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文[農業科學家]

劉漢文[農業科學家]

劉漢文,山東壽光人,1923年7月2日生於農家。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仍供他到縣城上學。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縣城,他隨學校遷到鄉下。這時,安徽阜陽成城中學(國立22中前身)到淪陷區招生,他被錄取,時年16歲。

基本信息

個人概述

1943年,劉漢文考入邊區學院農墾系(在河南葉縣)。1944年,轉入西北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同年冬季,他參加“青年軍”前往印度學習汽車駕駛技術。3個月後,他駕車回國,行至衡陽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劉漢文1946年6月退伍,回到西北農學院復學。

1948年,劉漢文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被學院保送到農業部在中央農業實驗所(南京,孝陵衛)辦的糧食增產技術講習班學習。期間,經朱鳳美主任面試,結業後留該所參加朱先生主持的小麥黑穗病和線蟲病的研究工作。朱先生注重實際的作風對他影響很大。

1950年以後,劉漢文先後在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陝西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病理研究室主任。他還擔任過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陝西省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協第二、三屆委員,陝西省政協第六屆委員,九三學社陝西省農科院支社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他又是陝西省農牧廳,省科委渭北旱源開發農業專家顧問,省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五、六屆顧問。劉漢文1990年被省科協評為陝西省科技精英,1992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九三學社社員。1948年西北農學院植保系畢業,1950年後在三原斗口農場、兼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陝西省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省科協委員、省政協委員等職。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先後在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陝西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病理研究室主任。在小麥條鏽病菌源及防治上成就顯著;開創了中國國內最早研究和有效防治蟲傳禾穀類病毒病害的兩個範例;對水稻白葉枯病、小麥赤霉病等防治有突出貢獻。

工作簡歷

1948年-1949年 農業部糧食增產委員會糧食增產技術員,留中央農業實驗所麥病室工作。

1950年-1953年 西北農學院農場病害蟲研究室助教。

1954年-1958年 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病蟲害系助理研究員。

1959年-1992年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2年 退休。

學術貢獻

防治小麥條鏽病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後,劉漢文又回到西北農學院。這一年,全國小麥鏽病大發生,減產60億千克。為此,農業部成立了小麥鏽病研究委員會,由西北農學院康迪組織領導,劉漢文與李振岐承擔研究。當時,國內對小麥條鏽病菌越夏的研究尚屬空白。

劉漢文等做的第一項工作是在小麥收穫前到太白山按不同海拔高度播種小麥,出苗後用病葉抖落法接種,以觀察小麥條鏽病的發生髮展。為了解決防治這一歷史性難題,劉漢文等又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多年考察與分析,陝西關中及北方冬麥區最大的越夏菌源來源區有兩個:一個是青海晚熟春麥區,有200餘萬畝,分布在1800米的川地到2800米的深山中。在病菌越夏的關鍵時期有最大的菌源量,但冬麥區的小麥尚未播種,且距離較遠,傳來的菌源是無效的;另一個是甘肅隴東自生麥苗越夏區,直接越夏面積200萬畝,擴大到間接越夏面積600萬畝,分布的海拔高度較低,並且就在冬麥區內,在病菌越夏的關鍵時期菌源量並不大,但經過在自生麥苗上繁殖蔓延後,到冬小麥播種時已累積了大量的菌源。嚴重年份,黃粉遍地,實際上秋季已開始流行。因此,對北方廣大麥區來說,甘肅隴東是菌源來源的關鍵地區。

關鍵地區找到後,劉漢文等繼續深入隴東地區調查,提出了防治策略與技術措施。通過調查,明確了過早播種有害無益;生產上用的多是農家品種,農家品種早熟、易落粒、不抗銹;自生麥完全可以通過深耕、中耕或收細收活的措施解決。於是,他提出“控制隴東越夏菌源,保護廣大麥區”的防治策略,並在農業部的支持下於1959年成立了陝、甘、寧三省(區)小麥條鏽病聯防區。聯防區內採用了選用抗病品種,更換不抗病的農家種;調整播期,適時晚播;深耕、中耕除去自生麥等系列措施,經過5-6年的努力,終於在1965年以後改寫了自1942年起每3年小麥條鏽病流行一次的歷史。與此同時,劉漢文根據隴東地區菌源形成的規律,提出了預測關中地區來年條鏽病是否流行的測報方法。這一方法的提出,使測報時間達到9個月,而且經過20餘年的驗證未發生過差錯。

