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年代:應該創業的N個理由

《創業年代應該創業的N個理由》是2010年6月1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少毅。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現代中國創業的黃金年代,潛規則是帝國及一切權力關係中的關鍵字,沉淪則是潛規則之後帝國及一切權力關係的必然歸宿。梅毅、李揚帆、丹飛、北極蒼狼、李濤等鼎力推薦。

內容簡介

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中,歐美各國都將復甦世界經濟的重任寄托在中國人的身上。的確,中國最近三十年的發展讓全世界驚嘆,而這種發展勢頭還將以一種穩定的態勢繼續下去。如今,中國創造的財富與世界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也證明了中國的“市場蛋糕”已經做得越來越大了。而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這塊“市場蛋糕”的擴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媒體評論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失敗。

--NBA籃球巨星姚明

成功有時候並不是很難,主要看你夠不夠敏銳。一個懂得利用各種機會的人,就是在別人覺得百無聊賴的無聊時光裡面,都能夠挖掘出金子。

--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

創業者沒有失敗。只要你不放棄,你永遠有機會。阿里巴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一個人的性格和能不能創業成功完全沒有關係,因為很多的創業成功的人士有外向的。也有內向的,有口若懸河的,也有沉默寡言的。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

當我們在人生最灰暗無助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許許多多叫我們放棄的聲音,這些聲音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就是有100個這樣的理由需要我們放棄,我們也要找到第101個堅持的理由,因為只要有一個理由讓我們堅持下去。我們就一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全球製造網執行長吳限

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創業者並沒有失敗,只要你不放棄你永遠有機會,阿里巴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今天一個年輕人問我,"現在所有的機會都被你們搶光了,我們是不是沒有機會?"十年以前我們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所有的機會都被別人搶去了。但是十年的經歷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這樣,中國並不缺乏機會,中國每一次的機遇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機會。我們缺乏的是把握機會的勇氣和膽識。

--十年商業領袖馬雲的獲獎感言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失敗。

--NBA籃球巨星姚明

成功有時候並不是很難,主要看你夠不夠敏銳。一個懂得利用各種機會的人,就是在別人覺得百無聊賴的無聊時光裡面,都能夠挖掘出金子。

--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

創業者沒有失敗。只要你不放棄,你永遠有機會。阿里巴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一個人的性格和能不能創業成功完全沒有關係,因為很多的創業成功的人士有外向的。也有內向的,有口若懸河的,也有沉默寡言的。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

當我們在人生最灰暗無助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許許多多叫我們放棄的聲音,這些聲音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就是有100個這樣的理由需要我們放棄,我們也要找到第101個堅持的理由,因為只要有一個理由讓我們堅持下去。我們就一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全球製造網執行長吳限

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創業者並沒有失敗,只要你不放棄你永遠有機會,阿里巴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今天一個年輕人問我,"現在所有的機會都被你們搶光了,我們是不是沒有機會?"十年以前我們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所有的機會都被別人搶去了。但是十年的經歷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這樣,中國並不缺乏機會,中國每一次的機遇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機會。我們缺乏的是把握機會的勇氣和膽識。

--十年商業領袖馬雲的獲獎感言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中國人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世界經濟中心東移與中國崛起/2

中國——維繫千年的世界經濟中心/2

世界經濟中心東移?沒錯!/4

歷史必然的輪迴/8

中國在全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1

世界工廠與世界經濟中心轉移的暗合/12

無所不在的中國製造/14

第一出口大國絕非終點/17

中國信心帶動全球復甦119

我們共同創造的蛋糕/21

第二章 中國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有

競底”與“競優”/24

“競底”——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24

中國人無法迴避的競底情結/26

困局將決定中國的未來/28

中國製造,位於全球價值鏈中的低端/29

持續低端,也許會耗光家底/30

勞動力比較優勢的陷阱/32

我們怎樣才能打破低端魔咒/34

第三章 “悲壯”的打工者們

延續多年十分嚴峻的就業形勢/38

“十分嚴峻”已然成了常規表達/38

讓政協委員落淚的“蟻族”/41

你被就業了嗎?/43

還未就業,又逢失業/45

危機時代適合創業英雄產生/48

職場中的苦難/50

低工資摧毀了誰的道德底線/50

國民收入都到哪裡去了?/52

低工資是在透支中國的未來/54

欠薪討薪:從中國假球賭球說起/56

打開胸腔的維權之路/57

打工不如創業/59

第四章 創業的黃金年代

中國經濟催生創業英雄/62

中國經濟需要更多的創業者/62

民營經濟占據中國半壁江山/63

創業時代呼喚草根英雄/65

草根創業成為時代潮流/67

十分優越的創業環境/69

中央政府鼓勵創業政策/69

附錄:人保部詳解創業優惠政策/73

各地政府鼓勵創業政策/75

廉價的勞動力是創業者的福音/79

第五章 我們還有多少機會

機會真的被搶光了嗎/84

馬雲十年前的感慨/84

不怕沒機會,就怕沒眼光/86

我們的創業機會在哪裡?/88

創業商機無處不在/90

無聊也能變成產業/90

廁所里也可以創業/95

迷路發現的商機/100

洗頭聽到的生意/102

第六章 你還在擔心失敗嗎?

