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簡支樑上集中荷載作用點到支座邊緣的最小距離a(a稱剪跨)與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以λ=a/h0表示。它反映計算截面上正應力與剪應力的相對關係,是影響抗剪破壞形態和抗剪承載力的重要參數。在其它因素相同時,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當剪跨比大於3時,抗剪能力基本不再變化。
狹義定義:a/h0
廣義定義:M/(Vh0)
更深一層:主應力與切應力之比,延伸至延性與脆性。
框架柱端一般同時存在著彎矩M和剪力V,根據柱的剪跨比λ=M/(Vho)來確定柱為長柱、短柱和極短柱,ho為與彎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當柱反彎點在柱高度Ho中部時即Ho/ho>4)稱為長柱;1.5<λ≤2稱為短柱;λ≤1.5稱為極短柱。試驗表明:長柱一般發生彎曲破壞;短柱多數發生剪下破壞;極短柱發生剪下斜拉破壞,這種破壞屬於脆性破壞。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柱,柱端剪力一般較大,從而剪跨比λ較小,易形成短柱或極短柱,產生斜裂縫導致剪下破壞。柱的剪下受拉和剪下斜拉破壞屬於脆性破壞,在設計中應特別注意避免發生這類破壞。
具體介紹
剪跨比: m=M/(Q*h0) 其中:
M----梁的計算截面所承受的彎矩;
Q----梁的計算截面所承受的剪力;
h0----梁截面有效高度。
在其它因素相同時,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當剪跨比大於3時,抗剪能力基本不再變化。