防病治蟲成效顯著

50-60年代,劉漢文的工作都是俞啟葆院長直接安排,而且都是生產中的重大問題。1969年,農科院實行百隊蹲點,劉漢中被派到漢中勉縣。勉縣是1953年水稻白葉枯病最早傳入的地方。後來由此傳播到7個縣的14萬畝稻田。民眾雖想了許多辦法,但終未有效防治。劉漢中在沒有研究條件的情況下,與地區農科所的陳嘉孚開始了對此病的研究與防治。他們走鄉串戶,逐田察看,發現病情輕重,都與秧苗有關,以深水育秧、田最重。他們認真總結了生產中使用的好的防治方法,提出杜絕菌源、濕潤育秧、早施肥、早曬田等農業綜合防治措施,並在明星大隊示範,搞成樣板,再向高潮區、全縣、漢中地區推廣。到1977年,這種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基本被消滅,以後再沒有大面積發生。

1980年起,劉漢文主持陝西關中灌區小麥條鏽病、赤霉病、雪霉葉枯病和小麥吸漿蟲的綜合防治與推廣。這是一個三農結合項目,即農業科研、教學、推廣相結合。劉漢文與西北農大植保系、陝西省植保總站的科技人員一起,將單純的一病一蟲的防治研究改為三病一蟲的綜合防治研究,在各專項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在綜合防治上採用了選用抗病(蟲)品種、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冬灌後耙耱保墒、不春灌和不春施過多氮肥、除吸漿蟲嚴重地區蛹期單用一次毒土防治外均於小麥揚花期將殺菌劑和殺蟲劑混用一次解決全部病蟲等多項措施。取邊試驗邊推廣,三年內使防治面積累計達800多萬畝,取得了巨大效益。

個人影響

1953年冬,在西北地區生產會議上,俞啟葆院長接受了甘肅冬春小麥交界區冬麥死亡的研究任務,由劉漢文與糧作所所長王玉成承擔。1954年春,他們到了隴東、隴南,同甘肅的孫智泰等人開展了調查研究。當時,小麥已開始死亡,麥田一片紅色,民眾說是紅病,認為是冷凍造成的。

經過認真調查,該病與品種的冬性強弱無關,而與農民稱做“麻疙蚤”的葉跳蟬有關;麥田發病程度與播期直接相關,即早播麥田蟲多,小麥死亡嚴重,反之蟲少,死亡輕。再經反覆試驗,證明是一種病毒病害,由條斑葉蟬(Psammotettix striatus)傳播;該病為新紀錄,定名為小麥紅矮病。以後的研究表明,病毒粒子呈線條狀,略有彎曲,13納米×50-1250納米。

為了有效防治這種對生產有巨大威脅的小麥紅矮病,劉漢文等開展了小麥品種抗性鑑定,很快選出了錢交麥和早洋麥等抗病高產品種。1957年,小麥紅矮病大發生,甘肅省380萬畝發病,減產1.3億千克,但鑒選出的品種在各地表現良好,於是很快得到普及。以後,由於有新品種不斷選育成功,使該病在1959年後再也沒有大發生。這是中國最早研究的禾穀類蟲傳病毒病害,也是防治最成功的一個範例。

