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民

劉育民,湖北大冶人,1945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醫療系。

劉育民,生理學家。湖北大冶人。1945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醫療系。曾任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理研究員。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生理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1956年至1957年從事中央神經系統上行泓*散投射系的研究,找到了一個上行通路。負責籌建了我國第一個視覺生理實驗室,並開展了人和昆蟲視網膜電圖、外膝體及人的相對光譜亮度曲線等方面的研究。1975年至1978年與人合作開闢了色度學和色覺學的研究領域,最先測定了中國漢族人的色度坐標。1978年後從事視覺系統空間分辨的心理物理學研究,提出了一個用人工瞳孔測定人眼光學系統的調製傳遞函式方法,為我國視覺生理學的研究起到了開拓性的作用。

劉育民

劉育民
出生時間:1924年5月
民族:漢
籍貫:山東 榮成
國家:中國
職業:軍人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將領
現居地:北京玉泉山
劉育民,又名劉常模。1924年5月出生在山東榮成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42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從事隱蔽戰線革命工作。1948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局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奔赴東北,取得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遼瀋戰役的勝利後,劉育民被組織安排,參軍入伍,被分配於第四野戰軍第14兵團39軍,與時任兵團司令員、後為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同志結下深厚友情。東北野戰軍在遼寧西部和瀋陽、長春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決戰,並取得具有決定意義的遼瀋戰役後,由於提出四組一隊戰術,得到劉亞樓司令員嘉獎,進入兵團司令部擔任作戰參謀;平津戰役期間,還參與了劉亞樓指揮的第四野戰軍14兵團解放天津的戰役。天津解放後,留任於天津警備區司令部。
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同年,時任華北軍區副參謀長、天津警備區司令員的楊成武上將同志調入北京軍區任司令員,劉育民同志後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作戰部擔任作戰參謀。
1963年,擔任空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負責作戰部日常工作,少將軍銜。之後,由於林彪之子林立果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被其父委託空軍吳法憲司令員安排至空司作戰部擔任副部長,劉育民同志政治地位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中,由於楊成武、傅崇碧、余立金三人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迫害,史稱“楊傅餘事件”,劉育民等多名空軍機關軍級幹部也多被牽涉,免去軍職。(因在文化大革命中飽受政治迫害,劉育民同志為人極其低調、極少參加公共活動)
1979年恢復軍職,任空司機關黨委副書記,辦公室副主任,1985年按正軍級(集團軍副職,相當於88年恢復軍銜制後的少將軍銜)離休。革命生涯里,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等功、二等功及三等功獎章若干。1985年離休至今,居住在北京玉泉山安享晚年。
夫人伯秀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