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源

劉湘源

劉湘源,男,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現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風濕免疫學系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定期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風濕病學會中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類風濕關節炎、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和痛風等

教育經歷

1986年9月~1992年7月:第一軍醫大學軍醫系,獲學士學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風濕免疫專業,獲博士學位(直接攻讀博士)

1996年7月~8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高級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進修學習

工作經歷

1992.8~1995.9 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住院醫師

1998.7~2000.8 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主治醫師

2000.9~2006.7 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副主任醫師

2001.9~2006.8 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2006.7~2006.8 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主任醫師,副教授

2006.8~2010.8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科主任

2010.8~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科主任

科研成果

主要在類風濕關節炎(RA)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做出貢獻:

(1)幽門螺桿菌感染在RA發病機制及胃腸道損傷中作用研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RA發病及病情持續活動可能無關,但可能與非甾類抗炎藥一道,協同致消化性潰瘍作用。

(2)HLA-DM與RA相關性研究: DM基因多態性不影響RA易感性,但在RA發病過程(抗原遞呈和自身免疫)中,及DMB*0101對RA病情及活動性有重要影響。同時DR4蛋白通過調控細胞因子分泌,特別是促進Th1類致炎因子表達而促進RA發生與發展。

(3)CXCL16/CXCR6在RA發病中作用:趨化因子CXCL16及其受體CXCR6通過趨化炎細胞浸潤到關節局部,並促使滑膜細胞分泌RANKL等細胞因子,參與RA免疫介導炎性反應和骨質破壞,特異性阻斷CXCL16/CXCR6信號軸具有潛在臨床套用價值。RANKL可通過活化JAK2/STAT3信號通路誘導破骨細胞分化成熟,以此通路為靶向的抑制劑AG490可阻止骨破壞發生,JAK2/STAT3通路是RA骨質破壞發生的關鍵通路,AG490作為前體藥治療RA有優勢。

劉湘源 劉湘源

(4)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在早期RA中檢測及意義:以抗CCP抗體改進的RA診斷標準可提高早期診斷敏感性,其中RA-6(以抗CCP抗體替換類風濕結節和放射學)對早期RA診斷敏感性最高,對早期RA篩選有很好價值,有助於RA早期診斷;IgG和IgA型抗CCP抗體對早期RA診斷均具有較高敏感性,IgA型對IgG型抗CCP抗體陰性的RA患者具有補充診斷作用,且IgG型陰性而IgA型陽性RA患者病程更短,提示IgA型抗CCP抗體可能在RA的更早期階段發揮作用。

(5)抗BRAF抗體檢測及其在RA中的意義:抗BRAF抗體對診斷RA的敏感性53.6%,特異性84.3%,且在CCP陰性患者中的陽性率為38.2%,有助於RA診斷。病程小於3個月極早期患者,其陽性率為63.6%,滴度也明顯高於病程大於3個月的患者,有助於RA早期診斷。

(6)RA頸椎受累影像學特點:約11%RA患者發生頸椎半脫位,女性多見,高峰期在50-70 歲。四肢麻木為RA 患者頸椎半脫位的報警症狀。RA 頸椎半脫位患者常見表現形式為寰樞椎前脫位。影像學特點為骨質破壞、椎管狹窄和脊髓受壓。後寰齒間隙可作為診斷寰樞椎前脫位的輔助指標。

(7)RA在動態核磁曲線中表現:利用注射釓噴替酸葡甲胺反映炎性滑膜增強動態變化,是反映RA炎性進展非常好的指標。其曲線類型多為快速增長型,與滑膜炎活動及血管翳生成有關。曲線斜率與DAS28有相關性。

(8)早期聯合多種病情改善藥(如小劑量甲氨蝶呤與羥氯喹聯合、或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聯合等)方案治療RA,取得了良好療效。

學術兼職

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定期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風濕病學會中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免疫吸附委員會常委兼副秘書長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學專家委員會常委

北京市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分會常委

北京市風濕病學會委員

國家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華臨床免疫與風濕病》副主編,《Gout and Hyperuricemia》、《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醫學參考.風濕免疫頻道》和《中華臨床醫學雜誌》編委

《中華醫學雜誌》、《中華風濕病學雜誌》、《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和《Intern J Rheum Dis》審稿專家。

獲獎情況

1.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及臨床研究》獲200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衛-1-03)。

2.《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發病機制、診斷及治療研究》獲2008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3.《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病理機制及臨床套用》獲2008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要論文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訊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533-9.

