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疃村

劉家疃村所屬地區是山東省平度市香店街道,人口是315人(2006年)。

基本信息

山東省平度市香店街道劉家疃村

地理位置

劉家疃村位於華僑科技園西南端,陽光大道以北,香港路與台灣路中間,北與臧家疃村接壤。聞名的青島博洋柴油機坐落在村東南角,地理位置優越。
村莊由來相傳很久以前,劉家疃村也是移民形成的村莊,因劉姓人家首先在此立村,取名劉家疃村,隨著歲月的流逝,劉姓人家的遷走或死亡,現已經沒有劉姓人家了。

隸屬沿革
明清時期,屬平度縣所轄村莊,民國年間屬平度縣白沙區、平度縣城關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隨著區劃的界定,先後分別為香店人民公社,香店鄉,香店街道辦事處,青島華僑科技園。
主要產業自建村以來,由於所處位置土地肥沃,地下水利資源豐富,適合種植糧、油、菜等農作物而聞名,其次是養殖業,全村80%以上的土地被徵用,現在全村90%以上的勞動力就近進廠當工人或從事其他行業。

經濟概況

截至2006年全村95戶,人口315人,耕地面積600餘畝,現已被徵用480餘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07元,村集體收入15萬元。
榮譽稱號1992年度以後,多次被評為平度市級文明村莊。

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劉家疃村

政區、人口
(東經120°26′45″、北緯36°39′5″)位於夏格莊鎮鎮駐地東南4公里處。明天啟年間(1621至1627年),劉慶由平度金泉山遷此建村,以姓氏命名劉家疃。居住姓氏有劉、王、蘆等,2001年有居民102戶,340口人,1200畝耕地。
經濟狀況
以蔬菜種植與奶牛養殖為重點,2004年,有蔬菜大棚50畝,一般種植園地300畝,奶牛70餘頭。2004年,經濟總收入達到70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230元。
社會事業
截止2004年,全村修街道4條,主街道兩側進行了綠化、美化,家家通通了自來水,95%的家庭有了彩電,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0%,55%的農戶有冰櫃、洗衣機等家用電器,95%以上農戶有了農業機械,10%的農戶有汽車,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機,84戶安裝了固定電話,機車已是普通的代步工具了。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大場鎮劉家瞳村

劉家瞳村位於大場鎮駐地西北5公里處,與諸城市桃林鄉接壤,是大場鎮最北邊的村莊,村域東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主要地貌為丘陵與平原相結合,耕地面積1997畝。
據傳,明朝洪武年間,劉姓到此立村,取名劉家村,在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與本市其他兩村重名,遂改名為劉家瞳村。本村現有居民240戶,780口人,均為漢族,主要有魏、陳、孫、丁、李、高、初、崔、賀等姓。
劉家瞳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養殖業有較大突破,發展起養雞大戶10戶,特種養殖5 戶,水貂、狐狸等特種動物存欄5000隻以上,母豬存欄400餘頭,是該鎮有名的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大村。林業建設方面,也是該鎮的重點村莊,全村現有林地面積千餘畝。2004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600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全面發展。現在,村內主街道已硬化、亮化、美化,建有社區衛生服務站一處,村辦幼稚園一處,該村還全面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廣泛開展了普法教育和爭創平安村莊活動,村民互敬互助,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是膠南市“五個好先進黨支部”,青島市“社會 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