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
學名:剷頭堆砂白蟻目名:等翅目(Isoptera)
科名:木白蟻科(Kalotermitidae)
種名:剷頭堆砂白蟻(Cryptotermes declivis Tsai et Chen)
外形特徵
兵蟻
頭長至額頂0.97-1.13毫米,頭寬1.22-1.40毫米。上顎及頭前部黑色。頭後部暗赤色。觸角、觸鬚、胸、腹皆淡黃色。頭形短而厚,由背面看近於方形。位於頭前端的額部不呈垂直的截斷面,而呈斜坡面,坡面與上顎所形成的交角明顯大於90°,坡面凸凹不平,坡面兩側及上方有隆起頗高的邊緣。此邊緣在坡面上方中央凹下,因此形成左右兩個部分。頭的其餘部分光滑,無明顯皺紋,僅在頭頂中部有一大形淺坑。觸角位於上述坡面基部兩側。觸角窩下方及內上方各有一強大朝向前方的突起;下方的扁形,內上方的圓錐形,大小約相等。上唇後部為橫方形,前部側緣合攏成三角形。觸角11-15節。眼在觸角窩後方頭的側壁上。上顎短小扁寬。左上顎中段有兩枚矮大的齒,第一齒略微斜向前,第二齒朝向內。右上顎也有兩枚朝向前的齒,其部位比左顎的兩齒略靠後。前胸背板寬度與頭寬大約相等,前端中央為大楔形缺口,並在缺口兩側各形成三角或半圓形向前突伸的部分,此部分略翹起,覆蓋於頭的後端;後緣中央略凹向前。腹部長,足極短。
有翅成蟲
體長8.50-8.80毫米,有翅成蟲分飛約在5-6月進行。頭赤褐色。觸角、下顎須、上唇褐黃色。胸、腹及腿節黑褐色。膠節、附節淡黃色。翅黃褐色。頭近長方形,兩側平行,後緣弧形。複眼小,介於圓形與三角形之間。單眼長圓形,位於複眼上方,靠近複眼但並未接觸。後唇基為短橫條,嵌於頭亮,與額部的界限不明,不隆起,其前線直。前唇基梯形。觸角14-16節;第二、三、四節長度相等,或第二、三節長度相等,第四節略較短。前胸背板與頭寬相等,整個前線凹入,後緣中部略凹向前。前後翅鱗大小不等。前翅鱗覆蓋後翅鱗。翅面布滿刻點。
前翅翅脈:Sc脈極短,R脈伸達翅長的1/3左右;Rs脈伸達翅尖,由基部至末端,約有7個短的支脈與前線相連;M脈在肩縫處獨立伸出,最初比較靠近Cu脈,但在伸達翅長的1/2-3/4時即折轉與Rs脈相連,並另有不明顯的分支與Rs脈及Cu脈相連;Cu脈共有10餘個分支,近翅鱗的分支色較深,以後的分支較暗淡。後翅翅脈與前翅相仿,區別是M脈不在肩縫處獨立伸出,而是由Cu脈分出,分叉處與肩縫甚為接近。
生活習性
為純粹木棲型白蟻。從分群後的一對脫翅成蟲鑽入木質部分創建群體開始,其取食、活動基本局限於木材內部,與土壤沒有聯繫,不需要從外部獲得水源,不築外露蟻路,過著隱蔽的蛀蝕生活。除蛀蝕室內木構件外,常在野外的林木和果樹建立群體。群體由數十隻至數百隻所組成。群體中沒有工蟻,其職能由若蟻代替。不築固定形狀的蟻巢,在建築木材或生樹中蛀成不規則的隧道,蛀食之處就是巢居所在。能蛀蝕各種乾燥、堅硬的木材,我國南方民眾稱其為乾木白蟻或乾蟲。糞便呈砂粒狀,並不斷從被蛀物的表面小孔推出來,落在下方物體上,集成砂堆形狀,這是發現這類白蟻的一個重要依據。若蟻與群體隔離後,約經7天左右能形成補充繁殖蟻。初期補充繁殖蟻可能很多,但最終只剩一對被保留,其餘團互相殘殺而死亡。具有原始繁殖蟻的群體不產生補充繁殖蟻。補充繁殖蟻同樣能產卵、孵化,是建立新群體的另一條重要途徑。有翅成蟲在一年中各個月均可出現,但分群在我國以4—6月居多。在不利的環境條件下或群體衰老時,有產生較多有翅成蟲的趨向。