打敗你的人只有你自己/106

關於創業的5個擔心/106

消除對創業失敗的恐懼/109

與其害怕,不如去面對/111

別給自己尋找藉口/114

沒有任何藉口/114

沒錢不是理由/116

年齡不是問題/122

懵懂少年的成長經歷/124

成功是失敗後的再一次堅持/129

偉大是“熬”出來的/129

認準了就要堅持下來/133

從流浪漢到百萬富翁/135

有“危”才有“機”/139

越堅持越艷麗的顏色/144

第七章 80%的人都能創業成功

創業與性格無關/150

一定要有一顆成功的心/150

唯一與成功有關的是自己/152

有夢想才能展翅高飛/154

創業心態很重要/157

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157

良好的心態是創業成功的保證/160

價值觀是創業成功的基石/162

誰都可以成功/164

誰說我不能成功?/164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67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成功者/170

億萬富翁都是平民出身/174

第八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成功需要冒險/180

敢冒險才會有成功/180

敢於冒險就是財富/183

有50%的把握就敢嘗試/185

膽量有多大,事業有多大/189

小事情也能成就大事業/193

“不值錢”的市場/194

臭豆腐大事業/196

冰糖葫蘆成就的事業/199

賣牛肉干也能成富翁/204

小瓜子賺大錢/206

第九章 成功創業的好方法

創業成功需要創意思維/212

賣火柴的小伙子/212

童心點燃夢想/215

永遠都與別人不一樣/216

換個角度逆向思維/220

好習慣是成功的關鍵之一/223

培育自己的好習慣/223

細節處依然完美/225

真誠會創造奇蹟/227

做一個值得信賴的人/229

快些,再快些/232

不要“小富即安”/234

附錄: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城市名單/238

前言

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激動和驕傲,因為在新世紀的前十年中,我們見證了中國太多的成功與奇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神五…‘神六”的成功飛天、令世界驚嘆的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異彩紛呈的上海世博會……這一切都昭示了這個東方大國的重新崛起!隨著世界經濟中心的東移趨勢,保持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也在世界範圍內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中,歐美各國都將復甦世界經濟的重任寄托在中國人的身上。的確,中國最近三十年的發展讓全世界驚嘆,而這種發展勢頭還將以一種穩定的態勢繼續下去。如今,中國創造的財富與世界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也證明了中國的“市場蛋糕”已經做得越來越大了。而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這塊“市場蛋糕”的擴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當然,做蛋糕的人有權利分享蛋糕。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尷尬的問題:你分到了多少蛋糕?與火熱的市場相比,“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道出了打工者們慘澹的境遇。

一方面,目前國內就業形勢連續多年都是十分嚴峻,昔日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們“畢業即失業”已經不再讓人感到驚奇,而“被就業”則更能突顯出時代背景下個體的辛酸與無奈。另一方面,就業的打工者們也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你只是遭遇辦公室政治或穿著領導給的小鞋,那你已經算幸運的了。

精彩書摘

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漸縮小了與英國的差距,並且藉助兩次世界大戰的幫助,在“二戰”之後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貿易最大國和世界經濟中心。在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之後,世界經濟格局和世界貿易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資本和土地豐富的美國,對亞洲廉價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甚大,對拉美的土地密集型產品的需求則相對的小。

在1950-1973年間,亞洲的新興經濟體如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對美出口年平均增長率在15%到28%之間。強勁的出口擴大了生產規模,帶來了利潤、儲蓄和新技術,促進了管理水平和勞動技能的提高,推動政府採取合理的經濟政策。東亞豐富、熟練的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因此,東亞經濟體逐漸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其優勢和技術也逐步升級。

在對美出口快速增長的推動下,在1953-1973年間,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的人均國內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5.2%到8%。與此同時,拉美地區在出口美國和世界市場方面則不太順利,出口市場很不穩定。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走向發生了重大變化,其最主要的標誌之一即經濟發展的重心不斷由大西洋沿岸轉向太平洋沿岸,特別是轉向東亞國家。

昔日西方人的經濟奇蹟曾令世人瞠目結舌,今朝東方人的經濟奇蹟尤令西方人感慨不已。創造東方人第一個經濟奇蹟的自然是日本。日本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但“二戰”之後僅30多年時間,便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且氣勢逼人。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大有取美國而代之的勢頭。日本的經濟發展,曾被西方經濟界稱為奇蹟,這個奇蹟是在西歐和北美以外,由白種人以外的亞洲人發出的第一聲吶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