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明代史(下卷)

明代中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第十章 晚明思想中的儒學第十二章 明代的官方宗教第十四章

內容介紹

《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是《劍橋中國史》第7卷的中譯本。由國外研究明代歷史的專家執筆,吸取了中國、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主要論述明代的政治史,結合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劍橋中國史》的第8卷則對明代的制度、國際關係,以及社會和經濟史、思想史、思想和宗教史進行詳細的論述。

作品目錄

總編輯第8卷序言
時代度量衡制
明王朝諸帝
明皇室世系
導論
地區的差異
科學思想
農業技術
手工業生產
城市和城市化
第一章 時代政府
行政地理
政府人員
政府機構
明代施政的質量
第二章 時代的財政管理
導言
時代財政制度的形成
財政組織和總的實踐原則
國家的收入及支出
16世紀的再調整及最後的崩潰
結論
第三章 時代的法律
明代法律的特點
明代的懲處制度
時代的法律程式
法制教育和法律專業
結論
附錄甲 明律的註疏和法學手冊
附錄乙 為知縣準備的明法律手冊
其他引用的書目
第四章 明朝與嚴洲腹地
史料
蒙古的威脅
明王朝與分裂的喇嘛教地區
中亞:與中國削弱的關係
從女真到滿族
第五章 時代中國與朝鮮的朝貢關係
第六章 朝朝對外關係:東南亞
第七章 與歐洲沿海國家的關係,1514-1662
第八章 明代中國與新興的世界經濟,約1470-1650
第九章 明代中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
第十章 交通通信和商業
第十一章 晚明思想中的儒學
第十二章 天學:基督教及其他西方思想引入晚明中國
第十三章 明代的官方宗教
第十四章 明代佛教
第十五章 明代文化中的道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