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虎成[楊林尾鎮第一國小副校長]

劉虎成[楊林尾鎮第一國小副校長]

劉虎成,男,1965年6月17日出生,大專學歷。1982年4月參加教育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擔任楊林尾鎮第一國小副校長,兼任畢業班數學課教師至今。其間,多次被評為楊林尾鎮先進教育工作者。2002年被評為仙桃市教學先進工作者,2004年6月作為湖北省國小骨幹教師公示於湖北教育信息網。

個人簡介

劉虎成[楊林尾鎮第一國小副校長] 劉虎成[楊林尾鎮第一國小副校長]

他刻苦鑽研教育教學理論,聯繫實際思考,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參加過仙桃市第九屆中國小政教校長提高培訓,獲取《上崗證》,是仙桃市國小德育學會會員,國小自然學會會員,國小數學學會會員。一貫嚴謹治教,形象良好。探究理論,充實自我,樂助同事,凝聚活力,愛崗愛生,提高素質。

工作態度

嚴謹治教,以身示範

他一貫以嚴肅的工作態度,嚴格的工作作風,嚴謹的治教策略對待職責範圍內的人和事,效果良好,績效斐然。

對於教育教學中的事件、問題、現象,都認真研究,仔細思考,他認為“教學無小事”。

一次,課外作業上出現了一題“判斷”,原題是這樣的:比例尺可能大於1,也可能小於1()。同行們認為這個題是對的,他覺得不妥,當時,他簡單談了自己的理由,同行們說:一個小小的判斷題沒必要這么費神。他並沒就此罷休,反覆查閱資料,認為這個判斷題不對有二:其一,比例尺是一個比,“1”是一個數,比例尺是不能與1比較大小的,只能把比例尺的比值與“1”比較;其二,比例尺的值有三種可能——“大於1”、“小於1”、“等於1”。

長此以往,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般都是適宜、合理的。1996年被民眾推薦,楊林尾鎮政府考察後擔任副校長,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兼任畢業班數學教師。連續多年來,所任數學會考成績一直名列全鎮前茅,期中、期末檢測合格率100%,優秀率80%以上。

學習態度

探究求索,充實自我

他在校內先自購計算機,率先進入信息技術學習。當學校裝備計算機室時,已經可以充當青年教師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引路人了。在學習理論、技術方面,既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40歲以下教師都嚴肅、認真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效率,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他倡導在教學實踐中套用“引探教學法”,率先學習了“引探教學法”所依據的理論,弄清了操作程式和操作方法,向全校數學教師作講座,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制定適宜該校實際的操作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備課中如何設定引探方法、步驟,授課時如何操作,課堂、課後如何輔導等講解細緻、周密。“引探教學法”,他率先嘗試教學,鑽研教法,和我校的有經驗的老教師艾天海老師,共同研究適合教師課堂操作的程式,在輔導中青年教師使用“引探教學法”教學,他的聽課一學期在50節以上,貼切的評價讓老師們心悅誠服,下去以後總是按“引探教學法”來教學,使楊一小的數學上了一個新台階。使大家迅速掌握了備、教方法,較好地運用於教學實踐中,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出了貢獻。

課堂實踐中運用“引探教學法”,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教學特色的教學操作形式——“自學·討論”式,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不斷充實,不斷反思,不斷完善。現在已形成基本完備的“自學·討論”式數學課堂教學作業系統。

對人態度

樂助同事,凝聚活力

教學教研中輔導青年教師學習,運用新教法,是他的一大特色。

督促、輔導青年教師郭紅華運用計算機繪製幾何圖案,學習教學理論,參加仙桃市國小數學教師綜合能力競賽獲一等獎。

與青年教師胡冬霞分析教材,尋找教學突破點和如何抓住課堂教學契機,幫助其設計教學程式,輔導其多輪試教、改進,參加仙桃市新世紀國小數學教學新秀比武獲一等獎。

在青年教師彭麗所準備的國小語文活動課教學比武準備過程中,協助其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式,獲二等獎,青年語文教師陳艷瓊在發揮學生主體性教學比武,在他的輔導下獲市二等獎。

