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堂[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

劉玉堂[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

劉玉堂,男,1956年生,湖北大悟人。先後畢業於湖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分獲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長江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 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建築園林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楚國歷史文化學會會長、湖北省三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 。1997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2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2005年入選“中央直接掌握聯繫的高層次人才”和湖北省宣傳文化戰線首屆“五個一批”人才 。 劉玉堂先生是中國楚文化研究大家,先後擔任紀錄片《楚國八百年》及青春歷史劇《思美人》歷史顧問 。

基本信息

簡介

劉玉堂教授 劉玉堂教授

長期致力於中國經濟史、中國法制史和中國城市史研究,其中對楚國歷史文化,尤其是對楚國經濟、法律和城市建築研究用力甚勤,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0部(含合著),主編、協助主編和參與撰寫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科研成果多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在相關學術領域引起較大反響。

代表著作

《楚國經濟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對楚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和狀況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其中對楚國土地、賦稅制度和楚國社會性質等問題的探索尤為精深,深受學界嘉許。

在《民族研究》、《文藝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考古》、《文物》、《民俗》、《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科技史雜誌》、《紅旗文稿》、《中國文化》、《中外建築》、《中華建設》、《中華文化論壇》、《江漢論壇》、《武漢大學學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許多論點被《中國歷史學年鑑》、《中國史研究動態》、《中國民族研究年鑑》、《民族研究動態》、《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摘要述評;不少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複印轉載或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刊物摘錄。

已出版學術專著10部(含合著),其中《楚國經濟史》、《楚國的城市與建築》(與高介華合著)作為《楚學文庫》中的二種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和“第十屆中國圖書獎”;《荊楚文化志》(系《中華文化通志》之一,與張正明合著)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湖北通史》(合著)獲“首屆湖北省政府圖書獎”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一等獎。

參與撰寫著作數十部,其中協助主編並任主筆的《楚文化志》獲“光明杯” 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建國後首屆全國性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擔任主筆的《南國名都江陵》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均獲省級獎勵。參與主持編纂並負責通審的《巴土文化叢書》獲“第二屆湖北省政府圖書獎”。主編並參著的《公民道德建設讀本》被評為“2002年度湖北省最有影響的十本書”之一,並位居該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社科類榜首。主編並參著的《看世界看中國看湖北》被評為“2003年度湖北省最有影響的十本書”之一,並位居該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文教類第四名。主編並參著的《感動中國》被評為“2004年度湖北省最有影響的10本書”之一,並位居該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前列。

任大型學術叢書《長江文化研究文庫》(共55卷)執行副總主編、《武漢通史》(共10卷)副主編、《荊楚文化叢書》(共40卷)執行主編和《漢江文化史》(共8卷)主編。

其代表性著作《楚國經濟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將傳世文獻和考古資料有機結合併相互參驗,運用多學科研究方法,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對楚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和狀況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其中對楚國土地、賦稅制度、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的身份與地位以及楚國社會性質等問題的探索尤為精深,深受學界嘉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