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治與劉興沛、劉興祚、劉興基、劉興梁、劉興賢、劉興邦等七兄弟(劉興沛、劉興邦非親兄弟)原本是遼東開原的居民,他排行第五,又名劉五。據他後來給朝鮮國王的信件所說,“興治弟兄,生長邊徼,家世業儒,頗知禮法”。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劉興祚因“初未入學,冒用衣巾”而遭受開原道將鞭撻之辱,便攜劉興治等弟弟投奔建州女真的領袖努爾哈赤。 崇禎元年(1628年),劉興祚兄弟因在後金受排擠而決意歸明,劉興賢先逃,劉興祚逃跑後偽裝自焚,劉興治等藉口遵照劉興祚遺言葬其骨骸於札木谷,亦趁機溜走,這是當年十月的事。
劉氏兄弟歸明後,隸屬東江鎮總兵毛文龍麾下。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劉氏兄弟參與了薊遼督師袁崇煥處決毛文龍的行動中,毛文龍被殺時,劉興治就充當袁崇煥身邊侍衛,使無人喧譁,行動順利進行。 劉興祚兄弟遂留守東江鎮駐地皮島,不久後因劉興祚被袁崇煥所召,戰死於己巳之變,而劉興治則以署理都司留在皮島,並代其兄興祚管理東江四協中的西協。
當時,鎮守皮島的副總兵陳繼盛對劉興治非常猜忌,密報明廷“興祚未死從賊,興賢自奴中有書招興治等,且興治所領皆夷丁,大有可慮”,再加上傳言明朝準備以調兵為名誘殺劉興治,不久後果然有調兵令傳到皮島,劉興治便相信了明朝將殺死他的傳言,決意發動兵變。崇禎三年(1630年)四月十二日,劉興治與其兄弟劉興基等為劉興祚治喪,東江鎮諸將都前往弔唁。陳繼盛亦至,劉興治發伏兵把他抓起來殺死,此外還有欽差通判劉應鶴等上百人一起被殺,皮島遂處在劉興治的控制之下。 五月,劉興治派人等攻打東江鎮其他島嶼,但未能攻下,劉興治於五月十三日離開東江,向西招降諸島,五月二十九日抵達小平島。
後金大汗皇太極對皮島的局勢一直密切關注,在劉興治起兵前,就已經遣人招撫,並打出了在己巳之變中被後金俘虜的劉興賢的親情牌。劉興治一面同後金頻繁聯絡,訂立盟約,一面派生員王紹基去明朝求情請罪。崇禎帝根據兵部的建議,調赴援永平的登萊總兵官張可大“速回登州,嚴兵守登”,又調龍武三營駐防覺華島,副將周文郁、劉應龍前往皮島相機招戢。周文郁等派守備姚得卿、劉爾正持書假借祭奠劉興祚的名義赴皮島以探虛實 。姚、劉二人與劉興治相見於廣鹿島。六月初一,明廷處理兵變事件的全權代表周文郁 、劉應龍又到小平島會晤劉興治,一道於七日赴旅順口。他們對劉興治加以安撫,並傳大學士孫承宗之命將劉興祚“管東江前協副將事”之職實授劉興治,還頒給東江將士餉銀,以穩住事態。七月二日,周文郁離開旅順,劉興治也在七月二十三日返回皮島。 而劉興治與後金的通款仍在持續,他在返回皮島的當天就以屬國身份與皇太極秘密結盟,皇太極收到結盟誓文後也把扣押在後金的劉興治之妻送回皮島。
劉興治腳踏兩條船的策略注定無法持久,也不能使東江諸將服從於他。崇禎四年(1631年)二月,皇太極質問劉興治為什麼還在同明朝往來,他回覆說主要是因為需要明朝的糧餉來養活島眾,同時就島眾對他不服之事向皇太極吐苦水。 是年三月中,皮島再次爆發兵變,劉興治及島中諸劉均被殺死。關於此事前因後果,明朝、後金、朝鮮各種史料眾說紛紜,明朝方面稱這是劉興治兄弟及諸將之間自相殘殺的內亂;朝鮮方面稱劉興治勾結女真降兵(夷丁),欲裹挾島眾投奔後金,被張燾、沈世魁等人殺死;後金方面則稱劉興治接到明朝密令,要殺盡島中女真降兵,反被女真降兵所殺。據學者黃一農推測,其經過可能是明朝登萊巡撫孫元化要求劉興治殺死手下800名女真降兵,劉興治有意聽從,不料事機泄露,女真降兵先在島中作亂,張燾、沈世魁等率軍平息女真降兵之亂,劉興基也反對其兄,最後劉興治及其兄弟都死於亂軍之中。 劉興治死後,黃龍接管皮島,將劉興治等人的首級獻給明廷,傳首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