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據舊志載:“金天眷三年(1140年)始置屯田軍。今寧津猶有營伍各莊,蓋起於此。”營伍,本為軍營隊伍之稱。後來劉、郭、王姓遷居此地,定村名劉營伍、郭營伍、王營伍。1958年按區域劃為紅光公社,1961年稱劉營伍公社。1984年改稱劉營伍鄉至今。轄區內公路四通八達,通訊設施完善,電力資源豐富。寧北河橫穿鄉境南部。全鄉面積37平方公里。鄉政府駐王營伍西鄰,距寧津縣城11公里。
行政區劃
劉營伍鄉轄行政村37個:王營伍村、付家廟村、劉秋村、前寨東村、前寨西村、崔寨子村、龐寨村、楊官馬村、劉營伍於莊村、劉營伍周莊村、劉營伍東劉村、劉營伍前劉村、劉營伍後劉村、劉營伍西劉村、曹茂伍村、劉營伍宋莊村、劉營伍賈莊村、劉營伍門莊村、劉旺言村、周八斗村、劉營伍張莊村、龍潭村、劉營伍趙莊村、前宗村、後宗村、前高塔寺村、後高塔寺村、前商村、後商西村、後商東村、孫華門村、老君堂村、河北張東村、河北張西村、郭營伍村、劉營伍村、張安村。
行業
畜牧業
近幾年來,該鄉立足當地優勢,大力發展了以生豬、肉牛、奶牛、蛋雞、肉雞為重點的畜牧養殖業,全鄉年出欄生豬6萬頭,肉牛5000頭 ,存欄奶牛20頭,蛋雞20萬隻。依託養殖業發展起的生豬運銷業更是紅紅火火,年外銷生豬40萬頭,購銷範圍發展到20個大中城市。該鄉因生豬養殖、運銷規模大、品種優、輻射廣,已成為魯西北地區最大的生豬養殖、運銷集散中心,也成為首批入滬生豬養殖基 。
種植業
該鄉有葡萄面積2000畝,品種有紅提、巨峰、六月紫等,該鄉的葡萄以面積大、品質優、早、中、晚熟配套等特點廣泛贏得客戶,產品遠銷天津、石家莊等10多個大中城市。2000畝成方
連片的歐美系列速生楊經濟林,為農民創造財富的同時,大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萬畝棉花—西瓜間作田鼓起棉農腰包的同時,為迅猛發展的棉花加工業提供了穩定的貨源。
工業
該鄉聘請德州市設計院專家在寧東公路西側、郭營伍橋南規劃了占地區一體化880畝集棉花收購、運銷、加工、精加工於一體的中國寧津棉花交易大市場。去年,進行了占地100畝的一期工程工業園建設,投資500萬元配套建設了基礎設施,真正實現了園區內的“六通一平”。當年新入園企業8家。入園企業金龍棉織廠當年新增上織機100多台,由生產棉布發展到高檔床上用品(山口產品)。企業的發展,有效地拉長了棉花產業鏈條,由原來的初加工發展到目前的深加工,市場上的皮棉、棉紗、柏油、精煉油、棉布和床上用品等產品應有盡有,並且做到了市場上產品數量供應充足,不出市場即可裝滿,產品質量上可貨比三家,貨真價實,廣泛贏得客戶的一致好評。
市場完工後,年可加工、銷售棉花500萬噸,生產棉籽油50萬噸。該鄉生產的地毯、木製品、消聲器、麵粉、紡織件等工業產品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地毯產品困樣式新穎、做工精細而聲名遠播,遠銷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鄉引進的外商獨資
城鎮建設
該鄉藉助於寧東公路拓寬之機,對郭營伍村的沿路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寧東公路兩側均為兩層以上歐式門市樓房,去年,已按規劃開工建設了4000多平方米,今年十月一可全部完工。郭營伍歐式一條街將成為劉營伍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主要企業
劉營伍鄉生豬運銷合作社是由生豬運銷大戶自籌30萬元資金組建而成的。該社占地10畝,自99年4月份註冊運營至今,已有資產80萬元,發展社員400多人。合作社的組織網路為:第一個層次是股東、第二層次是運銷人員、第三個層次是經紀人、第四個層次是養豬戶。運作過程即合作社負責購進100斤左右的三元雜交豬,分散到農戶飼養,經過二、三個月的育肥,達到出欄標準後,合作社再按契約以高出市場價格0.3元/斤的價格回收。合作社的購銷方式主要有三各形式:一是一購一銷;二是組織購銷;三是外購外銷。由於合作社在管理、運銷各方面有嚴格的、完善的規章制度,現在合作社年銷售生豬可達30萬頭,主要銷往廣州、溫州、杭州、山西、福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合作社的發展帶動了生豬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全鄉年可出欄生豬6萬頭。
名人
清朝翰林龐際雲,今劉營伍鄉龐寨子村人。自幼勤奮好學,清道光年間中舉人,鹹豐年間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俗稱翰林。曾任刑部主事,江寧鹽巡道、鹽運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湖南巡撫、雲南藩司等職。龐際云為官40餘年,忠於職守,抗法治餉,公斷訟事,平反冤獄,除弊止患,體恤民情,為百姓所稱頌。
清末義和團首領宋延年,今劉營伍鄉宋莊村人。宋延年自幼家境貧寒,但精通武藝,曾在光緒年間中武舉,拒任清廷所封二品差官,回鄉組織義和團,率領團民火燒門莊、老君堂、後商、杏行等教堂,遠近聞名。爾後率團赴滄州、天津、北京等地燒教堂殺洋人、滅贓官,曾受慈禧太后詔見。在抵抗八國聯軍的戰鬥中英勇頑強,激戰八里台、紀家莊。失敗後,又遭清廷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