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才[石油地質勘探專家]

劉興才[石油地質勘探專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興才,石油地質勘探專家、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地學期刊《複式油氣田》的創辦者、勝利油田地學開拓者促進會主任委員、科勝傅達地球物理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勝新石油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個人簡介

1954年6月,從重慶大學地質系石油天然氣普查及勘探專業畢業後,投身石油勘探工作。從80年代初起,任勝利油田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副局長兼總地質師,主持勝利油田勘探工作,組織力量深入探索"勝利石油地質大觀園"的基本規律。

個人成績

他首次提出"濟陽坳陷是一個油氣區"、"濟陽複式油氣區中,成油條件最好的東部是一個不同層系、不同類型、不同成因的油氣富集的複雜地質體";提出了"陸相盆地多元複合成烴模式",率先論述了"富集生油層"和"'低熟烴'的成烴機理",突破了法國地質地球化學家蒂索提出的"分散有機質乾酪根熱降解"理論,豐富、完善了我國的陸相生油理論。他首先提出了"濟陽坳陷不是無油可找而是大有作為"的論斷,提出了"三類三十塊"有利含油氣區勘探方案,同時總結了複式油氣區勘探開發渾然一體、滾動前進的程式、方法和技術。1984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他"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

1985年,他作為主要完成者(第三名)的《渤海灣盆地複式油氣聚集(區)帶勘探理論與實踐......以濟陽等坳陷複雜斷塊油田的勘探開發為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指導套用複式油氣區勘探理論和多項新技術,高效勘探、開發了儲量2億多噸的孤東海灘油田等一批大、中型油田,使找油領域向灘海、海洋、外圍和深層擴展。為全國石油年產量保持一億噸以上,實現石油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95年退休後,擔任勝利油田地學開拓者促進會主任委員和科勝博達地球物理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勝新石油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還主持創辦了《複式油氣田》地學期刊,開闢了培養地學科技人才的新陣地。

1995年10月,他以中方主席身份,主持了"中國、東南亞湖相盆地油氣勘探國際學術討論會",加強了同國際石油地質界的學術交流。他積極組織勝利油田青年專家與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組織離退休專家開展科技諮詢服務,繼續為發展石油地質勘探理論和技術貢獻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