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斌[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劉成斌[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劉成斌,男,漢族。1977年生,河南太康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系副主任。2003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浙江師範大學工作,2011年7月至今調動到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工作。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碩士,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社會研究方法(側重量化研究方法,曾組織和實施多項大型社會調查)、人口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近期研究興趣為中國人口政策的社會基礎等。講授的課程主要有“社會調查方法”、“人口社會學”等。

學術兼職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

湖北省戒毒研究會理事

研究領域與興趣

主要是圍繞農民工相關“人口社會學”問題展開,早年是從農民工子女教育的角度切入,逐步從農民工子女擴展到農民工社會分化、農民工市民化與城鎮化路徑。研究方法主要是採取“定量”統計,以數據“分布”來展現研究問題的“社會結構”。自2007年開始在進行人口社會學研究的過程中,同步開展區域發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區域發展中產業歷程、政府作為、社會基礎等問題為主,由此形成發展社會學或經濟社會學的研究方向。在實證研究過程中,特別注重研究方法的套用與反思,提倡“站在定量看定性、站在定性看定量”的態度對待社會學研究的“科學性”,即打通多種研究方式才能看清自己的研究方法。並與相關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成果進行對話,梳理社會科學方法發展、改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套用。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農村建設與農民工回流的社會學分析(10CSH015),負責人
2.浙江省哲社規劃項目:浙江欠發達區域的民工回流(09CGYD057YB),負責人。
3.浙江省哲社規劃項目:《有限理性:建設和諧社會的政府角色——以義烏小商品城發展為例》(07CGSH009YBQ),負責人,已經結題。
4.共青團中央項目:《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2006-2007年度,已經結題。

參與國際會議

1. 第二屆“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南京大學、日本愛知大學、世界大學聯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南京;
2. 第三屆“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南京大學、上海大學、日本愛知大學、英國利茲大學、世界大學聯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0月,南京;
3. “浙江發展經驗與中國發展模式”國際學術研討會,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浙江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學東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主辦,2009年12月4-6日,杭州,大會宣讀、交流《農民經商與市場分化》一文。

學術成果

1.獨著:《農民經商與市場分化——浙江義烏經驗的表達》,《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五期。
2.獨著:《替補遷移型城市的數量及其結構性特徵》 《中國人口科學》,2008年第四期,。
3.第一作者(1/2):《三峽移民遷移滿意度的轉變及其根源》 《人口研究》 2007年第一期
4.第一作者(1/2):《非農化視角下的浙江省農村社會分層》 《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第五期
5.獨著:《方法的反省:青年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問題》 《青年研究》,2006年第8期
6.獨著:《生存理性及其更替:兩代農民工進城心態的轉變》,《福建論壇》,2007年第七期
7.第一作者(1/2):《中國人口性別比:我們知道什麼,還應該知道什麼》,《人口與發展》,2008年第2期
8.第一作者(1/2):《研究技術、研究方式與研究方法——兼論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若干誤解》,《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9. 獨著:《改革開放30年與青年就業觀念的變遷》,《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10.獨著:《在中央與地方之間: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操作化——以浙江省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主要獲獎

2008年度獲得南京大學“世川良一”一等獎學金;2008年11月21日。 2. 2011年度南京大學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個人)。 3.《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9.02.12;2/3。 4.《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獲共青團中央優秀課題成果獎,2008年11月。1/1。 5. 《非農化視角下的浙江省農村社會分層》,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2008.11;獲浙江省社科聯第五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2。 6.《非農化與農村社會分層——十個村莊的實證研究》浙江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6.06.02;2/2。

1.

2008年度獲得南京大學“世川良一”一等獎學金;2008年11月21日。 2. 2011年度南京大學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個人)。 3.《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9.02.12;2/3。 4.《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獲共青團中央優秀課題成果獎,2008年11月。1/1。 5. 《非農化視角下的浙江省農村社會分層》,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2008.11;獲浙江省社科聯第五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2。 6.《非農化與農村社會分層——十個村莊的實證研究》浙江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6.06.02;2/2。

代表性成果

2016年成果

《青少年吸毒人群調查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第1期。

《農民工子女的隨遷現狀與推進路徑》,《青年研究》,第1期。

《戒毒青年的角色矯正機制研究》,《江漢學術》,第2期。

2015年成果

《中國農民工購房選擇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

《中國青年的收入分配公平感研究》,《中國青年研究》,第4期。

《農村青少年輟學的社會強化機制及其治理》,《中國青年研究》第8期。

《青少年吸毒的社會建構及其治理》,《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期。

《複數的雞毛換糖——浙江義烏經驗的商業起點與倫理滲透》,《社會學評論》,第4期。

《義烏:市場變遷中的分化與整合》,人民出版社。

2014年成果

《活力釋放與秩序規制——浙江義烏市場治理經驗研究》,《社會學研究》,2014年第6期。

《農民工再生型犯罪的社會因素》,《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4年第4期。

《盆景主義及其超越》,《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4年第9期全文轉載。

《留守經歷與農二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青年研究》,2014年第5期。

《農村青少年輟學及其原因》,《人口研究》,2014年第1期。

2013年及以前代表性成果

《農民工流動方式與子女社會分化——對中國人口流動制度設計的反思》,《中國人口科學》,2013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科》2013年第12期轉摘。

《農民經商與市場分化——浙江義烏經驗的表達》,《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5期。

《替補遷移型城市的數量及其結構性特徵》,《中國人口科學》,2008年第4期。

《研究技術、研究方式與研究方法——兼論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若干誤解》,《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改革開放30年與青年就業觀念的變遷》,《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國人口性別比:我們知道什麼,還應該知道什麼》,《人口與發展》,2008年第2期

《生存理性及其更替:兩代農民工進城心態的轉變》,《福建論壇》,2007年第7期

《在中央與地方之間: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操作化——以浙江省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三峽移民遷移滿意度的轉變及其根源》,《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非農化視角下的浙江省農村社會分層》,《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第5期

《方法的反省:青年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問題》,《青年研究》,2006年第8期

承擔項目與課題

1.項目名稱:《新農村建設與農民工回流的社會學分析》(10CSH015);

項目來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時間:2010至2014年,已經結題。

2.項目名稱:《有限理性:建設和諧社會的政府角色——以義烏小商品城發展為例》(07CGSH009YBQ)

項目來源:浙江省哲社規劃項目;

時間2007.至2008年,已經結題。

3.項目名稱:《留守與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選擇》,

項目來源:共青團中央項目。

時間:2006-2007年度,已經結題。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指標與發展評估》《人口社會學》《社會研究方法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