2.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3881-6.

3.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訊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156-62.

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並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ZG.J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

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535-8.

6.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訊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

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並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33-8.

8.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訊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893-8.

9.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趙金霞,孫琳,張穎健,張霞,李茹,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3,17(7):446-49

10. 痛風炎症機制的研究進展. 武東,趙金霞,孫琳,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4,18(2):128-130

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的表達. 李常虹,孫琳,張穎健,趙金霞,姚中強,徐寧,劉蕊,劉湘源(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 45(3):452-457

12. JAK2/STAT3信號通路對RANKL誘導的RAW264.7細胞向破骨細胞分化的影響. 李常虹,趙金霞,孫琳,姚中強,劉蕊,劉湘源(通訊作者).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13,19(5):

13. IgG、IgA和IgM亞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檢測及意義. 張穎健,趙金霞,孫琳,李常虹,李桂葉,劉湘源(通訊作者),栗占國.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3,17(1):5-9

14. 應關注老年風濕病的診治. 趙金霞 劉湘源.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2012,11(12):881-884

15. 尿酸持續達標是難治性痛風治療的關鍵. 劉湘源,鄭曉娟.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2):168-170

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體的檢測及其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意義. 張霞,趙金霞,孫琳,李茹,劉湘源(通訊作者),栗占國.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2):195-198

17. 不容忽視痛風的降尿酸治療(專論).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雜誌,2010,14(6):361-363

18. TNF-α拮抗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預測指標的研究進展. 趙金霞,劉湘源(通訊作者).中華臨床醫學雜誌,2010,4(4):447-449

19. 痛風急性發作的治療進展(綜述). 劉湘源,李樹強.中華臨床醫學雜誌,2009,3(3):71-73.

20. 女性風濕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選擇(綜述).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9,13(1):60-61.

21. 應重視類風濕關節炎的強化治療(專論). 劉湘源.中華風濕病雜誌,2009,13(11): 729-731.

22. 痛風降尿酸治療的進展. 劉湘源,中華內科雜誌,2008,47(11):959-960.

23. 難治性痛風石痛風的治療. 劉湘源.中華臨床醫學雜誌,2008,2(6):619-622.

24. 環磷醯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不良反應的防治. 劉湘源,徐寧,李勝光.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 2008,12(3): 207-209.

25. 慢性下背痛的鑑別診斷. 劉湘源,李勝光.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06,5(10):632-634.

26. B27相關性前葡萄膜炎. 劉湘源,肖玉蘭,李勝光,唐麗君,張莉芸.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6,10(4):244-247.

27. 生物製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劉湘源,李勝光.黃烽.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06,5(1):32-34.

28.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湘源,肖玉蘭,任素琴, 唐麗君,張莉芸.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5,9(5):280-283.

29. 誤診為脊柱關節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臨床分析. 劉湘源,黃烽.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5,9(10):610-614.

30. 纖維肌痛綜合徵的治療進展. 劉湘源,黃烽.臨床藥物治療雜誌,2005,3(1):33-37.

31. 類風濕關節炎的抗B細胞治療. 劉湘源,黃烽.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05,9(11):696-697.

32. 韋格納肉芽腫的治療現狀. 劉湘源,黃烽.中國藥物套用與監測,2005,2(3):30-33.

33. 漢族類風濕關節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達. 劉湘源,朱繼平,閔偉琪,黃建生.中國藥物與臨床. 2003,3(1):18-20

34.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態性分析. 劉湘源,閔偉琪,黃烽,李勝光.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2,23(1):8-10.

