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志剛,男,1976年3月生,漢族,山東莒縣人。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中教高級教師,濟南市學科中心組成員。1998年7月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年參加工作。2006年開始擔任高三的備課組長,2008年起擔任語文組副組長、年級備課組長。2007年任高三備課組長時,本校高考語文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理科第二、文科第一),學校獲“濟南市高考語文學科優勝獎”。
劉志剛老師在課堂教學上成績突出。2005年8月在濟南市高三語文研討會上執教《成語專題複習》一課,作為教學示範推廣;2006年3月、5月在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濟南市中國小中青年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大賽”中先後執教《寶玉挨打》《祝福》兩課,最終獲得語文科一等獎第一名;2008年4月所執教的《米洛斯的維納斯》一課又獲得濟南市優質課一等獎;2008年10月執教《寶玉挨打》一課獲得山東省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因為在中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的突出成績,2007年11月被山東省中語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教師”。
劉志剛老師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精心挑選運用古今中外名篇,繼承發揚傳統的“評點式”讀書法,使學生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語文積累。他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與應試作文的結合,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個性化作文”“葉聖陶杯”等作文大賽,成績優異。
榮譽成果
曾獲“濟南市中國小中青年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第一名。
2007年11月被山東省中語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教師”。
2008年4月所執教的《米洛斯的維納斯》一課獲得濟南市優質課一等獎。
2008年10月執教《寶玉挨打》一課獲得山東省優質課評比二等獎。
發表文章
論文:《中國現當代散文閱讀指要》發表於《語文教學通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7—8合刊);
《且看今朝》發表於《作文個性化平台》(2006年10月);
《高考語文選考內容考點解讀》發表於《現代教育》(2007年5月號)。
多次解讀解析《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
參編書籍
2008年1月與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王恆展教授合著《歷史人物縱橫談·清代人物》(齊魯書社);
2005年主編《語文同步基礎訓練》(魯人版第四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齊魯書社);
2007年主編《高考總複習最佳化探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7年參編《新課程高中語文讀本》(魯人版第五冊)(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7年參編《新課標高中語文同步導引》(魯人版第三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年4月編著《青少年必須知道的茶文化》和《青少年必須知道的酒文化》(泰山出版社)。
此外還主編、參編教輔圖書多種。
《志剛小傳》
某,山東莒州人也。生於丙辰陽春三月之第六日。將誕之時,未有母夢星宿入懷之說,然辰年陽春,時在午未,陽氣充盈,豈非亦大有吉相者哉?
幼時家貧,無書可讀,乃於富家子處借書讀之。凡評書、演義、故事、畫書之類無不大嚼,可謂毫無品位,僅有文字之痴者也。猶記國小第三年級,嘗讀《三國》,不得甚解,然至今帝王將相事歷歷如在眼前,每念及此,頗自得也。
年齒既長,過名家之門而不入,而掇拾武俠舊聞,遍讀金、梁不覺其俗,抑囿於識見,逞一時讀之快意故耶?至於類稗莠者,余尤以為徒累心目,無裨學業也。故今者每至“書到用時方恨少”處,余常悔之不已。
亦曾路見《紅樓》,惜情竇不開,不解荒唐,而棄若塵芥。今日之我當能讀之,然時過境遷,心情能復收拾之乎?此殊可嘆也!平生快意事,莫過習《宋詩選注》於少時,神交錢鍾書先生於書內,不特境界一寬,更知人生所在矣。以懵懂小子,假字書之助,得窺大賢之一斑,此心此力,吾今日能復為之乎?此又可嘆也!
流年似水,逝者如斯。先賢嘗論“求放心”,於是心也,余有失焉。進師範院,專攻國學,惜心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入芝蘭室,苦習文章,嘆筆下難得無假,何況美善。嗚呼!寒窗四載,恐非文章誤我,實是我誤文章耳!
於是余有嘆焉。某,一書生耳。書生之病,張狂寒酸;書生之病,不諳世故;書生之病,狷介固執,故為人所不喜。前賢有“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之句;自今觀之,世間為官者日多,為商者日多,為盜者日多,唯為書生者日少,理不足怪也。
然餘思之,世間尚有萬千書生者,為精神自由故也。自由之精神,即其命中之司南也,得之可生,弗得可死。由是余將為天地一書生。
是為小傳,亦以記書生之累也。
送給2010級畢業生的藏頭詩
2013年6月4日,山東師大附中2013屆畢業生結束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順利離校。上午,高三年級各個教室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科的“最後一課”。課堂一如平常,只是多了些許離別的不捨,但更多的還是激情滿懷與鬥志昂揚。語文組劉志剛老師還別出心裁,給孩子們送上了一首自作藏頭詩《口占七言送一零級弟子新征程》。引發了學子們深深的共鳴。
《口占七言送一零級弟子新征程》
一緣三載結善果,
生去龍門不蹉跎。
難捨幸福楊柳意,
忘憂好憑六月火。
師傳一道能解惑,
友贈千言豈嫌多。
情散天涯有歸處,
真實人生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