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遠

成就卓著他在地方病、流行病防治科研26年來,篤學不倦,大膽探索,勇於追求,開拓進取,克服困難,成果纍纍。 在20世紀50~60年代,開江瘧疾流行十分猖獗,經過幾十年的抗瘧鬥爭,疫情被控制了。 該研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3年獲達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劉自遠:四川省開江縣新太鄉人,主任醫師職稱,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疾病防疫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劉自遠,1米68的清瘦個子,戴一副用了很多年的金屬框眼鏡、說話時開江口音較重。雖然他沒上過高等醫學院校,但與他交談時,表現出的專業技術水平是較高的。
他1958年出生於四川省開江縣新太鄉,主任醫師職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表彰的衛生先進個人和北京醫科大學首屆劉世傑教授預防醫學獎勵基金獲得者,在全國、省、市預防醫學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知名度。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後首次考入四川省達縣衛生學校醫士專業,198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分配到開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開江縣衛生防疫站)工作至今,從此踏上了預防醫學事業的征途。

勤奮學習 夯實基礎

劉自遠在學校 學的是醫士專業,對預防醫學非常陌生,如何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腦海里一片空白,一無所知。他毅然服從組織分配,心想國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他懷著滿腔熱情,遠大的抱負,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崗位上,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工作中邊乾邊學,從中了解到預防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內容十分豐富,因此,必須從基礎開始學起。
20世紀80年代初,他開始對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傳染病學、免疫學、高等數學、英語等專業書籍進行自學產生了濃厚興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長期下鄉,雖然給他學習帶來了不便,但並沒有影響他的學習。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酷暑嚴寒,帶著書籍和學習用具,走到哪裡就學到哪裡,堅持不懈,通過20多年的自學,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了地方病、流行病、醫學統計學等領域裡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進展和新成果,套用於實際工作,解決具體問題。
1981~1986年,他為了學好英語,平常省吃儉用,將節約的經費,購買了一部收音機,就天天跟著中央廣播電台播送的陳琳主編的《英語》講座學習。一年後,收音機壞了,又購買,反覆學習,直到學完為止。陳琳主編的《英語》內容較淺顯,遠遠達不到預防醫學專業文章的翻譯要求,必須要加深學習英語的廣度和難度。因此,後來他又購買了許國璋主編的《英語》書籍和錄音磁帶、以及收錄機來一課一課的聽,一課一課的讀,一課一課的背,堅持反覆學習,直到學完結束。他先後用壞兩部收音機和一部收錄機。現在他能藉助英漢和漢英詞典,在預防醫學領域裡能翻譯文章。
劉自遠主任,覺得醫學統計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預防醫學領域裡套用非常廣泛,十分重要。一次剛拿到醫學統計學時,將卡方(x2)檢驗,讀成數學中的x2,當時單位老職工就大笑,他不知什麼原因,後來才知道是讀錯了。因此,更加激勵了他學習醫學統計學的堅定信心。在醫學統計學中,有很多例題需要進行模擬演算,必須要計算器。當時他沒有計算器,怎么辦,將自己下鄉補助節約的200多元,購買了一部日本生產的CASIO fx-3600P電子計算器,至今他尚在使用。醫學統計學發展很快,特別是多因素分析部分,很多地方涉及到高等數學知識,靠自學很難入門,於是他1991年在重慶醫科大學衛生統計教研室進修學習了高等數學和醫學統計學,以優異成績結業。後來重慶醫科大學預防醫學系領導以優厚的條件和待遇挽留他在學校工作,他婉言謝絕了,毅然回到了開江,自願獻身於農村疾病預防控制科研事業。

勇於實踐 求真務實

劉自遠主任,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6年來,長期深入到鄉村現場開展疾病防治調查研究。每項工作從開始設計,現場調查、登記、取樣,收集、統計、整理、分析資料,他都要親自去參加,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疾病流行情況,採取干預措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在碘缺乏病調查研究中,他親自參加病情檢查,每家每戶取鹽樣、尿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1986年由他主持的碘缺乏病調查,7~14歲學生甲狀腺腫大率達到30%以上,確定開江為重病區,開始普供碘鹽,一年後經監測,發現病情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回升。究其原因他進行了更深一步的調查,結果發現,居民沒有科學食用碘鹽,碘在儲存和烹飪過程中被丟失,沒有在體內發揮作用。因此,必須加大科學食用碘鹽的宣傳,讓廣大民眾真正了解碘元素的性質及其在人體生理上的作用,碘鹽食用方法,於1989年再次監測,病情明顯控制,尿碘水平明顯提高,1990年經省、市專家檢查,達到了國家基本控制地方性甲狀腺腫目標。
2001年9月,開江縣新寧鎮發生一起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劉自遠帶領調查處理人員,及時奔赴發病區現場進行調查處理。他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體徵、潛伏期及中毒經過、患者分布範圍,判斷為系一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他及時按照細菌性食物中毒採取綜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後來在剩餘食品、患者嘔吐物及肛拭中分離出雷極氏變形桿菌3株,腸炎沙門氏菌2株,證明了他當時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2002年4~5月,開江縣拔妙中心國小發生不明原因疾病流行。他即刻帶領調查處理人員,深入現場,對患者病史,臨床表現、體徵,潛伏期,病人分布範圍進行了調查,檢查了周圍環境。他根據這些調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為一起由水源被污染所致的A型肝炎暴發流行,經採取控制水源,把住病從口入關,現症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的兒童注射丙種球蛋白,健康教育等綜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終止。後來在現症病人急性期的血中,全部檢出A型肝炎IgM抗體。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判斷結果是符合客觀事實的。
他套用豐富的現場流行病學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處理,能夠得出精確的判斷,是他勇於實踐,不斷總結,探索出的真理。他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經得起實踐檢驗和時間考驗的理論才是正確的理論。