35. 抗瘧藥物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臨床套用. 劉湘源, 黃烽.中國新藥雜誌,2002,11(4):274-277

36. 依地酸鈣鈉治療系統性硬化症86例. 劉湘源,黃次波,黃烽.中國新藥雜誌,2001,10(8):530-322.

37. 系統性紅斑狼瘡並發急性肢端乾性壞疽. 劉湘源,尚桂蓮,黃次波, 黃烽中華內科雜誌,2000,39(9):615-616.

38. 男性與女性白塞病的對比研究. 劉湘源,李勝光,施桂英,等.中華風濕病雜誌, 2000,4(2):82-84.

39. 雷諾現象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臨床意義. 劉湘源,林俊,黃烽,黃次波.中華風濕病雜誌,2000,4(3):175-177.

40. 白細胞介素-6及其受體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 劉湘源,林紅,袁國華,黃烽.中華內科雜誌.1999,38(7):448-50.

41. 乾燥綜合徵並發完全型腎小管酸中毒. 劉湘源,杜轉敏,袁國華,黃次波.軍醫進修學院學報, 1999, 20(4):254-255.

42.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胃腸損傷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研究. 劉湘源,施桂英.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1999,3(2):106-110.

43. HLA-B27陰性與陽性強直性脊柱炎的對比分析. 劉湘源,王寬婷,趙偉,黃烽.中華風濕病雜誌,1998, 3:143-146.

44. 乾燥綜合徵與腎小管酸中毒. 劉湘源,李春先,黃次波.中國實用內科雜誌,1998,18(12):753-754.

著作譯作

主編

1.劉湘源主編.《表格式臨床醫學系列叢書.風濕病分冊》。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ISBN:7506724529

2.劉湘源主編.《圖表式臨床風濕病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ISBN:9787506761727

副主譯

3.劉湘源副主譯.《561種疾病最新診治精要》。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ISBN:9787509167991

副主編

4.劉湘源副主編.《風濕性疾病病案分析》。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ISBN:9787030103017

5.劉湘源副主編.《關節炎診斷與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ISBN:9787117113151

6.劉湘源副主編.《內科疑難病例叢書——風濕病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ISBN: 9787117131759

參編

7.王皓,范利主編。劉湘源等參編。《部隊幹部體檢及疾病防治指南》。解放軍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8.韓雅玲,史旭波,郭靜萱主編。劉湘源等參編。《抗栓與溶栓治療——基礎與實踐》。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ISBN:9787509174784

9.栗占國,唐福林主譯。劉湘源參譯。《凱利風濕病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出版社。2011年6月第8版。ISBN:978781116953-9

10.吳東海,王國春主編。劉湘源等參編。《臨床風濕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ISBN:9787117099776/R.9978

11.栗占國,張奉春,鮑春德主編。劉湘源等參編。《類風濕關節炎》。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ISBN:9787117118972

12.王建昌,王叢妙主譯。劉湘源等參譯。《郝斯特心臟病學手冊》。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年3月第11版。ISBN:9787509114315

13.蔣明,David YU,林孝義,朱立平主編。劉湘源、黃烽等參編。《中華風濕病學》。華夏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ISBN:7508029518

14.施桂英主編。劉湘源等參編。《關節炎概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年5月第二版。ISBN:7506730278/R.2535

15.霍仲厚主編。劉湘源等參編。《病曆書寫示範》。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ISBN:7534543479

16.吳青主編。劉湘源、肖玉蘭和黃烽參編。《點擊成人健康—常見疾病的防治》。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ISBN:7501936811/R.032

17.施桂英主編。劉湘源等參編。《關節炎概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ISBN:9787506730273

18.黃建生,任大明主編。劉湘源等參編。《C型肝炎》.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ISBN:7801570626/R.062

19.李楠,王鳳祥,周春喜主編.劉湘源等參編.《螢光探針套用技術》。軍事醫學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ISBN:9787801210951

20.張奉春主編.劉湘源等參編。《風濕免疫科診療常規》.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ISBN:978750675526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