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副語言"指有聲現象,如說話時氣喘,嗓子沙啞或者尖溜溜,吃吃笑,整句話帶鼻音,某個字音拉得很長,壓低嗓音打喳喳,結結巴巴說話不連貫等等。這些是伴隨話語而發生或對話語有影響的,有某種意義,但是那意義並非來自辭彙、語法或一般語音規則。廣義的“副語言”指無聲而有形的現象,即與話語同時或單獨使用的手勢、身勢、面部表情、對話時的位置和距離等等,這些也能表示某種意義,一般有配合語言加強表達能力的作用。
英國人提到“副語言”,往往用於狹義;美國人提到“副語言”,往往採用廣義,也叫做“體語”或身勢語。
研究
關於有聲的副語言,美國的G.L.特拉格(1906~ )最早提出了定義。1958年他指出,副語言現象不屬於語言,不能歸入音位系統。這個定義許多人討論過,但是什麼才是副語言,至今沒有一致看法。1974年,英國D.克里斯特爾指出,音高、重音、“音渡”,這些音位應屬於語言,但是發音時提得特別高,念得特別響,拉得特別長,還有其他一些超音段效果,應屬於副語言。1964年,N.N.馬克爾說,一個人的音質會表現出他的體格特點和行為特點。1966年,P.H.普塔西克和E.K.桑德爾說,從嗓音可以測出說話人的年齡。但是這些語言特徵與音位不同,難於嚴格分類,更難於下嚴格的定義。
一個人非但有言談,還有舉止。按廣義看法,舉止就是無聲的副語言。1959年美國E.T.霍爾指出下面這些常見現象:一個人傾聽別人說話時,會望著那人的臉,尤其是他的眼睛。為了表示注意,聽話人會輕輕地點頭,或者說 hmm 。如果哪一句話他很同意, 點頭就點得很深。感到懷疑,他會揚起眉來,或者兩個嘴角往下搭拉。要是不想再聽下去了, 他會把身子挪一挪, 把腿伸一伸,或者移開視線,不再注視說話人。關於諸如此類的現象,50~60年代美國有些人如R.L.伯德惠斯爾、J.法斯特等做過比較細緻的研究。
民族性
在不同文化中,某些副語言知識意義相通,有些差異較大,甚至意義相反。譬如:在中國的文化中點頭表示贊同,搖頭表示否定,而在尼泊爾意義則恰好相反。中國人用豎起拇指好的、贊同等肯定意義,英美在這一點上與中國類似,而同樣的手勢在澳大利亞則被視為侮辱的信號而引起反感和敵意。在表示“0~10”數字時中國人只用一隻手的五個指頭,而英美人在表示“5”以上的數字時則兩手並用。這不是由於後者的笨拙,而是出於不同的民族習慣而已。他們在表示“1~4”時除用同中國人的一套的手勢外,通常用拇指表示“1”,拇指和食指表示“2”,而後一種手勢會被中國人看作是“8”。
體現本意
身勢語、手勢語能加強有聲語言的意義,例如一邊說“不對”,一邊使勁擺手。但是副語言也能改變有聲語言的意義, 例如用正常語調說“ 佩服”,那是讚賞;如果“佩”字起點特別高,終點特別低,中間又拉得很長很長,那就分明有諷刺之意了。語言有真有假,副語言如語調、面容等作為思想感情的表現卻較為真實,因為往往是不自覺的。
現實表現
在公關交際活動中,這些特點的單個或結合運用就可以表達語言的特定意思,或友好的,或嘲諷的;或興奮的,或悲哀的;或誠懇的,或虛假的,甚至自覺不自覺地打開情緒狀態的“密碼” ,展示一個人的身份和性格。就以禮貌用語中用的比較多的一個“請”字來說,語調平穩,會顯得客氣,滿載盛情;語調上升,並帶拖腔,便意味著滿不在乎,無可奈何;而語調下降,語速短促,就會被理解是命令式的口氣,懷有敵意。事實上,人們在語言溝通時,同一句話,同一個字,就因為使用不同的副語言而造成人們不同知覺的事例還有不少,比如,人們往往傾向於把說話語速較快、口誤較多的人知覺為地位比較低且又緊張的人,而把說話聲音響亮,慢條斯理的人知覺為地位較高、悠然自得的人。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的人會被認為缺乏自信,或言不由衷;而用鼻音哼聲又往往會表現出傲慢、冷漠和鄙視,令人不快。不僅如此,一個人激動時往往聲音高且尖,語速快,音域起伏較大,並帶有顫音;而悲哀時又往往語速慢,音調低,音域起伏較小,顯得沉重而呆板;同樣,愛慕的聲音往往是音質柔軟,低音,共鳴音色,慢速,均衡而微向上的音調,有規則的節奏以及含糊的發音;而表示氣憤的聲音則往往是聲大、音高,音質粗啞,音調變化快,節奏不規則,發音清晰而短促。比如,我們在收聽球賽廣播時,儘管看不見播音員的面容和動作,有時也不完全聽清說話的內容,但卻能從尖銳、短促、乃至聲嘶力竭的語調中知覺其興奮或緊張的心情;而從低沉、嘆息聲中知覺出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