開拓進取 成就卓著

他在地方病、流行病防治科研26年來,篤學不倦,大膽探索,勇於追求,開拓進取,克服困難,成果纍纍。
在20世紀50~60年代,開江瘧疾流行十分猖獗,經過幾十年的抗瘧鬥爭,疫情被控制了。他在瘧疾防治中,總結出一套抗瘧經驗,在全市推廣套用,取得了顯著效果。該研究1989年獲達縣地區行署科技進步三等獎。
參與研究的“社會環境與國小兒童心理健康社會幹預對策研究”課題,通過對國小兒童心理健康社會幹預對策進行了系統、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建立健全三級社會兒童心理衛生服務體系的構想和促進國小兒童整體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幹預對策,為國小兒童心理健康社會幹預和進一步開展該領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該研究2001年獲達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80~90年代,開江腎綜合徵出血熱流行十分嚴重,病死率高達10%以上。他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就與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病毒所聯繫,創造條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摸清了該病主要傳染源為黑線姬鼠、褐家鼠及家貓,通過十多年監測,掌握了其流行規律,流行因素,發病動態,提出了採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流行被控制。該研究經四川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成果查新表明,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創新點有:一是用衛生經濟學規律研究了腎綜合徵出血熱對人類的危害性;二是開展了患者預後影響因素研究,為定量開展重危病人預後治療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三是開展了重危病人死因分析,結果心衰肺水腫、腔道大出血、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各期重疊、入院病程等6個因素是重危病人的主要死因;四是開展了垂直分布模型研究,並證實該病呈對數曲線遞降的垂直分布特徵。該研究2002年獲達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世紀80年代,開江鉤端螺旋體病流行較嚴重,他經過多年的監測,摸清了其流行規律,流行菌群,流行因素,探索出該病預測指標,建立多元回歸方程和模糊聚類預測模型,進行回顧性和前瞻性預測,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套用通徑分析探討出了影響鉤端螺旋體病流行的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套用可逆與兩級複合型催化模型對健康人群鉤端螺旋體隱性感染進行了模擬,掌握了其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免疫者與易感者相互轉化的動態規律及免疫狀況。該研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3年獲達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碘缺乏病是開江的重點地方病,經過多年採取普供碘鹽,重點人群服用碘油膠丸,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他在常年監測中,開展了防治效果及綜合評價等一系列研究,經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成果查新,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創新點有:一是在國內首次開展了碘缺乏對0~6歲兒童生長發育影響研究;二是對關聯度分析評價模型進行了改進,將各評價指標按照科學的方法確定權重後,根據各指標權重係數與關聯繫數相乘之和為加權關聯度分析。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客觀、合理;三是採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病區流行程度進行了評判;四是碘缺乏對0~4歲兒童死亡影響研究。該研究2004年獲達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主研的“開江縣上消化道疾病普查研究”,摸清了開江縣居民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情況,地區分布、年齡和性別分布特徵,共檢出上消化道疾病21種,總結論文13篇,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給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這是在他主持下,在達州市率先開展的慢性非傳染病調查研究。該研究2005年獲達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正在研究的“加權關聯度分析及其在醫學綜合評價中的套用研究”,“開江縣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病學監測研究”和“我國健康狀況綜合評價模型研究”等三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前二者已撰寫課題論文分別為10篇和9篇,已在醫學刊物上公開發表16篇,可分別在2006年和2008年揭題,後者已開始進行系列研究。
20多年來,他指導開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基層衛生防疫人員開展流行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病防治,調查研究,制訂方案,培訓骨幹,撰寫科研論文,解決疑難問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有力地推動了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

孜孜不倦 著書立說

劉自遠同志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調查研究20多年來,孜孜不倦,到現場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科研總結、論文,總是逐字逐句認真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他堅持從實踐到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周而復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在開展一項新的課題時,他必須認真查閱文獻,周密設計,在實踐中不斷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幾十年來,撰寫科研學術論文119篇,曾先後在《中國地方病學雜誌》、《中國人獸共患病雜誌》、《中國公共衛生》、《中國衛生統計》、《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誌》、《中國衛生質量管理》、《中國麻風雜誌》、《中國城鄉企業衛生》、《中國社會醫學》、《中國婦女保健》、《中國計畫免疫》、《疾病監測》、《現代預防醫學》、《地方病通報》、《數理醫藥學雜誌》、《預防醫學情報雜誌》等26個醫學刊物上公開發表90篇,其中研究腎綜合徵出血熱15篇,鉤端螺旋體病15篇,碘缺乏病14篇,加權關聯度分析及其套用10篇,流行性乙型腦炎9篇,上消化道疾病5篇,麻風4篇,瘧疾3篇,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篇,其它12篇,在預防醫學界受到普遍好評。
他撰寫的“碘缺乏對0~6歲兒童生長發育影響的初步研究”一文被張世勇在撰寫“高碘對生長發育和體能發育影響的實驗研究”(發表在中國公共衛生,2001年第8期)一文時引用;“套用模糊聚類法對鉤端螺旋體病流行強度的預測”一文被我國著名鉤端螺旋體病專家時曼華研究員在撰寫“五十年來中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00年第3期)一文時引用。這證明了他研究的創新價值。另有20餘篇已被國內外多個文摘摘錄,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劉自遠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在疾病預防控制科研中,大膽探索,不斷追求,勇於實踐,求真務實,著書立說,碩果纍纍,促進了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推動了兩個文明建設,為疾病預防控制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的理念:堅定信心,不懈追求,就一定有新的收穫,新的發現,新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