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劉光恆(1937~ )江蘇銅山人。新疆奎屯市圖書館館長,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奎屯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奎屯市文聯副主席,中國書畫印研究院副院長。作品曾在區內外和一些全國性的書法大展大賽中展出、獲獎。1987年組品入選中原書法大賽獲三等獎,1989年作品入選新疆首屆臨書臨印大展獲二等獎,1990年作品入選香港中國藝術大展,作品編入《香港中國藝術大展畫冊》,1992年作品2幅被周恩來紀念館收藏,1993年作品入選北京2000年奧林匹克第1屆國際繪畫書法藝術大展獲優秀作品獎。作品經常區內外展覽並多次獲獎。1999年9月應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的邀請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當代優秀書畫家十人聯展”,2002年12月應國際中國文化藝術博覽會的邀請赴澳門、泰國進行藝術交流活動。傳略和作品收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書法作品選》、《中國硬筆書法鑑賞辭典》、《中國硬筆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廣元市和劍閣縣政協副主席
劉光恆。四川省廣元市和劍閣縣政協副主席,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人們稱他是農技戰線上的“老黃牛”,遠近聞名的“種子王”。 1964年他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即擔任劍閣縣農業局農技站站長,挑起了全縣農業技術推廣的大梁。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水稻、玉米品種比較試驗,此後每年都要承擔一、二個品試。北上遼寧,南下海南,駐點繁育水稻、玉米雜交原種。他將原種帶回劍閣品試,任務相當繁重。劍閣縣每年派人去山東省煙臺、遼寧省旅大調回30~40萬kg煙單14、旅豐1號玉米;從海南調回40萬kg汕優1號、汕優63等水稻雜交良種,以保證大田播種需要。為了結束靠從外地調種的歷史,他到親手建設的原種場負責玉米和水稻原種、雜交種的繁育和制種。
剛到原種場,沒有助手,沒有實驗設備,除了等待耕種的幾畝土地,9間倉房,2間宿舍,1個大曬壩,就只剩下劉光恆一個人。他白天在土地上忙碌,晚上在油燈下查資料,記載農作日誌,既是農民,也是學者;既是場長,也是炊事員,他在這裡一乾就是5年。試驗地由3畝擴大到40畝,劉光恆幾乎沒有離開原種場半步。連他妻子幸天華生孩子都是在原種場分娩坐月子。他無暇照顧妻兒,便請來母親幫忙,自己整天泡在試驗田裡。孩子剛滿月,他就將母子倆打發回家了。
秋天過去了,春天又來了。劉光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失時機的耕地、播種、澆水、施肥、鋤草、試驗、收儲,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掌握了大量的水稻、玉米雜交種繁殖制種技術資料。他從事雜交玉米良種的試驗研究和推廣開發,已有37年的歷史。37年來的潛心研究,苦心勞作,先後繁殖制種並推廣了新單1號、中單2號、綿單2號、協玉1號,還選配了劍試1號、劍試2號等優良雜交種,一年又一年把玉米的單產提到更高的水平,一載又一載通過玉米、水稻雜交制種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出來。劍閣縣種子公司這些年來累計生產1000多萬kg“兩雜”種子,繁殖300多萬kg小麥良種。一顆一粒無不浸透著劉光恆的心血和智慧。他所研製的良種,經四川省農牧廳抽樣檢測,自交系純度為99.7%到100%,雜交一代種純度為99.5%,保證了良種的優良性能。劍閣不僅不再北上南下調種了,他所繁制的玉米和水稻良種還大量向外推銷,把一個缺種縣變成了響噹噹的良種外銷基地縣。1997年,陝西省寧強縣試種劍試1號玉米,勝過全國有名的玉米良種中單2號,增產達43%。1999年,四川省廣元市中區、朝天區、青川、旺蒼、綿陽、南充、巴中和陝西省漢中、安康、寧強等地推廣種植劍試1號獲得空前成功。
劉光恆並不滿足,認為一個人再能幹,也只有兩隻手,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只有喚醒千千萬萬的農民,才能保證糧食增產增收。劉光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乾的。他堅持天天往鄉下跑,沒有雙休日,也沒有睛雨天。每年春節只過個正月初一,初二就跑下鄉了。他把一顆赤誠的心都放在農業科技事業上,走到哪裡就把科技知識傳播到哪裡,一路路撒播著金色的希望。他還編寫有關玉米和水稻制種技術資料多篇,印數萬份送到農民手中。不僅如此,他還常年指導全縣21個鄉(鎮)、54個村、397個組,大面積制種水稻4300畝、玉米5800畝、油菜2500畝。普安鎮光榮村二組農民王凱斌承包山頂坡地42.5畝,以往全家人起早摸黑苦幹一年,收入不足一萬元。從1995年起,劉光恆義務作技術指導,幫他家實施一季油菜制種、兩季玉米制種新技術,接連4年大增收,年均產值41108元,每年都比以往多收3萬多元。 近來,他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籌劃創造新的奇蹟。他的追求,永無止境。他的眼光,看得更遠。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他率先在普安鎮豐光村一組租賃撂荒地85畝,租期30年,一次性付租賃費25萬元。當年10月間,他重新開墾後,栽上了制種油菜60畝。等油菜種子收割後又試製玉米新品種,將這個地方作為他制種的試驗基地。
同時,還育有藏紅花、鍾鈴草、板藍根、藥棗等藥材苗。不僅自己致富,而且還要為全縣農民提供最新良種。劉光恆為了經營好這塊試驗基地,又搬到了山上,吃住在一間破瓦房,當起了新型農民。妻子心疼地埋怨他:“成天在外頭跑,家都不顧,人累不說,那么大年紀,不知圖啥”。學友、朋友紛紛勸他休息算了。他卻說:“劍閣是個農業大縣,離不開農技,我不圖啥,只要老百姓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