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73年至1983年於交通部山海關船廠總工程師室負責總體規劃及基本建設自學土建供熱給排水等專業技術。1983年至1993年於秦皇島港務局總工室計畫處工作,負責港口規劃基建及技改工作,內引外聯等項目的立項工作。1993年至1995年中外合資東方石油儲運公司中方第一總經理,負責公司總體設計及基本建設工作。1995年至1998年二線仍任秦皇島港考察,1991年曾去新加坡港口學院進修。曾兼職秦皇島市科祥新技術開發公司研究專利工作,技術諮詢。1979年在山海關船廠居住區規劃由國家城市建設總局彙編於“城鎮居住區規劃實例”一書之中。1996年研究二項專利,ZL96247693.5油罐保溫圍護結構,已小批量實施效果甚至佳。ZL96250954.X石化液體貯罐浮頂磁附式密裝置,前期各項試驗數據已經完備,待試用鑑定推廣。
劉之良﹙1883年—1913年﹚,又名劉少良,其弟劉之堂﹙1885年—1913年﹚,又名劉少堂,安徽巢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籍內蒙古,遠祖系北方匈奴劉猛後裔劉路獨孤部落,後歸附鮮卑,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複姓獨孤氏一部進駐中原,改為劉姓,是當時八大貴姓之一。據台灣《珞珈山》雜誌和巢縣劉氏宗譜,巢縣一世先祖“火彌赤公”於元朝初期率軍由贛入皖駐巢,世代多為武職,其父為15代,清光緒年間任巢縣東、西炮營統領。劉之良、劉之堂為16代,在眾兄弟中屬昆仲,自幼秉承家風,習文尚武,少有才華。自古將門出英傑,兄弟倆文韜武略兼備,刀劍弓矢嫻熟,擅長飛鏢、飛石,十步開外,十發十中,時人贊其兄飛鏢如流光閃電,其弟飛石似流星趕月。
劉之良為晚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舉人,光緒、宣統年間任天長知縣、泗州知州,為官清正,憂國恤民。在任天長知縣期間,多次下鄉慰留災民種桑養蠶,預發桑蠶銀,以蠶絲分年還銀,促進了天長近代蠶絲業的發展,在皖北領先。他目睹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和朝廷腐敗無能,遂秘密參加光復會反清活動,與徐錫麟、秋瑾等人結為盟友,曾出賣東炮營的田地資助創辦大通學堂,參與徐錫麟、秋瑾密議皖浙起義,約定徐在安慶起義,秋在紹興起義,成功後會攻南京,他在巢縣、天長、泗州等地發動會黨人士策應。後升泗州知州,接印不久,1907年7月徐錫麟在安徽省城安慶發動起義失敗,慘遭剖腹挖心處死,數日後秋瑾在紹興犧牲。清朝廷嚴查皖浙官場會黨人物,遂憤然離職,回到家鄉巢縣與弟開辦學堂,傳播先進的西方科學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繼續開展革命鬥爭。
其弟劉之堂為武舉人,在其兄衙署擔任幕賓,為得力助手,主要從事會黨聯絡和保護商旅等事務。武功高強,膂力過人,曾參加南京比武獲勝,在皖江一帶甚有名氣。他奉兄命聯絡會黨人士和保護商旅,常在皖浙陸路宣廣道上行走,有一次在廣德界牌關力敵強盜十多人,擊傷頭領,事後給錢療傷,威服群寇。此後,這夥人不敢滋擾天長、巢縣商旅。經常赴紹興出入於徐、秋門庭,徐、秋事發,清朝廷嚴查官場會黨人物,遵兄命先期回巢避險,並替兄籌辦學堂。
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在南京成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為避免戰爭,經南北和議,袁世凱承諾實行民主共和的前提下,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但袁世凱竊據民國總統後,欲復辟稱帝。劉之良、劉之堂兄弟倆回響孫中山的二次革命號召,開展集會和遊行活動,聲討袁世凱復辟稱帝,還揭露袁氏走狗、軍閥縣長王錫山貪污腐敗罪行。由於宅院花台埋藏炸彈被奸細告發,1913年王錫山帶兵搜捕,挖出炸彈,遂以“亂黨”罪將劉之良、劉之堂押解省城安慶受審。兄弟倆苦熬種種酷刑(燒紅的鐵練、鐵鞋),周身上下被折磨年體無完膚,雙腿膝下露骨,堅貞不屈,痛斥袁世凱禍國殃民,大義凜然。受審時,其兄抗辯“反對帝制,追求共和,何罪之有?”還說:“花台炸彈乃辛亥年朋友存放,弟不知情,我一人承責。”意在為弟開脫。其時,巢縣士紳多人曾聯名具保,其妻及親友多人來安慶營救,但安徽督軍倪嗣沖素有“屠夫將軍”之稱,系袁世凱親信爪牙、帝制派干將,被封為一等公爵,邀功圖寵,親批斬決。臨刑前,其兄在血衣上用手指血書“忠義傳家”四字家訓作為遺書,其弟吟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人視死如歸。行刑那天,天空陰雲密布,刑場戒備森嚴,只讓劉之良妻一人送別。其妻跪行近前,鋪下白布,伏地大慟,劉之良對妻子說:“今永別,爾一定要珍重,扶兒成人,忠義傳家。”劉之堂對嫂子說:“嫂子珍重,弟隨兄去矣,來生還做劉家好兒男。”劉之良時年30歲,劉之堂時年28歲。據說,兩人被斬後,頸項血噴如虹,身體立而不倒,有時人謂之烈士英靈不泯,忠魂浩氣長存。其妻在收殮時見丈夫血衣上有“忠義傳家”四字血書,遂收藏。後來,這血衣演繹出頗為感人的血衣襲仇故事。
兄弟倆殉難後,巢縣爆發聲勢浩大的學潮運動,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抗議反動官府殘殺忠良,有時人作《哀南巢》一文貼遍大街小巷,其中有“三木頻加,慘痛劉郎之血”等語(在《巢縣人民革命鬥爭史》第一章有相關記述),沉痛哀悼兄弟倆壯烈就義。1914年,王錫山離任去東門外水碼頭乘船時,數百民眾聚集水碼頭燒紙錢、拋穢物,其妻在眾親友護擁下擋道攔住王的官轎,扯開轎簾,將備好的一團血衣拋出,擊中王的頭部,成為轟動一時的“許氏血衣擊敵,替夫報仇雪恨”故事。王錫山歸家不久得怪病死亡,袁世凱在舉國聲討中驚恐得病死亡,倪嗣沖也因民怨下台得精神分裂症死亡。可謂是惡人終無好下場,天理昭昭,報應不爽。此後,其妻和親友及弟子多人迎奉兄弟倆靈柩歸葬故里巢縣東炮營祖墳,立碑奠祭。反袁復辟鬥爭和北伐戰爭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於1927年成立,巢縣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隆重公祭辛亥革命烈士。劉之良,劉之堂被後世人們譽為“辛亥巢縣劉氏一門雙烈”,得家鄉民眾尊崇,在劉氏族人聚居地東炮營、西炮營和東門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成為族人美談和傳世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