境。

《劍橋東南亞史》第二卷分兩個部分,全面展示了19、20世紀的東南亞史。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內容包括從1800年到20世紀30年代的東南亞史,論述了殖民政權的建立和西方列強的政策,探討了這一時期東南亞政治結構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在殖民統治和國際商業影響下經濟和社會的變遷和複雜化。宗教和大眾文化及其與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關係,以及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現代化進程的開始。第二部分(第六章到第十章)探討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東南亞,在論述殖民帝國的終結和東南亞獨立國家形成後,深人分析了在當地歷史傳統。戰後全球格局和意識形態影響下的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結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展示了當代東南亞的宗教變化,探討了戰後東南亞地區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發展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媒體評論

書評

東南亞是世界上歷史、文化和民族多樣性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儒學、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對這一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和美國在這裡有過殖民經歷,戰後東南亞的新發展舉世矚目。東南亞的歷史複雜而令人倍感興趣。

目錄

《劍橋東南亞史1》目錄:

地圖

關於拼寫的說明

關於東南亞語言中(語法)性的說明

縮寫

前言

第一章 東南亞史的撰寫

J·D·李吉(澳大利亞墨爾本蒙那希大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東南亞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東南亞研究

戰後東南亞研究的主要課題

解釋的變化

重建東南亞史

第一部分 史前至公元1500年

第二章 史前東南亞

彼得·貝爾伍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當今東南亞的環境

東南亞環境的變遷

史前人類:第一個一百萬年

活著的人們的祖先

考古記錄:從古新世紀後期到全新世中期

農業社會的興起與擴大

早期農業社會的考古

語言學的記錄

早期金屬時期

南島語系人世界的新石器晚期和早期金屬階段

參考文獻

……

第二部分 從公元1500年到1800年

《劍橋東南亞史2》目錄:

地圖

縮寫

第一部分 從1800年到20世紀30年代

第一章 殖民政權的建立

尼古拉斯·塔林(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英國的作用

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荷蘭王國

婆羅洲的羅閣、公司和駐紮使

蘇祿和菲律賓

英屬馬來亞

英國與緬甸

英國、法國與越南

暹羅的獨立

西方列強的政策

東南亞的政策

相互作用和適應

殖民政權

參考文獻

第二章 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政治結構

卡爾·A·特羅基(美國喬治敦大學)

當地人的合作

直接統治和間接統治

法律和秩序

複合社會

暹羅和緬甸

參考文獻

……

第二部分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

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