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銀屑病

副銀屑病

副銀屑病(parapsoriasis)是一組較為少見的慢性皮膚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臨床表現為紅斑、丘疹、浸潤、鱗屑性皮損,自覺症狀輕微。本組疾病的診斷學名詞和分類,曾經較為混亂,目前採用的分類為:點滴型副銀屑病(parapsoriasis guttata)、痘瘡樣副銀屑病(parapsoriasis Varioliformis)、苔蘚糠疹型副銀屑病(parapsoriasis lichenoides)、小斑塊型副銀屑病(small plaque parapsoriasis)、大斑塊型副銀屑病(1arge plaque parapsoriasis)。每一型均有不同的皮損和形態學改變。

基本信息

病因

副銀屑病副銀屑病
副銀屑病(1)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是副銀屑病病人常見的誘發因素,尤其對急性發病者、兒童患者。感染因素中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B肝病毒感染對某些病人亦是誘發因素。所以副銀屑病患者要予防感冒。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已成為激發或加劇病情的首要因素。工作緊張,精神抑鬱、焦慮,過度悲傷、家庭糾紛、夫妻不和等諸多因素,常會導致心理平衡紊亂,繼而出現神經,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在銀屑病遺傳背景下,誘發副銀屑病或使其加重。
(3)外傷因素:包括燙傷、抓傷及手術等,在皮膚損傷處發生副銀屑病損害。
(4)飲食生活因素:不當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容忽視的誘發因素。飲食往往可激發或加劇副銀屑病的病情。如辛、辣食物及飲酒、牛羊肉、海鮮等,過度勞累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5)氣候環境因素:在自然環境因素中,季節、氣候與副銀屑病的關係密切。多數角屑病屬於冬季型,因為寒冷、潮濕是常見的誘發因素。綜上所述,影響副銀屑病病情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個體,其影響不同,如果能找到相關的影響因素,加以適當控制或避免,就有可能延緩副銀屑病復發或控制病情。當然其影響因素常常不是單一的,需要患者細心地自我觀察發現。

臨床表現

皮膚異色病樣大斑塊狀副銀屑病(parapsoriasisengrandesplaquespoikilodermiques)
①好發於男性,多見於中年。
②皮疹常對稱分布於乳房、臀部等皺襞處,特別是腋窩。
皮疹除上述特徵外,伴有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和萎縮,可呈網狀分布。
④可伴瘙癢。
⑤病程慢性,可持續數年至數十年,部分病例可轉變成蕈樣肉芽腫或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
⑥組織病理示表皮變薄,真皮上部細胞浸潤,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約半數病例確診或擬診為蕈樣肉芽腫。
大斑塊副銀屑病(largeplaqueparapsoriasis)此類可有皮膚異色病樣表現,並可發展成蕈樣肉芽腫。又可分為單純性大斑塊狀和皮膚異色病樣大斑塊狀兩種。其中單純性大斑塊狀副銀屑病臨床表現如下:
①主要見於男性,多於40歲~60歲之間發病。
②好發於臀部、腋窩和女性乳房下等大的皺襞處。
③皮損呈大的斑片,直徑10cm大小,紫紅、黃紅或淡黃色,表面有細小皺紋或細小鱗屑,皮損境界清。
④組織病理象:12%有蕈樣肉芽腫和15%有擬診蕈樣肉芽腫的改變。
⑤有認為此型為皮膚異色病樣大斑塊狀的初期過渡型。

分類

(一)點滴型副銀屑病:又稱慢性苔鮮狀糠疹。此型較常見,皮損為針頭至指甲大圓型或卵圓形淡紅色斑疹、斑丘疹,有輕微浸潤,表面覆蓋粘著性細薄鱗屑,無點狀出血現象。皮疹分布於軀幹及四肢等處。病程緩慢,新舊皮損可同時存在,缺乏自覺症狀,最多見於青年,約2/3為男性。
(二)斑塊型副銀屑病:此型較少見,皮損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淡紅色或紫褐色斑塊,直徑1-2cm,數目不定,可相互融合,上覆細薄鱗屑,無點狀出血現象。好發於軀幹和四肢近端。慢性經過,病久可形成苔鮮樣肥厚或萎縮,類似皮膚異色症。此型有的可演變為蕈樣肉芽腫。本型中有一種變異型稱為網狀副銀屑病,皮疹常呈全身性廣泛分布,紅色至棕紅色,由明顯萎縮的發亮扁平脫屑性丘疹組成網狀。病程持續數年至數十年後,在部分病例發展成皮膚淋巴瘤。
(三)苔鮮樣副銀屑病:此型極少見。皮損類似扁平苔鮮樣的扁平小丘疹,淡紅色或暗紅色損害排列成網狀斑片,可有點狀皮膚萎縮和異色症樣改變。好發於頸部兩側、軀幹和乳房處,極少見於顏面、掌跖及黏膜。
(四)痘瘡樣型副銀屑病:又稱為急性痘瘡樣苔鮮狀糠疹。此型罕見。皮損為針頭大至綠豆大圓型紅色或棕紅色丘疹,丘皰疹或膿皰,並易壞死、出血或結痂,表面覆蓋鱗屑,有的可發生水痘樣水皰。皮疹大多突然出現於軀幹、上肢屈側或腋部。愈後可留有輕度天花樣凹疤。病程長短不一,可呈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經過。多見於青年人,嬰兒及老年人罕見。
4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在各型有不同表現。在急性苔蘚樣糠疹,表皮廣泛角化不全,灶性表皮變性或壞死;真皮單一核細胞浸潤,並侵入表皮,小血管擴張、充血、出血。有時可見不典型淋巴細胞。慢性苔蘚樣糠疹的組織象與急性型基本相同,但無表皮壞死和不典型淋巴細胞。小斑塊狀和大斑塊狀副銀屑病的早期皮損組織象無特異性,均為一般的慢性炎症。但在大斑塊狀副銀屑病的後期,真皮和表皮內可見許多不典型的淋巴細胞(即蕈樣肉芽腫細胞)。對可疑的病例,可送檢T細胞受體基因的DNA重排。

