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卷)

南京十年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年厄巴納,伊利諾斯大學歷史教授 日本入侵與中國的國際地位,1931-1949年芝加哥大學歷史教授 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1937-1945年史丹福大學歷史教授

內容介紹

《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下卷)內容:文字是劃分和分析過去的呆板而含糊的工具。無論怎樣精心推敲,近代中國歷史的特點,不可能用寥寥數語來描述。用得過濫的“革命”一詞,有時還不如“復興”有用。而“近代改革”,其含意無非就是“貫穿近時的變化”,讓我們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時間”。不過撰與這套書第10卷到第13卷的28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過於簡單化的水準,提供中國從1800年到1949年這一個半世紀的事件和趨勢的概況。就一些範圍不那么廣的概括作出範圍更廣的概括,無疑是歷史家的主要職責,但這四卷的大多數作者都會同意這樣一種看法,……

作品目錄

總編輯序
第一章 導論:近代中國歷史的透視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瑪麗·B.蘭金,哈佛大學名譽歷史教授 費正清安阿伯 ,密執安大學歷史教授 費維愷
變革與連續性:分期
中國經濟的增長和變革
社會結構與社會行為的變化
革命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國的國際關係
東京,青山學院國際關係教授 衛藤瀋吉
溯源:作為東亞地區秩序的清帝國的衰落和滅亡
日本在滿洲勢力的崛起
日本的二十一條
日本的影響和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華盛頓會議與中國
莫斯科與中國的雙重接近
中國的國民革命和列強
第三章 南京十年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年
厄巴納,伊利諾斯大學歷史教授 易勞逸
權力初步鞏固
各省的鬥爭
有助於蔣介石政治統治的諸因素
南京政權的意識形態、結構和職能的行使
國民黨諸派系
國民黨政權的成就
中國的新心態,1936-1937年
對南京十年時期國民黨統治的評估
第四章 1927-1937年的共產主義運動
多倫多,約克大學歷史教授 陳志讓
黨的重建和領導
農村蘇維埃的創建
尋找一種戰略
蘇區的毀滅
“白區”的地下工作
第二次統一戰線的準備
第五章 土地制度
帕洛阿爾托,胡佛戰爭革命及和平研究所 馬若孟
土地制度的狀況
農業的商業化
農業危機
第六章 農民運動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校教授 呂西安·比昂科(珍妮特·勞埃德譯)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發展
哈佛大學歷史和東亞語言文明教授 孔斐力
第八章 學術界的成長,1912-1949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中國史教授 孫任以都
第九章 文學趨勢: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
芝加哥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李歐梵
第十章 日本入侵與中國的國際地位,1931-1949年
芝加哥大學歷史教授 入江昭
第十一章中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5年
易勞逸
第十二章 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1937-1945年
史丹福大學歷史教授 萊曼·范斯萊克
第十三章 1945-1949年的國共衝突
香港,大學服務中心 蘇珊娜·佩珀
第十四章 1949年以前的毛澤東思想
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政治學 教授宣道華
參考文獻介紹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