通過這樣的教學研究活動,讓青年教師奪獎有盼頭,競爭有甜頭,因而,反覆研究試驗有勁頭。《新課程標準》,教師是人手一冊,他認真研究,做好業務筆記,及時撰寫心得體會,不斷讓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了提高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他還進行了試卷性競賽,評比等次,在他的帶領下,教師們都按課程新標準來指導上課,學校的“基礎加特長”的科研課題,教師們寫申請報告時有“課題”所做,個個躍躍試試。教師教學呈現一片可喜狀態。從而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教研水平有了長足長進,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水平大幅度提高。

教育態度

針對教育,促生成長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真誠和愛心對待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使得學生從自卑走向自信,由孤獨走向合群,由封閉走向開朗。這是《課標》新理念所倡導的人文關懷,是將“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落在實處的具體體現。他認為課改並不是要教師去做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在教育教學中做個有心人,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如:學生A,一天晚上到同學(該校教師的孩子)家裡串門。B的媽媽第二天清早發現昨晚洗澡後隨手放置的項鍊不在了。A成了第一被懷疑對象。B的媽媽準備直接上A家,索回項鍊。作為副校長的他,詳細了解到了這一情況,建議B的媽媽不要張揚,而心等待。

A從這件事的處理中,從內心感激。A在給劉老師的信中寫道:劉老師,您真好,那天您知道項鍊是我偷的,但您給了我改錯的機會,沒在同學面前出我的醜。我今後一定改掉偷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好好學習,為您爭光。後來A不僅行為上從喜歡隨便拿他人的東西轉變為拾到錢物歸還失主或交公,而且學習上從不太自覺轉變為努力學習,在國小畢業會考中獲全優。

又如,他班學生肖凱,雖然已經讀六年級,但是一到冬天,懶起床,懶做作業,發展到逃學,一次,他離家,家長東尋西找,他到處打聽,6天才找到,家長將他帶到他跟前,說:“劉老師肖凱再不能讀書了,不讀,我還有一個傻兒子在,繼續讀下去,連一個傻兒子都沒有了……”面對這種情況,他從做肖凱的工作入手,不下十次上門,一次遇雨淋濕了他全身,感冒了一場,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肖凱已安心坐在教室里學習。

課程改革

深入課堂,強化課改

學校工作的重點是課程改革,作為分管教學工作的他清楚地認識這點。於是他經常與課程改革實驗年級教師在一起,研究課標,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本地親職教育現狀,深入課堂聽課,一學期達60多節。

根據仙桃市教育局的課改精神,結合該校實際,吸收實驗教師良好的建議,他著手制定了課改實驗“工作計畫”、“實施方案”、“評估細則”、“學生評價辦法”等。

為了讓課程改革深入每家每戶,他每學期都組織家長培訓會,發“告家長書”及“課改實驗社會調查表”。今年春季,召開的一、二年級家長會,著重引導家長“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怎么輔導家庭作業”,收到良好的效果。

為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他還親自上課改年級數學課,並成功組織了楊一小青年教師“新蕾杯”教學比武。從比武中看出了一小教師真正把新的課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這是他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帶動的又一效應。

他的付出,促成教師學習之風,帶來教師教研之風,帶動了學校全面工作,學校於2003年9月被仙桃市教育局授予“課改實驗先進單位”及“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績效斐然

他教學思維活躍,觀念得到了更新,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做到了教學、科研兩不誤,成果、效果顯著。

近幾年中,不斷有論文刊載於雜專和獲獎,部分列舉如下:

論文《芻議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面向全體學生》刊載於《仙桃教育》2000年第10期

論文《靈活處理教材,開放學生思維》收編於《中國教師優秀論文集成》2002.3

論文《從地震一課的演示實驗中所想到的》獲市二等獎

論文《淺談國小自然教學中的思維訓練》獲市二等獎

論文《開放題設計之我見》獲市二等獎

論文《家訪技巧略讀》獲市二等獎

論文《巧找砝碼》刊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辦《國小數學》雜誌上

論文《也談活動課》刊載於《中國基礎教育論文集》

我校“基礎加特長”教育科學實驗在省教研室立項後,被課題組安排為A級子課題負責人之一,其研究工作在課題組指導下步步深入,成果纍纍。

他鑽研理論和技術,努力改造豐富自我把領導工作和教學兼顧,教書和育人結合,教研和科研同時關注。成為研究性教師,育人育性科研型領導,導教導學,對於楊一小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