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參加寶蘭、鷹廈、外福等鐵路病害整治、改造工程。為支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祖國鐵路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生平
劉漢東,1912年10月24日生於遼寧省海城縣。1935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鐵道教習所專門部土木科。
1935年5月至1945年8月,歷任偽滿時期哈爾濱鐵路局工務員、保線助役及工務監理員等職務。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至1946年4月,先後任中長鐵路局工務處橋樑、技術副科長,三分局工務科長等職務。哈爾濱解放後,他先後任中長鐵路四分局工務科長,哈爾濱鐵路局工務處養路科長,拉濱線工程處副處長,哈長線工程處總工程師等職務。積極參加並領導鐵路線路、橋樑的搶修、恢復和改軌工程。主動獻計獻策,親臨現場,日夜奮戰,按期完成了哈長線、拉濱線等的修復工程。
1948年11月至1950年末,他先後任瀋陽鐵路局工程處副處長兼工程總隊總隊長,東北鐵路工程總隊副總隊長,繼續積極參加和領導鐵路搶修、恢復工作、修築飛機場和灌上線等工程,均提前、質量良好地完成任務。
1951年入朝,3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總隊長,領導萬餘名職工,擔任朝鮮京義、滿浦、平北等線707公里的鐵路搶修任務。他英勇頑強,不畏艱險,謀略有策,指揮有方,使鐵道工程總隊成為朝鮮鐵路搶修一支勁旅,與敵人的飛機、炸彈斗,與洶湧的洪水、冰排斗,取得了反轟炸、反“絞殺戰”、反“兩棲登入”的節節勝利。與兄弟部隊一起,為築成“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保證抗美援朝戰爭軍需物資源源不斷地供應,建立了卓越的功績。
1953年末凱旋歸國,1954年任鐵道部第六工程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領導指揮4萬餘名職工及民工,修築橋隧相連、艱巨複雜的寶成鐵路北段工程,僅兩年多時間就質量優、造價低地完成了寶成鐵路北段工程。
1958年後,歷任鐵道部西寧鐵路局、西北鐵路工程局、福州鐵路局、華北鐵路工程局、第四鐵路工程局等副局長,多次兼任總工程師。領導組織蘭青、青藏、劉家峽、侯西、盤西、皖贛、阜淮等鐵路乾、支線,隴海、京廣、津浦等複線,寶雞、株洲等樞紐的新建、改擴建工程;寶蘭、鷹廈、外(洋)福(州)等鐵路改造工程,均按期或提前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劉漢東以畢生精力傾注於我國鐵路建設,他長期從事鐵路施工技術和重要行政、技術領導工作,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鐵路養護、戰時鐵路搶修、鐵路新建、改擴建、改造和病害整治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管理能力。曾參加過西北高原鹽湖和凍土施工技術研究,提出許多重要技術見解。他重視施工技術總結工作,1956 年至1959年,曾領導和組織編印寶成鐵路北段觀音山、青石崖大爆破,秦嶺隧道豎井,寶成北段石拱橋,隧道測量,寶蘭線既有線改造,蘭青鐵路路基、橋涵快速施工等多項施工技術總結,有的已由人民鐵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1981年他被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任命為高級工程師,同年安徽省科協授予他“從事50年技術工作獎”。1954年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曾被選為安徽省第四、五屆政協委員,安徽省科協常委,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鐵道學會理事,安徽省鐵道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
1984年離休,1991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