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劉林圃又名景文、景儀,化名張慶雲,1909年5月生於陝西耀縣下高埝鄉劉家河村(今銅川市新區正陽路辦事處新城村)。張邦英小時就和他相識,交往很多。劉林圃12歲讀高小時,因鬧學潮被開除,到油坊打工。1925年到國民軍第二軍當兵,任營部軍需官。後考入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為共產黨員。1931年任中共天津市委軍委書記,後在地下中共陝西省委參與領導工作,曾與習仲勛、李特生、呂劍人、許天潔等同志一起組織、發動了“兩當兵變”。1932年9月26日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23歲。劉林圃同志殉難後,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劉志丹同志在他犧牲一周年時題詞:“英雄志向實偉大,勇氣流血最光榮”,給予了高度的讚譽。幼年喪父,12歲起就讀於石人國小和縣立高小。後因鬧學潮被開除學籍,輟學回家。
1925年—1927年
1925年到河南開封,在國民軍第二軍當兵,不久被提升為團部書記官,部隊轉戰到直隸省時任營部軍需官。1927年初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長沙)分校(又稱黃埔三分校或長沙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後轉為共產黨員。大革命失敗後, 劉被中共組織派往直隸省灤縣、唐山等地做工運和兵運工作。
1931年
1931年任中共天津市委軍委書記。不久被捕入獄,寧死沒有暴露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同年秋,經友人營救獲釋。出獄後回到家鄉耀縣,經張仲良、楊在泉介紹並經上級批准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安排在家鄉秘密開展農民運動。“九一八”事變後,劉寫了《滿洲問題與中國》的政論文章,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和國民黨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
革命歷程
1932年1月, 劉通過同學關係到中共領導的西北反帝同盟軍的駐地——甘肅省正寧縣三嘉塬看望謝子長等友人。通過交談和耳聞目睹,他發現這支新成立的革命軍隊里存在著一些值得重視和必須解決的問題,回去後即向中共陝西省委寫了一份《意見書》,認為西北反帝同盟軍的名稱有些“灰色”,旗幟不夠鮮明,建議改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並提出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和民眾工作。省委負責人親赴耀縣找他面談,讚揚《意見書》,決定改西北反帝同盟軍的名稱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採取措施加強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民眾工作;並將劉調至中共陝西省委軍委任秘書。劉到省委軍委工作後,十分關心陝甘游擊隊的建設,積極協助省委選派黨員幹部去充實陝甘游擊隊;還多次派人為游擊隊送檔案、情報和物資,在西安熱情接待向省委和軍委請示匯報工作的陝甘游擊隊負責人謝子長、劉志丹等,積極幫助解決游擊隊傷病員的醫療困難。同年3月,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在楊虎城部第十七路軍唐嗣桐旅二團一營發動兵變,兵變後將部隊帶到旬邑一帶與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會合,壯大紅軍游擊隊力量。劉受命以省委特派員身份領導和指揮這次兵變。 3月下旬,劉到達部隊駐地——鳳縣雙石鋪,當晚在中共一營委員會(書記習仲勛)會議上傳達了省委的指示。會議決定由劉具體指導營黨委領導兵變,並決定了部隊行動的時間、地點以及和陝甘游擊隊會合的路線等。4月1日晚,在兩當縣(屬甘肅)城北門外的一家騾馬店召開營黨委擴大會議,全體黨員幹部參加。劉林圃在會上傳達了省委發動兵變的指示,和習仲勛一起指定了各連臨時負責人,並分配具體任務。會後開始行動,經過一段戰鬥,打死了幾名反動軍官,拉出三個連共有200人左右的隊伍,勝利實現了兵變的第一步任務。第二天上午,起義部隊到太陽寺。營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成立陝甘游擊隊第五支隊,劉任政委,許天潔任指揮,習仲勛任中共隊委書記。隨後立即北進,先後取得了通洞、赤沙、香泉、高崖、花花廟和頁嶺等戰鬥的勝利。當部隊行至麟遊、永壽交界的岳御寺一帶時,與盤踞在該地區的土匪頭子王結子部遭遇。經過激戰,雖然殲滅不少匪軍,終因眾寡懸殊,加之彈盡援絕,游擊隊被打散。兩當兵變失敗後,劉由乾縣輾轉回到西安,向中共陝西省委詳細匯報了兵變的經過和失敗的教訓,並作了自我批評。隨後,劉在省委軍委負責組織工作,協助省委籌劃創建陝甘邊新蘇區和紅二十六軍,還調派一批黨員到駐在陝甘的楊虎城部和民團中開展兵運工作。
1932年犧牲
1932年9月下旬的一天, 劉在西安民眾教育館前的閱報欄看報時,被叛徒發現告密遭捕,押往軍法處。軍法處施以酷刑要他供出省委的機密。他義正辭嚴地說:“要打要殺隨你們的便,要我叛黨是痴心妄想! ”並怒罵法官的愚蠢和叛徒的無恥。國民黨軍警無計可施, 最後以“山東匪首張慶雲”的名義,於同年9月26日將劉押赴西安習武園殺害。 刑前, 劉痛斥國民黨蔣介石的罪行,不斷高呼“打倒國民黨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