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申

劉保申

劉保申,現為西安美院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中國美協會員,陝西美協理事,美國鮑林格靈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省花鳥研究會名譽會長,紐約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批准特殊貢獻專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劉保申,1937年生,1960年畢業於西安美院,現為該院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中國美協會員,陝西美協理事,美國鮑林格靈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省花鳥研究會名譽會長,紐約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批准特殊貢獻專家。

藝術成績

劉保申作品 劉保申作品

60年代被派送上海畫院,從王個簃、唐雲學習,廣收海派諸家之長,後又在長安畫派長期薰陶下,潛心鑽研傳統,勤於挖掘生活,獨創了融中貫西的藝術風格。八十年代,作品便以嶄新面目引起社會各界注目。相繼入選了一系列國內外重要展覽。出版、發表作品數以千計,應邀攜夫人、畫家喬德英出訪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講學、辦展。多次赴美進行學術交流,享有很高國際聲譽。是中國畫碩士生導師,多年的藝術教育和實踐,不但桃里滿天下,而且在繪畫理論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後出版了《寫意花鳥畫技法100問》、《劉保申花鳥畫集》、《劉保申花鳥畫選》等專著。發表論文數十篇。擅長畫牡丹、青鷺、孔雀、群雞、紫藤等,號稱《長安三桂》。傳略被收入《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國書畫大辭典》、《世界華人藝術家大典》等十餘部辭書。在國內外大展中獲二次金獎一次銀獎以及多次優秀獎。多次出訪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美國,1996年定居美國 。

劉保申:男,教授,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上海農科院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7月至1993年5月於上海農科院作物所工作;1993年5月至今在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工作,其間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任副研究員;2003年任研究員/教授至今。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畢業後主要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和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工作, 2000年以來先後主持5項和參加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1項,參加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973前期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和山東省科委下達科研項目多項,現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主持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1項省農業良種產業化研究課題。參加了魯麥15的推廣工作,並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錄。主持選育的22個玉米雜交種參加了山東省、河北省、安徽省、福建省、新疆自治區及國家玉米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其中山農8號(審定號:魯農審2006024號)、山農201(審定號:魯農審2009017號)和山農202(審定號:魯農審2009015號)被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山農203被新疆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審定號:新農審字(2010)第32號),玉米品種山農糯168於2011年3月被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審定號:冀審玉2011015號),2012年12月被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審定號:國審玉201201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