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簡歷
2002年9月~2007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空間物理專業(碩博連讀),博士學位
1998年9月~2002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專業,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0年5月~至今:ResearchAssociate,UniversityofMaryland,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
2009年7月~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7年7月~2009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衛星遙感與氣候環境實驗室,博士後
研究方向和代表性成果
主要從事氣象衛星遙感資料處理、雲和降水參數反演套用以及氣溶膠氣候效應方向的研究,代表性工作包括:1)揭示了中國地區地基雨量計和TRMM/TMI反演降水資料間偏差的主要來源,量化了被動微波衛星反演資料在指示東亞地區降水分布中的不確定性;2)依據TRMM聯合觀測考察了可見光/紅外波段的多種降水雲識別組合因子,指出了針對特定降水系統中用於降水雲識別的最優閾值方案;3)針對降水雲定量給出了雲量、光學厚度、冰水雲比例、雲滴有效半徑等參數的氣候均值和海陸差異,並從降水雲和非降水雲出現頻率的角度,指出了ISCCP雲型方案利用傳統名稱進行雲型命名的欠合理性。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熱帶地區降水雲與非降水雲雲屬性差異的研究”,項目編號40805007,2009-2011年
2.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專題,“基於衛星觀測的我國內陸及近海氣溶膠特性研究”,項目編號KZCX2-YW-Q11-03,2009-2011年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1批特別資助,“可見光和紅外及微波信號降水雲識別能力的研究”,項目編號200801232,2009-2010年
4.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43批一類資助,“降水云云參數反演及其降水垂直結構的研究”,項目編號20080430099,2009-2010年
代表性學術論文
1.劉奇,傅雲飛,馮沙(2010),基於ISCCP觀測的雲量全球分布及其在NCEP再分析場中的指示,氣象學報.(接收)
2.劉奇,傅雲飛,王雨(2010),利用衛星軌道資料獲取降水雲團尺度的新方案,遙感學報.(接收)
3.Liu,Q.,andY.Fu(2010),Comparisonofradiativesignalsbetweenprecipitatingandnon-precipitatingcloudsinfrontalandtyphoondomainsoverEastAsia,Atmos.Res.,96,436-446,doi:10.1016/j.atmosres.2010.02.003.
4.劉顯通,劉奇,傅雲飛等(2010),一種基於可見光和紅外多通道白天雲檢測方案,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5(2),doi:10.3969/J.issn.1673-6141.2010.02.001.
5.Feng,S.,Q.Liu,andY.Fu(2009),Precipitationundersubtropicalhighconditions:evidenceandimplications.Atmos.Ocean.Sci.Lett.,2(4):243-248.
6.劉奇,傅雲飛(2009),熱帶地區雲量日變化氣候特徵,熱帶氣象學報,25(6):717-724.
7.Liu,Q.,Y.Fu,R.Yu,etal.(2008),Anewsatellite-basedcensusofprecipitatingandnon-precipitatingcloudsoverthetropicsandsubtropics,Geophys.Res.Lett.,35,L07816,doi:10.1029/2008GL033208.
8.Liu,Q.andY.Fu(2007),AnexaminationofsummerprecipitationoverAsiabasedonTRMM/TMI,SciChinaSerD-EarthSci,50(3),4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