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中共黨員,研究員。1968年上山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曾任連副指導員、團理論教員、團中學教師。1977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1984年獲法學碩士學位。1984至1993年留校任教,歷任中共黨史系中國革命室教研室副主任、中國當代政治教研室主任、系黨總支副書記、代理書記。1990年被破格評為副教授,199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3年正式調入當代中國研究所,先後擔任《當代中國史研究》雜誌社編輯部主任、副主編、主編兼社長,國史多卷本第一卷副主編。 1995年晉升為研究員。1992年起任所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1996年起任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現任第三(文化和社會史)研究室主任、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社科院國史系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國家安全與發展 研究、中國共產黨治國理論研究 。
調入當代中國研究所以來主要科研成果有:獨著及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54年的中國》、《新中國國史教育幹部讀本》等著作9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長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共和國里程碑叢書》等著作5部,論文、社論《“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現狀與評述》、《50年代我國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條件》、《論中國共產黨治國理念的豐富與發展》、《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特點及其在周邊關係中的運用》等100多篇,參加中央組織部組織的《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及《學習讀本》、教育部“985”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等教材編寫。參加國家“八五” 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十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中國社科院重點項目《中國抗美援潮研究》,現主持的課題有北京市“十一五”重點項目《當代中國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所五年科研規劃重點課題《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在中國共產黨治國理論中的地位》以及國家級課題《黨中央在延安13年》等。
研究成果
中國當代史研究:不乏熱點的年輕學科
建國初期朱德的國家安全思想論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實踐——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科學解讀
論國史研究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國史研究怎樣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功能
“過去的經典理論家沒有說過”——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一種分析
20世紀60年代戰備問題研究述評
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
從方法論的角度談“文化大革命”史研究
在科學發展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引領時代潮流
新時期維護國家安全與國際和平的重要理論
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特點及其在周邊關係的運用
論中國共產黨治國理念的豐富與發展
共和國申年紀事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1954年
中國抗美援朝研究若干問題辨析
中當代民主政治建設研究——以1954年憲法為例
順應世界潮流 立足發展自我
發展先進文化,提高民族素質
1954年國慶和赫魯雪夫第一次訪華
光輝的歷史寶貴的財富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國際環境:對策與經驗——兼論“如何認識當今的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鬥爭帶來的影響”
鑒史知今,資政育人——評高教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二版)
紀念的意義
努力把學術研究推進到時代前沿
《共和國里程碑》叢書總序
抗美援朝研究簡述
論抗美援朝與經濟建設
因應世界的成功之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高舉反對霸權維護和平的大旗
“目前形勢與當代中國的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學術圓桌會綜述
"關於六七十年代戰備問題的回顧 與思考"學術圓桌會綜述
毛澤東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香港與當代中國
50年代我國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條件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現狀與評述
萬方樂奏有于闐——中共領導多黨合作籌建共和國的歷史回顧
國史研究與講政治
國史研究必須講政治
近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概述(下)
一次傑出的決策——陳雲與抗美援朝開始後的財經方針
國史學科建設座談會綜述
彭真法制思想述略
從建國初期鞏固政權的實踐看毛澤東的治國藝術
實現深刻社會變革的七年
新中國誕生的前奏
五十年代前期的中美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長編》前言
20世紀80年代的民主與法制建設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革”時期軍隊建設的曲折歷程
“向工農開門”的教育建設
為人民大眾的文學藝術
建國初期改革舊教育的重大舉措
20世紀80年代的教育體制改革
20世紀80年代的科技體制改革與科技進步
近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綜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