在研究小麥紅矮病的同時,劉漢文在隴東還遇到了小麥的又一怪異現象,民眾稱之為順地溜,也有叫糜瘋麥的。這種怪異現象發生在小麥返青後,靠近糜子田的麥田內,且多在糜子田的東南方,小麥匍匐生長。經過許多地方的調查,根據糜子地種小麥並不發病,只發生在糜子地旁,劉漢文等確定這是一種活物為害,糜子與小麥是其共同寄主。後與昆蟲學家朱象三研究,證明為黍癭蟎(Aceria milli Xin et Dong)帶毒傳播的小麥線條花葉病毒病(Wheat streak viruse diseaes)。此病在農家品種上表現匍匐生長,在許多改良品種和國外引進品種上並不如此。採用糜子集中種植的方法又以有效地防治以後隨著農業集體化的發展,使這一歷史上未得到解決的生產難題得以攻克。

劉漢文等的開創性工作,不僅解決了生產中的重大難題,極大地穩定、促進了生產發展,而且為中國植保工作提供了調查、研究、防治兩個病害的系統工作範例。

劉漢文退休後,從扶貧工作的需要出發,把未完成的馬鈴薯病害研究仍然繼續下去。馬鈴薯病害中,由病毒病引起的種性退化是一個歷史性問題,用脫毒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得到解決,但陝西存在的早死病(或黃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的問題不解決,脫毒後的種薯增產不顯著。他不辭勞苦,已經鑒選出抗早死病、晚疫病的脫毒品種,並已進入試驗示範階段。這一工作對擴大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大幅度提高產量,使貧困地區人民早日脫貧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個人榮譽

1978年獲國家科學大會獎。1979年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名列第四)。

1990年被省科協評為陝西省科技精英,1992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冬小麥死亡問題研究工作組:《甘肅冬春交界區冬小麥死亡問題的初步調查報告》,《西北農林》,1954(5):30-34

2、李振岐,劉漢文:《陝、甘、青小麥條鏽病發生髮展規律之初步研究》,《西北農學院學報》,1956(4):1-18

3、劉漢文,孟憲池:《關於碧瑪1號抗銹性喪失的問題》,《西北農業科學》,1957 (6):329-334

4、劉漢文:《甘肅省冬小麥紅矮病研究簡報》,《西北農業科學》,1958(2):108-117

5、稈鏽病研究工作組:《青海省七種小櫱科灌木與青海稈鏽病關係的研究》,《西北農業科學》,1958(3):190-194

6、條鏽病研究工作組:《陝西省1958年小麥條鏽病發生情況及今後意見》,《西北農業科學》,1958(4):203-210

7、劉漢文:《陝西省開展民眾性防治小麥條鏽病的經驗》,《陝西農業科學》,1959(11):436-439

8、劉漢文:《我國西北地區冬小麥紅矮病的研究》,《中國植物保護科學》,1961:345-362

人物評價

劉漢文常說,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人民的需要就是他的興趣。他研究的病原物從真菌到病毒再到細菌,寄主作物從小麥到水稻再到馬鈴薯。王鳴岐說他是雜家。他說家不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

劉漢文重視活材料的調查研究,哪裡有問題就到哪裡,走到哪看到哪,問到哪。他從看到、聽到的錯綜複雜現象中去找問題的本質。他在試驗點上同當地技術幹部、民眾一起做試驗,搞推廣。民眾說他想的辦法很實際,易操作。

研究成功了,劉漢文從不居功。小麥紅矮病是如此,水稻白葉枯病也是如此。他鑒選的京農79-13,1990年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他說他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40多年來,劉漢文始終堅持科學研究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方針,注重調查研究,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他不辭勞苦,成年累月地奔波在農業生產第一線,足跡踏遍陝、甘、青、寧的偏遠山區,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資料。劉漢文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風格,並為農業生產解決了許多重大難題。

劉漢文在工作中作風民主,待人誠懇,大家都願意和他一道工作。他爽直無私,急人所急,看到別人在重複勞動,就把自己的資料、經驗、技術手段全盤托出。他甘為人梯,勇於探索,專揀“硬骨頭”啃,一個試驗順利開展了,他留給別人去搞,自己又去研究生產上出現的新課題。他想生產多,想自己少。他淡泊名利,常以為民造福而自勉。這就是劉漢文人格的升華,精神上的崇高之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