分布範圍
剷頭堆砂白蟻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主要危害
剷頭堆砂白蟻除危害木材外還危害荔枝、咖啡、榕樹、椰子、黃槿、無患子、楓楊等活樹。由於隱蔽地生活在木材內部,因此容易通過貨物和包裝木箱擴散傳播。
防治方法
1、在沿海地區的港口、海關,對木材和木製品的進出口要嚴加檢疫。經檢查確認無白蟻后,方準放行。更要防患國外種類傳入我國危害。2、預防藥劑如五氯酚、林丹合劑(五氯酚5%、林丹1%、柴油94%)或五氯酚、氯丹合劑(五氯酚5%、氯丹1%、柴油94%),硼酚合劑(硼砂40%、硼酸20%、五氯酚鈉40%,配成5%水溶液使用),銅、鉻、砷(CCA)合劑等處理木材,能有效地防止脫翅成蟲鑽入木材建立新群體。
3、在治滅方面,由於堆砂白蟻的隧道迂迴曲折,木材表面孔口很小,使用粉劑很難收到滿意效果。治天方法主要有:
(1)熏蒸法。是治滅剷頭堆砂白蟻的首選方法。常用的熏蒸劑有溴甲烷(CH3Br),劑量35-40g/ml;磷化鋁(AlP),劑量8-12g/ml;硫酸氟(SO2F2),劑量20-30g/ml;氯化苦(CCl3NO2),劑量40g/ml。其中硫酸氟是防治剷頭堆砂白蟻的優良藥劑,它具有易擴散、殺滅害蟲快、滲透性強、無臭、不腐蝕塑膠、橡膠、金屬等特點。體積不大的受蛀木製品可放在專門的熏蒸箱或熏蒸室內熏來,也可將被熏物用塑膠薄膜罩住熏殺。熏蒸時必須密封縫隙和熏蒸室的門窗,並注意防護安全。
(2)高溫滅蟻法。用各種熱源產生的高溫處理被蛀木材,能有效地殺死這類白蟻。被蛀木製品在65℃中處理1.5小時,或在60℃處理4小時,能使白蟻死亡。用3W紅外線聚光燈照射3分鐘或500W碘鎢燈照射1分鐘,能殺死2-3厘米內的白蟻。
(3)高頻和微波滅蟻法。用高頻電流(40兆赫,5000W)或微波(2450兆赫,3900W)處理被蛀木材,只需1分鐘能使木材中的白蟻全部死亡。此法具有殺滅快和沒有殘毒的優點,但目前限於處理體積不大的木製品。
(4)注入液刑法。在木材或樹幹表面每隔0.5-1米鑽深約0.5厘米的孔洞,溝通隧道,在孔中灌入殺蟲液,如1%氯丹、5%五氯酚、0.5%林丹、0.25%二氯苯醚菊酯或殺滅菊酯等,可殺死表層白蟻及預防脫翅成蟲侵入建群。
基本信息
編號: | 21595 |
拉丁目名: | ISOPTERA |
中文目名: | 等翅目 |
中文科名: | 木白蟻科 |
拉丁科名: | Kalotermitidae |
中文屬名: | 堆砂白蟻屬 |
拉丁屬名: | Cryptotermes |
拉丁種名: | declivis |
定名人: | Tsai et Chen |
年代: | 1963 |
中文名: | 剷頭堆砂白蟻 |
原始文獻: | Acta Ent. Sin., 12:168 |
國內分布: | 浙江, 福建(雲霄), 四川, 貴州, 雲南, 廣西, 廣東(台山, 潮州, 鼎湖, 西樵山, 東莞, 廣州, 乳源, 連山, 佛山, 新會), 海南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七卷 等翅目:169-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