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龜

劉應龜(1244—1307),字元益,號山南,宋末元初義烏縣青岩(現義烏市江東鎮青岩劉村)人。曾任杭州府學學正,義烏教諭。淡泊名利,潔身自好。後歸隱而終。

遁 跡 林 壑

劉應龜出身於耕讀之家,祖輩沒有人做過官。他父親雖只初識文字,但也屬“頭面”人物,村中凡有“口角”之類糾紛,他一到場就能“化干戈為玉帛”。他母親出身“大家”,賢能淑慧,是翰林院編修左曹郎官黃夢炎的女兒。劉應龜自少意氣恢宏,落落多大志。潛心研習義理之學,以古代賢人作為追隨的目標。南宋鹹淳元年(1265),劉應龜入太學為內捨生。當朝丞相馬驥,十分欣賞他的人品和學識,要將親生女兒許配給他。按世俗目光看,這是個高攀權貴,升官發財的良機,可他卻不慕虛榮,婉言謝絕。他敢於在亟相面前拒婚,引起朝野譁然,名噪一時,被稱為“江南奇士”。南宋德祐元年(1275)初,元軍已順流東下,沿江城邑紛紛敗降。同年十一月,元軍兵分三路直奔南宋首都臨安。次年正月初八,元將伯顏進至皋亭山(今浙江杭州東北)。二月初五,南末恭帝降。此時正值劉應龜大展才華之時,由於政局動盪,南宋京都淪陷,他目擊時艱,不願以身為殉,就挑著書卷回到故里。在南山的南面(石門山)築了土屋,栽植花木,以採藥賣藥隱跡山林,長達15年之久。劉應龜平日待人接物至誠至信,從不矯揉造作,標新立異,譁眾取寵,甚得鄉人稱頌。鄉鄰素知劉應龜的才華,都勸他出山為官,但劉應龜堅持清貧自守,拒不答應。

劉應龜的賢能終於傳到了京城,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廷派官員到義烏強行起用他為本邑(義烏)的教諭。後改調月泉書院山長。他累次政績考核合格,理應提拔升遷。但由於前來考察的官員失誤,過了一陣,吏部還沒有收到他的名單。直到大德十年(1306),朝廷才派他去杭州府任府學學正。他也沒有一句怨言。過了一段時 間,就拂袖回鄉,以遂隱居的初衷。大德十一年(1307)八月二十日,劉應龜因病卒於家,享年64歲。

傳 道 授 業

劉應龜相貌堂堂,一臉長須美髯,談吐思辯,無人能及。但秉性剛直,喜直言褒貶是非。他學識淵博,精通古今,書院講學,旁徵博引,有理有據。治學態度十分嚴謹。所教之學以經世濟用為根本,求簡求易為宗旨。讀書務求弄清義理意趣,從不牽強附會,斷章取義。大文豪黃溍,與劉應龜是表叔侄關係。他自小從師劉應龜,孜孜以求,凡十五寒暑。他在《山南先生集後記》中說:“溍受學於先生最久。”他回憶自己小時候寫的一篇短文,被劉應龜看 中,大加讚賞、鼓勵,後來更熱心批閱引導,從此黃溍文理漸通。劉應龜教風別具一格,把學問與做人聯繫一體,重視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講授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一掃“夫子論道”的古風。有一次,他夫婦倆正在門口小石磨里磨高梁,正好黃溍想去請教一個問題。只見師母往石磨孔里加二粒高粱,先生就磨了起來。黃沿疑惑不解,問這樣磨法豈不耗工費時,劉應龜答道:“細心琢磨,不必過篩了。”一語雙關,意則細心琢磨研習,就不必事事問老師,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寓深奧的治學道理於平常生活小事之中。黃溍從此得到啟發,學業日進,後來終於成了飽學之士。劉應龜作為書院山長,在他的課教啟蒙之下,許多學子都先後“領鄉薦”,進入仕途,在當世有所建樹。

詩 文 彪 炳

劉應龜文風雄肆俊拔,似狂飈席捲、浪遏水飛。黃溍在《繡川二妙集序》中說:“吾里中前輩,以詩名家者,推山南先生為巨擘。”又在《山南先生集後記》中評論說:“先生自少為舉子業,已能知非之,逮及年邁而氣益定,支離之習,刊落盡矣。故其為文,逸出橫厲,譬如風雨之所潤動,雜葩異卉不擇地而輒發,人見其徜徉恣肆,惟意所之而止耳。”至元二十三年(1286),原義烏縣令吳謂退居浦江,創辦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園雜興》為題,向遠近各地征詩,得2735卷。經評選,劉應龜名列第五。他的《田園雜興》詩曰:獨犬寥寥晝護門,是間也自有桃源,梅藏竹掩無多路,人語蛙聲又一邨。屋角枯藤粘樹活,田頭野水入溪渾。我來拾得春風句,吩咐沙鷗莫浪言。

劉應龜的詩作,在當時和後世都影響深廣,見者無不心悅誠服。一生著述有《夢稿》、《痴稿》各6卷,《聽雨留稿》8卷,計20卷行於世。劉應龜是享受朝廷奉祿的官宦,但他從不向人顯揚,因此知與不知的人,都稱他為“山南先生”,如對待一個隱士一樣。他逝世後,門生黃溍十分悲痛,特為之作《行述》一篇,深表弟子之情,並寫《山南先生輓詩》以示悼念:仰驚喬嶽失嶙峋,千載風流可復聞。鼎有丹砂輕縣令,囊無薏苡詫將軍。薴袍歲月孤青簡,石室文章悶白雲。淚盡芭侯悲獨立,短衣高馬祗紛紛。

黃溍對劉應龜的道德文章極為推崇,說他是“閎材傑志,百不一施”。“自卯歲侍先生杖履,而知愛先生之詩。”把《山南遺稿》重加詮次,總為《山南先生集》若干卷,並為之作後記。歷代鄉賢名士對劉應龜十分敬慕,清代隱士吳偉價於夏日同劉元震重遊省門山山南先生隱居處,準備建室以紀念,並留下一詩:峻石抱雲生,凌室俯削成。樹搖平野色,谷隱落泉聲。牕敗蘿全合,崖欹字半明。重搜高士跡,薦菊有心盟。

族中後輩也不乏追隨者,劉聲之、劉應奎慕山南隱德,先後在山南隱居處棲遁、著述、講習,得其意趣。山南詩粹,開始收入宋人集,團他名列月泉吟社,,又在元初擔任學官,因此又改入元人詩集。現除《縣壁提名記》、《夏日雜詠》、《田園雜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