診斷要點

1、多見於中年,男性多見。
2、皮損好發於軀幹和四肢。
3、皮損多種形態,可以為點滴狀、斑片狀。常為大小不一的淡紅色及黃紅色斑,境界不很清楚,無明顯浸潤,其上被有少量鱗屑。發展較慢,呈慢性經過。
4、人無自覺症狀。
5、組織病理示表皮和真皮淺層有非特異性炎症。
6、部分斑塊狀副銀屑病可發展成蕈樣肉芽腫,需長期隨訪。

鑑別

1.點滴型副銀屑病鑑別診斷
(1)點滴狀銀屑病:鱗屑厚,呈雲母狀,剝離的基底有點狀出血,發病急,常伴有咽峽炎或扁桃體腺炎。
(2)玫瑰糠疹:好發於軀幹及四肢近心端,皮疹長軸與皮紋方向一致,有不同程度瘙癢,病程短,不易復發,組織病理學不易區分,一般來說,玫瑰糠疹真皮淺層炎性細胞浸潤較為明顯,乳頭水腫,常可見血管外紅細胞。
2.苔蘚樣副銀屑病鑑別診斷
(1)扁平苔蘚:皮損為紫紅色的多角形扁平丘疹,鱗屑少而不易剝除,有Wickham紋,劇烈瘙癢,有特異組織病理改變。
(2)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症:好發於頸胸及四肢,為局限性損害,異色症明顯,無丘疹性損害,表皮鱗屑輕微或缺乏,自覺癢,組織病理無角化不全,真皮細胞浸潤輕,表皮萎縮顯著,不向蕈樣肉芽腫演變。
(3)蕈樣肉芽腫浸潤期:早期不易鑑別,但蕈樣肉芽腫常為大的斑塊狀損害,浸潤較著,自覺劇癢,可伴有乏力,消瘦和內臟損害,組織病理有特異性改變,可見蕈樣肉芽腫細胞。
3.大斑塊型副銀屑病鑑別診斷
(1)脂溢性皮炎:好發於多脂區,表面有脂性鱗屑,數目較少,浸潤輕,治療反應好。
(2)蕈樣肉芽腫浸潤期:鑑別主要以組織病學改變為主。
4.痘瘡樣副銀屑病鑑別診斷
(1)水痘:為病毒感染性疾病,根據水痘發病年齡,臨床表現可鑑別。
(2)淋巴瘤樣丘疹病:組織病理中可見異形細胞。
(3)丘疹壞死性結核疹:常伴有肺部或其他器官結核,組織病理有結核結構,其間有乾酪樣變。[3]

與銀屑病的區別

銀屑病副銀屑病與銀屑病的區別可以從以下4點看出來:
第一點:副銀屑病的鱗屑較薄,基底炎症輕微,多無或僅有輕微的瘙癢;
第二點:副銀屑病的發病部位不定,但一般不累及頭面部、掌趾部位和黏膜;
第三點:副銀屑病的皮損一般無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現象;
第四點:組織病理學方面,副銀屑病表現為非特異性炎症,不具備銀屑病的典型病理學改變。

治療

1、無特效治療,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維生素C、氨苯碸。
2、局部外用10%尿素軟膏或0.1%維甲酸軟膏。
3、PUVA治療。

護理注意

1、應去除一切可能的誘因,宜進食低脂肪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忌食魚腥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飲酒、濃茶、咖啡等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和飲料。
2、床單被褥應保持清潔,及時清掃皮屑。要勤換內衣。
3、局部皮損外搽藥物時,在每次搽前先將鱗屑颳去,有條件時最好用熱水肥皂洗澡,去除鱗屑後再搽(急性進行期除外)。
4、在套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時易引起中毒,故在治療前應檢查肝功能是否正常,白細胞數在5000以上時,方可採用。因此類藥物能抑制骨髓造血機能,使白細胞減少,還能脫髮、口腔黏膜潰瘍、肝功能受損、貧血等副作用,所以須嚴格掌握藥物劑量,隨時注意用藥後的反應,如有上述症狀,應及時停藥,並作對症處理。
5、不要濫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避免皮損加重。
6、去除可疑病因,如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等。
7、用口服藥要尊醫囑。某些西藥,如乙雙嗎啉、乙亞胺等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要每周檢查一次血白細胞,必要時停用,並加服升白細胞藥。逐步逐步停用這些藥物。建議最好不要使用。
8、銀屑病是長期而慢性的疾病,一般不影響身體健康,但影響美容。患者要樹立信心,積極耐心治療疾病。
9、由於大量的鱗屑脫落,蛋白質損失也多,因此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除了每天的飲食外,還需增加1-2隻雞蛋,補充失去的蛋白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